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一草一木,一虫一鱼,皆有情致。民俗学家邓云乡说,西方的生物学是纯物质的,理性的;中国传统的博物学是精神世界的,是诗性的。书中谈的是草木虫鱼,说的是传统文化。
|
內容簡介: |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
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所写关于草木虫鱼的知识。看似专注于草木虫鱼,实际上重点并不在此,而是借草木虫鱼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富有浓烈的中国文化情趣。
|
關於作者: |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红楼风俗谭》、《水流云在书话》等。
|
目錄:
|
前言
草木虫鱼知识
话兰
荷与莲
菊有黄花
寒梅
海棠
牵牛·凤仙
芍药
牡丹
茉莉
桂花桂树
毒草
罂粟
烟草
水烟·纸烟
竹
树之以桑
梧桐
银杏王
白果树故事
古槐
槐荫文化
故园草木(之一)
故园草木(之二)
寒窗花草
蟋蟀
斗蛐蛐·听蝈蝈
虫趣话蜗牛
萤火虫
蝉与蛙声
苍蝇(之一)
苍蝇(之二)
虱子(之一)
虱子(之二)
龟寿
蝙蝠
鹦鹉
燕子·麻雀
小金鱼
鱼之乐
种鱼术
弄虫蚁(上)
弄虫蚁(下)
草木虫鱼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草木虫鱼知识
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诗题很长,在此不必全引,只是这两句话,就似乎已看出这位“文起八代之衰”,以“圣人”自命的韩文公的思想状态。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总觉得知识分子的学问是应以经邦济世为主的,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最高的理想是王佐之才,澄清天下之志,舍此之外,似乎再无学问。扬雄所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连一些才子自命不凡的诗词歌赋都认为是“雕虫小技”,况等而下之为草木虫鱼作注释者乎?不过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贤之志,以及大量表面讲圣道、胸怀窃国志的“英雄”们的口头禅,而并非凡人所能想象的。一般凡人,靠自己双手做工种田,或手脑并用,爬格子乞讨稿费的人的想法则是另一种的,说的更具体些,就是更接近生活,更实际一些,也就更有情趣些。
生活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质是自然界给予的,又是在生活中通过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没有自然界的给予,不可能有人类赖以生活生存的物质;没有智慧和劳动的创造,人类也不能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只能像动物一样向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原始物质。所以细想想,人类的学问,还是从最早认识自然一草一木开始的。因而草木虫鱼本身就是很重要复杂的学问。等到圣人们讲仁政、霸道等等大学问的时候,自然远在初步认识草木虫鱼之后了。
不过中国圣人讲大学问,却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就是不讲上帝,不讲神灵,而只讲人,或者说只讲圣人。比如说火,首先想到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这是《韩非子》中记载的;他是王天下的圣人。其次是祝融、阏伯,被人尊为“火祖”,享祀南岳,是《汉书五行志》记载的。至于说所谓“火神”,这是因崇拜火神的波斯索罗亚斯德教的传入而流行开的,这是唐朝的事,远在燧人氏和祝融、阏伯等“火祖”之后了。至于那位偷窃上帝火种给予人间的天使,那是出于希腊神话上的外国故事,传入中国,为人所知,更是近代的事。比之于古老的燧人氏,那更是不成比例的晚生后辈了。就从此一例的分析上,也还可以看出中国人历来相信,生活知识进而至于全民文化,最早都是人教的,而非神赐的。谁能说中国人迷信呢?
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螺祖教民养蚕缫丝……最早的圣人们似乎都是以生活的知识和手段来教民的,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年头以后,那情况就完全两样。那“钻木”、“构木”、“尝百草”,等等,都是“草木虫鱼”的雕虫小技了。不过虽然圣人不提倡,而老百姓还是十分爱好此道的,生活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劳动的创造越来越辛勤,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继承也越来越丰富,这样对自然的认识和掌握也越来越深刻了。到了中国文化典籍从无到有,孕育成熟,一一问世,集大成的时代,那关于草木虫鱼的知识已经十分完备,而且载入典籍,以垂永久了。自然这是众多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而非出于某一个神人、圣人的恩赐与教导。但是在众多的人中,智慧超群的人也是不断涌现的,自然他们在获得、创造这些知识中是起了更大作用的。
鲁迅曾经说过第一个懂得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一个十分勇敢的人。其实他这个笑话想得未免简单些,因为这“第一个”恐怕是很难选出的。先民生活生存,想来是群居的多,不要说当时还没有文字纪录,纵然有,恐怕也无法分第一第二。再有纵然找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恐怕也还是生吃的,不会蒸熟了,剥开来蘸着姜末、镇江醋,佐以绍兴老酒,悠悠然地吃。所以好多事,好多话,不细想尚可,一细想便不免有许多问题,纵然是被崇拜为“神人”的人,他们的话也还是值得推敲的。《韩非子五蠹》中说得好,他道: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看来这位法家的话说的还是没有太大漏洞的。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自然是生吃,这些或者包括螃蟹在内,最早吃它,恐怕并非贪九雌十雄的美味,当然更并无持螯对菊的雅兴,而只是肚子饿得恐慌,捉来能吃的各种植物、动物充饥,野果、野瓜、鱼类、蚌类,等等。大概懂得吃种子,还在懂吃野果、野瓜之后;懂得取火、熟吃,更在此后。懂得钻燧取火,自然也是智慧出众的有心人,这就是古代的“圣人”。自然人类由因饥饿而寻找食物,由生吃而熟食;由向大地自然界寻找野生植物、动物充饥,到懂得种植谷物、饲养家畜;由单一认识动、植、矿物的区别,到分出不同大类,不同小类,单一名称,各自特征……这中间经过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十分漫长的岁月,其间不知经过多少智慧超群的有心人的仔细观察、比较研究,传授给众人,这样创造了最早的文化,也可以说是草木虫鱼,自然也包括鸟兽的早期的知识、学问,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万物的初级阶段。关于这点知识的获得过程,我想中外大概是一样的。
这种认识,又历多少世、多少劫之后,那就是花柳含情、草木生春,虫鱼亦通人性了。读近人孙宝瑄《忘山庐日记》,有一段以虫比人的文字,小有情趣,现引于后,以见人类对草木虫鱼认识的升华吧。原文如下:
以虫比人,蚕是鸿哲大儒,吐其丝纶,衣被天下。蜂为名将相,部勒有法,赏罚严明;酿花成蜜,犹之造福地方也。蝶是名士,爱花嗜酒,倜傥风流。蝉乃高人,吸风引露,抱叶孤吟。蟋蟀,闺妇也;蜻蜓,江湖游食之人也;蜘蛛,土豪也;蚊蚋,马贼;蚤虫,鼠窃也;苍蝇,依附势力之小人也。螬蠹,猾胥狡吏也;臭虫,奄宦及恶丁劣役也;粪中蛆,乃纨绔子弟及持禄保位之公卿也。惟蝼蚁确是务本业安分守己之善良百姓。
试问读者,感觉他的比喻如何呢?
后记
“草木虫鱼”是个好题目,用中国传统的说法,这个题目很雅,有出典,有书卷气。如改为“花鸟虫鱼”自然也可以,那似乎就有点一般化,没有一种深邃的内涵了。这种内涵好像代表了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气氛。这雅俗之间的界限,叫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如把水换为酒,有酒量常喝好酒的人一上口就知道了。这是凭一种直感感受到的,详细说,不但费辞,恐怕也说不清楚。因此不再多说,只说“草木虫鱼”是个好题目而已。
好题目,应该能作出好文章,可是我在这个总题目下写了四十多篇短文,却感到题目虽好,文章却很难写,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我的水平太差,没有写这个好题目的能力。这样便出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即好题目和不好的文章,二者不相称。有句老话,叫做“鲜花插在牛粪上”了。用文字说,叫做“佛头着粪”,自己感到似乎这二者必居其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有人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后一句暂且不管,免得太太们闹纠纷。只说头一句,这种值得骄傲的豪言壮语,也得高贵的作家们去夸耀,而自己则是深感惭愧的。对着自己写完的东西,大似对着镜子的猪八戒一样,镜子里外似乎都不大像样,哪里谈得到“好”呢?只要不丑得吓人就可以了。
草木虫鱼的范围太广了,如果我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研究动物、植物,便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写草木虫鱼,那将是一本有内容的科普读物,可惜我不是,等于白说。如果我是一个社会科学家,研究政治、经济,便可以从政治角度或经济角度去写草木虫鱼,或述其政治意义,或分析其经济价值,那样写出来的书,可能更有用些,可惜又不是。这样我所写的便是些杂乱无章的东西了。有的似乎是回忆录,如不少地方都写到儿童时的事、少年时的事,自己觉得一往情深,谈起来似乎很有味,可是对读者又有什么意思呢?有的似乎又是说教和讽刺,如希望大家不要吸烟,而把香喷喷的烟草与毒草一类等同起来,吸烟的朋友不免要对我嗤之以鼻,香烟公司或要向我提出警告。又有的似乎是在抄书,东抄一段,西引一段,虽然说“奇文共欣赏”,或者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要被评卷的大师们看见,一定会给我不及格,或者干脆吃零分,得大鸭蛋。还有的也没有高级形容词说草的芬芳、树的可爱,虫儿们的那个、这个你亲我爱,总之,没有足以打动人心的刺激性的语言、朦胧感的悬念……只是一些随随便便的闲谈而已,说错的自然难免,但故意装腔作势的假话、谎话却是没有的。
如硬要把它们纳入一个学科范畴中,算作人文学科苑囿中的一株小草、一个小虫吧,文字是杂七杂八,十分丑陋的,但这点心意却还是真诚的。这些情趣却还是有所感受,愿与读者同享的。北京动物园中,有一种并不漂亮的非驴非马的东西,叫做“四不像”,据说还是独一无二、十分珍贵的。我这些东西,大概也是和“四不像”一样,只是自己敝帚自珍而已。因而写完了,又拖了个小尾巴,叫做“后记”,但愿不要因为有些翘起来,被斩掉,则幸甚矣!
一九九○年六月十九日,记于延吉水流云在新屋窗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