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植物学工作者、中医药学、生态学、园林园艺等领域的专业读者 该套书获得2007年*届中国政府出版奖,2009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植物志》(全套)是中国植物学*重要的工具书,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內容簡介: |
中国境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植物普查资料,囊括了国内已知全部植物的种类,每个中都附有线条图和文字描述,是迄今国内*、*全、*权威的植物分类学书籍。
中国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植物种类*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世界各国植物学家关注。早在18世纪,许多外国人不断地来中国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把所采集的标本全部保存在他们各自国家的标本馆中,并根据对这些标本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新科、新属、新种。中国老一辈植物分类学家自20世纪初陆续开始采集植物标本,*早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的是北京大学 钟观光 教授,他在全国十几个省区,共采集植物标本10多万号;随后秦仁昌、陈焕镛、钱崇澍、刘慎谔等在全国各地也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随着植物分类学研究取得进展和植物标本的大量采集,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渴望编写《中国植物志》,胡先骕的论文《中国种子植物科属志》是当时研究中国植物的*基本的参考资料,他在1934年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届会议上*早提出编写《中国植物志》。中国老一辈植物学家虽然辛勤努力,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积累了极其珍贵的科学资料,但在落后的旧中国,他们编写《中国植物志》的理想未能实现。
中国境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植物普查资料,囊括了国内已知全部植物的种类,每个中都附有线条图和文字描述,是迄今国内*、*全、*权威的植物分类学书籍。
|
關於作者: |
刘守炉,王铁僧,袁昌齐,李颖,余孟兰,傅坤俊,何业祺,张盍曾,溥发鼎,沈观冕,徐朗然,李恒,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介,蒋英,李秉滔,李延辉,张宏达,颜素珠,厦门大学生物系,卢生莲,孙永华,刘尚武,杨永昌,吴珍兰,郭本兆,杨锡麟,王朝品,崔乃然,周太炎,郭荣麟,蓝永珍,陆莲立,关克俭,安争夕,彭泽祥,庄璇,李树刚,吴容芬,黄淑美,邱莲卿,王汉津,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路安民,张志耘,陈书坤,吴征镒,陈宗莲,俞德浚,陆玲娣,谷粹芝,陈绍煌,刘玉壶,罗献瑞,陈德昭,单人骅,陈伟球,阮云珍,傅书遐,王战,方振富,赵士洞,周以良,董世林,于兆英,杨昌友,赵能,方文培,张泽荣,宋滋圃,粟和毅,刘兰芳,高蕴章,夏振岱,陈艺林,周邦楷,裴鉴,陈守良,方文哲,博立国,盛国英,庄体德,姚淦,包士英,徐廷志,郑勉,闵天禄,陈心启,许介眉,梁松筠,吉占和,郎楷永,毛祖美,王文采,刘亮,王蜀秀,张美珍,丁志遵,凌苹苹,方明渊,方瑞征,黄素华,林镕,石铸,陈封怀,张肇骞,程用谦,胡启明,黄秀兰,云南省植物研究所,广东农林学院,林鎔,冯国楣,徐祥浩,梁畴芬,陈永昌,王育生,卫兆芬,洪德元,廉永善,沈联德,傅国勋,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李锡文,白佩瑜,李雅茹,韦发南,韦裕宗,杨衔晋,黄普华,崔鸿宾,李娇兰,吴国芳,陈佩珊,朱培智,吴德邻,陈升振蔡,希陶,童绍全,匡可任,郑斯绪,李沛琼,丘华兴,谭沛祥,林有润,陈邦余,诚静容,杨春澍,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张宪春,郑万钧,傅立国,Peter,H.Rav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