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程虹、李艳红编写的《2014年中国质量观测发展报告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动力》通过对2014年质量发展观测数据的分析,全面展现了我国质量发展的现状并预测了我国质量发展的趋势。2014的质量观测调查覆盖面更广,样本进一步优化,通过定量化打分的评价,得出了全国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总体质量指数和质量安全、质量满意、质量公共服务、公民质量素质等不同维度的指数,并基于消费者评价对我国不同省区的质量状况进行定量化排名。
|
目錄:
|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质量: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
一 高质量消费成为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主体
二 质量安全性的波动阻碍了我国的需求释放
三 质量信号传递渠道不畅抑制了我国市场需求的增长
四 提升质量水平是提升我国货币流动性的重要路径
五 质量提升是降低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出路
六 质量能够提升劳动者报酬并促进分配的公平性
七 消费者质量满意的提升对于GDP增长的作用显著
第二篇 2014年质量观测统计方法与调查的改进
第二章 统计方法
一 观测维度的权重设定
二 区域总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三 计分方法
第三章 区域和样本抽样的方法
一 调查地区的抽样
二 调查样本的选取
第四章 样本总量及构成
一 总量与分布
二 调查样本的区域分布
三 调查样本的结构
第三篇 年度质量总体指数与关键指标统计结果
第五章 全国总体质量指数的统计结果
第六章 总体质量指数区域排名
一 省级排名
二 主要城市排名
第七章 四大维度的统计结果
一 质量安全
二 质量满意
三 质量公共服务
四 公民质量素质
第八章 关键指标的统计结果
一 质量安全稳中有降
二 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下降,化妆品和食品降至及格线以下
三 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的城乡二元性缩小
四 农村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显著提升
五 环境质量趋于稳定
六 公民事前了解质量信息的主动性很强,但事后投诉维权的主动性不强
七 东部地区的公民质量素质整体上高于中部、西部地区
八东部质量公共服务领先,中部质量公共服务下降明显
第四篇 统计结果的结构分析与年度对比
第九章 维度一:质量安全的统计分析
一 不同人群的结构分析
二 区域结构分析
三 回归分析
第十章 维度二:质量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一不同人群的结构分析
二 区域结构分析
三 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 维度三:质量公共服务的统计分析
一 不同人群的结构分析
二 区域结构分析
三 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维度四:公民质量素质的统计分析
一 不同人群的结构分析
二 区域结构分析
三 回归分析
第五篇 我国质量发展的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我国总体质量与经济增长的波动高度一致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四章 消费者的质量要求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 消费者的质量评价对经济增长具有预警作用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 质量安全形势整体趋于稳定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七章 我国环境质量呈现向好的趋势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八章 产品质量不高依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结构性拖累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消费者质量知识能力拉低消费者质量素质整体水平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二十章 环境质量状况影响区域质量评价
一 特征事实
二 理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A 关键指标的区域排名
A1 全国各省关键指标排名省、自治区、直辖市
A2 全国主要城市关键指标排名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
附录B 2014年质量观测调研实况
一 准备阶段
二 实施阶段
三 总结阶段
附录c 2014年宏观质量观测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