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全书共十章,**章为引言;第二章探讨了疑问词移位句法研究;第三章对汉语的“A不A”问句的句法研究做了梳理;第四章论述了英汉疑问句句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五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特殊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六章运用*简方案对英汉疑问句中的疑问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空算子方案可能更有解释力;第七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对疑问语气词“呢”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学术界为什么对疑问语气词“呢”是否具有疑问性具有如此大的争议,对于疑问语气词“呢”是否是疑问算子做出了解答,指出语助词“呢”不能用作分类标记;第八章对《老子》中的疑问句进行了句法研究并指出了其语言类型学意义;第九章对《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疑问句和英译本中相应的句子做了句法对比,并运用生成语法对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十章为结语。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探讨了疑问词移位句法研究;第三章对汉语的“A不A”问句的句法研究做了梳理;第四章论述了英汉疑问句句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五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特殊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六章运用最简方案对英汉疑问句中的疑问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空算子方案可能更有解释力;第七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对疑问语气词“呢”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学术界为什么对疑问语气词“呢”是否具有疑问性具有如此大的争议,对于疑问语气词“呢”是否是疑问算子做出了解答,指出语助词“呢”不能用作分类标记;第八章对《老子》中的疑问句进行了句法研究并指出了其语言类型学意义;第九章对《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疑问句和英译本中相应的句子做了句法对比,并运用生成语法对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十章为结语。
|
關於作者: |
马道山,字炳南,号履坦道人。 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 2000年6月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2000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10月晋升为正教授。1987年7月—2005年4月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翻译学院;2005年4月至今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篇、译文36篇,出版译著或教参10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4篇;主持完成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完成省部级艺术科学项目1项,参加完成或在研局级科研项目4项。1989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1990年被评为山东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4年荣获山东大学(威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09年5月被评为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现为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天津市翻译协会会员、天津市应用翻译协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外文协会常务理事。2013年12月11日被加拿大CSCanada主办的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聘为学术编委。2014年8月26—28日担任“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次遴选工作评审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