新書推薦: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德国首位女总理 全球任期*长女首脑
从学霸到铁娘子,她的蜕变惊艳了时光
面对探究者她说:这就是我原本的样子
她是默克尔,谜一样的欧洲新女性
|
內容簡介: |
通过对东西德从分立对抗到融合统一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的介绍,本书描述了默克尔从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蜕变成为优秀当权者的仕途历程。她是一名来自德国东部的女博士,在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在短短15年中,一举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那么,她有着怎样的传奇之路呢?
本书从默克尔的童年着笔,内容翔实细腻,为读者讲述了默克尔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政治生涯以及执政表现。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不仅向读者呈现了政坛上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总理风范,还用了一定笔墨描写了褪去总理光环,生活中平易近人的默克尔的女性形象。
|
關於作者: |
周璇,山东潍坊人,大连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硕士。自幼热爱文学创作,具有多年的文字撰写及图书编辑经验,并已参与出版多种图书。写作风格多变,语言生动,思维缜密,能够将文学内容与活泼生动的创作形式融为一体。尤其擅长养生保健图书以及人物传记的创作。
|
目錄:
|
序
1平民时代
非常时期的牧师女儿
带着信仰去东德
“必须永远比同龄人出色”
被“冤枉”成叛逆少女
2政治上的“看客”
“杠上”物理学
莱比锡的青葱岁月
科学家的“政治嫌疑”
西德“穷游”
养肥政治幼苗
3我是默克尔
柏林墙的“新奥义”
出彩的新闻发言人
出人意料的选举
冒尖儿的联邦部长
“常胜将军”的眼泪
政坛,要有自己的“领地”
4泥泞的政坛“独木桥”
“轻量级”环境部长
用成绩说话
“黑金案”之殇
与“恩师”的决裂
重压下的反击
“杀”出一条血路
5纷争中历练前行
半路杀出的施托伊伯
以退为进,攻守相宜
失利后,转身再战
在纷争中历练
6吹尽狂沙始到金
找一条自己的政治路
接招儿,施罗德
默克尔“军团”
持续12年的信任
7左右逢源的“德国铁娘子”
“计划”经济
外交砝码去哪儿了
金融危机中的“炼金术”
政治“婚姻”破裂
妇女之友
8难缠的“欧债”
欧债风暴
危机“太极拳”
“施瓦本主妇”
平静面对,主动出击
9外交有术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价值观外交打碎的“瓷器”
重地,要出重击
全球环保“代言人”
10那些年,那些风波
冒德国之大不韪
来自总理府的宴请
核风波下的决断
“棱镜门”带来的两难境地
低胸礼服
11一波多折的情路
从“卡斯纳”到“默克尔”
精神导师与灵魂伴侣
神秘的“第一先生”
不为人知的温馨生活
12“第一女总理”的点滴趣事
克勤克俭的德国总理
德国足球队的第“12”人
跟政要们拼“刷屏”
掌勺学川菜
|
內容試閱:
|
西德“穷游”
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前,东德人民被禁止自由前往西德。最终,难以忍受的东德人“用脚投票”——脱离东德,进入西德,以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默克尔没有参与脱离东德的自由活动,并非因她对东德的体制有所认同,而是逃离东德需要付出的代价太昂贵,有时甚至会搭上生命。虽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但这样铤而走险,对从小就练就一身伪装技能、性格谨小慎微的默克尔来说,还是有点不值当。
事实上,身在东德的默克尔还是比较“吃香”的:虽然牧师女儿的身份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正因父亲是神学院的院长,她得以在父亲的藏书屋里看到大量西德“禁书”;她在汉堡还有一个姨妈,因为有西德亲戚的缘故,她接触了大量西德的商品、音乐、书籍等,所以她对西德并没有到无比向往、不去不行的地步。默克尔说她从小没有穿过东德的衣服,想来也是真实可信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申请合法前往西德旅行的机会几乎为零。颇为戏剧性的是,在这样的状况下,默克尔还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获得了一次前往西德的机会:汉堡姨妈家的表妹要结婚了。这在当时算是为数不多可以通过的理由之一。于是,默克尔在32岁那年,踏足联邦德国。
表妹婚礼结束后,距离返回的期限还有数日,这一次默克尔乘坐了西德的特快列车,前往博登湖地区的康斯坦茨看望一位逃离了东德的同事。默克尔被西德的火车深深地震撼了,舒适、整洁而且平稳,飞驰在原野中的西德火车和慢腾腾的东德火车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西德人好像并不懂得珍惜,他们穿着鞋站在椅子上的做法让默克尔很生气,这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中途站的闲暇空隙,面对商场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并不富裕的默克尔还是大肆购物了一番,享受康斯坦茨夏季购物的种种打折福利,她共花费了50马克,这笔钱对于东德人来说并不算少,可她仍位属穷游者行列。
1988年时,东德人均年收入仅为1270东德马克,而西德人的人均年收入为3850西德马克。即使不考虑东德马克的贬值等问题,一比一兑换,东德人的收入也不到西德人收入的13,且在默克尔前往西德旅行时,西德马克并不允许随意兑换,当局只允许兑换可怜的一点点。
旅行途中,默克尔遇到的大部分西德人都很友善。当时,西德人对于东德同胞的遭遇寄予了相当大的帮助与同情。在柏林墙西边,有大量的西德民众帮助逃离东德的同胞。可凡事有例外,小部分西德人的言语令默克尔很受伤。这些人嘲笑东德经济落后,每次东德人来西德商场,就是购买一些廉价的水果、衣服、玩具等商品。他们认为自己高东德人一等,这让默克尔感到反感和挫伤。
默克尔此次的西德之旅发生在1986年,被柏林墙分开不过25年,这个曾经统一的国家,已经存在严重的内部歧视。直到数十年后的今天,情况依然如此。虽然现在德国在体制、法律等层面已经统一,但在东、西德人民内心依然还有心结。曾经的东、西德人民,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合。
默克尔最终没有选择以非法滞留的方法留在西德,她带着50马克的商品,以及对西德经济的赞叹,还有对柏林墙的思考回到了民主德国,继续着淡如白水的科学院生活。
其实,离开了东德并不意味着获得新生,虽然得到自由,可也意味着东德工作、事业的牺牲,家人朋友难以再见,以及进入西德后的歧视等。脱离东德的人,在东德追随者眼中是“背叛者”,在部分西德人眼中则是“失败者”。
年轻的默克尔依旧扎根在东德,依然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不过,在东德政治环境和周围同事、亲友的影响下,默克尔的政治理想开始慢慢展现出来。她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大量收听阅读来自西德的广播和政治读物,以此来思考东德的政治体制等社会问题,考虑东德的未来出路,保持自己的头脑清晰,不被东德当局洗脑,不至于被压力压垮。可以说,是这次旅行点燃了默克尔的政治火把,她体内的小宇宙也准备爆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