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美国芝加哥讲坛中心奖,美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同名纪录片获2008年艾美奖。
|
內容簡介: |
像所有诗人一样,托马斯林奇以死亡为主题,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密歇根小镇的殡仪馆从业者,受雇埋葬和焚烧死者。工作之中,他始终敏锐地聆听着透过死亡传达的爱和悲伤的话语。在这本书里,有在墓畔挥杆的高尔夫球手,有美食家兼疑病症患者,有情人,有自杀,有残酷的、不幸的死亡,也有更多并非残酷和不幸的、令人动容的故事。有的葬礼令人欢欣,有的婚礼却催人泪下。《殡葬人手记》中充满了见证者和当事者的双重声音。林奇站在生死之间,带着愤怒,带着惊讶,带着畏惧,带着平静,试图一瞥我们所有人终会懂得的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传达了死者对生者的告诫。
|
關於作者: |
每年安葬几百位镇上的乡亲的殡仪员生涯,直到今天。此外,林奇任教于韦恩州立大学殡葬系,也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教授创意写作,在埃默里大学坎德勒神学院教授“耶稣的生平、教义及其文化影响”。他的诗和散文发表于《哈泼斯》《伦敦书评》《纽约客》和《巴黎评论》等著名期刊。另著有《返乡之旅》(Booking Passage)、《动与静的身体》( Bodies in Motion and at Rest)、《幽灵及其他:中短篇故事集》(Apparation Late Fictions)、《和希瑟·格蕾丝一起滑冰》(Skating with Heather Grace)、《老雌猫及其他》(Grimalkin Other Poems)、《米尔福德的平静生活》(Still Life in Milford)、《免职书》(Walking Papers)、《食罪人》The Sin-Eater。
|
目錄:
|
译序
序
生死如梦
格莱斯顿的名言
发明抽水马桶的人
基督的右手
道成了肉身
高尔夫墓场
寻梦的人
诗人和食客斯威尼
万圣节之夜
艾迪大叔的公司
杰茜卡、“新闻猎犬”和棺材
在冬天上路
致谢
|
內容試閱:
|
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并不偏重于一星期的某一天或一年的某一月,也没有哪个季节显得特别。星辰的运行,月亮的盈亏,各种宗教节日,皆不预其事。死亡地点更是草率随便。在雪佛莱车里、在养老院、在浴室、在州际公路上、在急诊室、在手术台上、在宝马轿车里,直立或躺着,人们随时撒手西归。虽然由于我们一向重视生命,为了挽救生命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和设备,而使死亡常常发生于某些特定场所,如康复病房,以及条件更好的特别护理间,但无庸讳言,死者对此毫不在意。在这个意义上,我埋葬和火化的那些死者与过去的死者并无二致,对他们来说,时间和空间已变得全然微不足道。事实上,意义的丧失正是重大事件即将发生的头一个明确迹象。接下来,他们停止了呼吸。就此而言,“胸部枪伤”,或“休克和损伤”,肯定比“脑血管意外”或“动脉硬化”更紧急,但是,无论死因为何,没有哪一种死因比别的死因更不重要。死,只要任何一种死因便足够。死者还能在乎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