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以生态灾难为切入点,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缺陷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模式是生态灾难产生的内在根源,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生态灾难。“有机马克思主义”可以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指导,是使世界免遭资本主义破坏的主要希望所在。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智慧、过程哲学有机融合,提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出发,作者指出,世界的未来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当今世界,中国*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在书中,作者还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及一系列原则纲领和政策思路,为应对全球生态灾难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建设性方案。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简单针对它运作的一些方式,而是抓住资本主义最根本的性质和目的。资本主义已无法通过改革得以挽救。本书的这种批判,建立在马克思的思想之上。
——小约翰柯布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思想和实践世界:一种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具体特征的社会转型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在资本主义日益威胁到地球生存之际,马克思主义依然让那些力图使世界免受资本主义破坏的人们保有希望。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富有启发意义的书。不要错过。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美国《每月评论》主编
在这本极富原创性和挑战性的书中,克莱顿和海因泽克展示了后现代有机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后现代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整合为一种新世界观,从而为乐观地应对即将到来的生态灾难提供理论基础。这种乐观并非因为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有望幸免于气候灾难,为时晚矣;而是因为这种新的世界观能够为创建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奠定基础。
——大卫雷格里芬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与生态灾难是前所未有的。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解决之道又在哪里?这是所有有识之士都必须思考的问题。2014年10月,美国过程世纪出版社出版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一书,作者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在书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作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导致如此严重的生态灾难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模式,资本主义“面临它根本无法解决的危机”。因此,资本主义需要替代选择。由谁来替代?作者的答案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作者提出的“有机马克思主义”,按其表述,可理解为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智慧、过程哲学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新马克思主义”,是使世界免遭资本主义破坏的主要希望所在。其核心原则有四点,即为了共同福祉、有机的生态思维、关注阶级不平等问题及长远的整体的视野。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出发,作者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及一系列原则纲领和政策思路。作者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内含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它是中国和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自然演进的一部分”。“在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当中,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本书为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有效应对全球生态灾难、发展新的文明形态提供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设想。这些对于我们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作为“第一本从过程思想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这些都导致书中一些观点和结论存在偏颇或不足,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认真鉴别与思考。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拓展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视野,丰富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资料,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目錄:
|
序 小约翰·柯布
中译本序
前言和致谢
第一篇 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第1章 引入有机马克思主义
“工业化马克思主义”之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结论:新资源
第2章 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历史渊源
定义资本主义
国家的理想:一个简短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看不见的手”
结论
第3章 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当代实践及其后果
纯粹与不纯粹的资本主义形式
纯粹资本主义的例子
资本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宗教
资本主义的后果
结论
第二篇 从现代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第4章 工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
“权力腐败……”
马克思的现代主义假设
后现代有机马克思主义
第5章 从德国马克思主义到文化嵌入式的马克思主义
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
俄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6章 解构的后现代主义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雅克·德里达
斯拉沃热·齐泽克
戴维·哈维
结论
第7章 反思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与人权
自由
人权
结论
第8章 民主与正义:一个后自由主义的视角
民主
正义
结论
第三篇 有机马克思主义
第9章 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科学:有机系统科学
有机的语境化的知识
相互联系的系统科学
超越机械论:新有机科学
结论
第10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和中国思想
作为一种开放体系的有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怀特海
什么是过程思想?
中国过程思想
结论
第11章 生态危机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反思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生态
作为环境论者的马克思?
有机马克思主义: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
结论
第12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
无极限增长神话的破灭
寻求文明的变革:有机哲学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宣言
结论
第13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指导原则
政策指南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第14章 生态文明是怎样的?
为什么相信政治变革的可能性
为时不晚
生态文明是怎样的?
有机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
最后的结论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马克思的现代主义假设
马克思150多年前提出的经济方案有必要更新,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令人奇怪的倒是,这一方案的许多方面被证明在21世纪依然有效。马克思的著作写于工业时代早期,那时工业化的弊端只是初见端倪。这一时期,经济形式还比较单一,服务业规模很小,全球化处于初始阶段。私人银行尽管很强大,但其控制的全球货币供应量只占当前控制量的一小部分。随着上述各个方面的最新发展,有必要对马克思留给其追随者的“工业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遗产进行更新。从马克思所处的现代的、工业化的语境转向我们今天的“后现代”语境,有四个方面的更新尤为值得关注。
(1)19世纪中叶,很多人认为历史规律是决定论的,这些规律能够被把握,并被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体系中。卡尔·马克思的著作写于德国伟大的体系哲学及其知识论假设的理论背景之下。一方面,借助这些假设,马克思提出了替代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这些假设也使马克思难以认清自己所处环境与历史时代的特殊性。
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德国最伟大的唯心主义思想家黑格尔(1770—1831)。受牛顿物理学决定论的启发,黑格尔把历史发展解释为一个必然的过程。他的《精神现象学》和《百科全书》描述了历史演进的具体过程。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结果是可预测的,这并不是因为这些结果是由自然科学的必然性决定(bestimmt)的,而是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证明了自身的决定论特征,即自身发展阶段的必然性。
同时,黑格尔是一个理性主义者。正如他所写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理性或“概念”(derBegriff)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宣称,一旦哲学家们发展出一种普遍的哲学科学,他们就可以预知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或者至少他自己能够知道历史发展的这些阶段。
众所周知,马克思把“黑格尔倒转了过来”。不同于黑格尔把历史视为“绝对精神”自身显现的过程,马克思将社会经济条件解释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因如此,《资本论》提供了一种关于资本逻辑如何展开的研究,这种逻辑展开表现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阶段之中,尤其是生产方式的演进中。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跳出黑格尔的思考框架。结果,他不加修改地接受了黑格尔的决定论历史观。
我们后来已认识到历史决定论是错误的。物理学家已证明决定论甚至对基本物理现象也无效,因为量子世界的许多现象都是非决定论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混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某一个特定时刻,永远不可能确定足以精确预测系统未来发展态势的条件。通过所谓的“蝴蝶效应”,混沌理论家的这些结论为人所熟知。根据“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中国轻拍翅膀就可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影响,比如可能影响到洛杉矶的天气。生物系统就建立在这些相同的混沌原理之上,并且更为复杂,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其可预测性。
社会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呈几何级数增加。它们不仅在更大程度上建立在生物世界的复杂性原理之上,而且还增加了更加复杂的符号结构与观念。没有什么规律能够预测伟大的小说作品或者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领袖的特质。因为很多偶然因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所以只谈论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性会误入歧途。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仍然研究阶级的权力关系、财富和资本,以及使工人及其劳动贬值、被“商品化”(即像商品一样被买卖)的方式。这些实证研究不需要预设历史决定论。
今天,人类社会与实践正逐步走向后现代主义时代。资本家们迅速抛弃(或者至少掩饰)了亚当·斯密和他的前辈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的现代主义假设。他们创造了资本主义主体神话:“孤立的生产和消费个体”。例如,20世纪杰出的资本主义理论家,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都小心翼翼地规避亚当·斯密的决定论思想。相反,社会主义经济大国的代言人,却没有如此谨慎地远离马克思的决定论话语。现如今,这些特定的现代主义假设被广泛认为是不准确的、误导人的、不可取的。因此,从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现实出发,发展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后工业的、后决定论的、文化嵌入式的)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2)马克思及其早期追随者深信,工人一旦觉醒,他们将会为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行动起来,反抗资本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正。他们乐观地认为,那时,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将被建立起来。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这些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决定论的历史观。但它们也揭示出了欧洲现代主义的其他几个假设。第一个是线性的时间观和历史观。现代主义者主张,时间就像一支箭,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做直线运动。与之相对,中国和印度文明中的传统时间观,倾向于把时间理解为周期性的,历史由一系列的周期构成。那时的欧洲人还信仰世界改良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此外,他们深受犹太教和基督教下述观点的影响,即认为历史会有一个终点,上帝将派出一个弥赛亚或救世主,他会干预人世并带来“人间天堂”。根据世俗化的弥赛亚主义,社会状况将变得越来越好,最终会出现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社会。
部分是因为自身的犹太教背景,马克思深受这些假设的影响。当然,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开创了这一历史的世俗版本:不是上帝,而是社会经济力量,将引导社会走向更高和更好的发展阶段。而且,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不是天堂,而是一个“世俗”的乌托邦:国家逐渐“消亡”,形成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一个人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谈论哲学。马克思所期望的未来社会,工人不再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所消耗的实际劳动和它们的基本用途(食物、衣服、住房),而不是由大型企业在全球市场流通商品和货币时的盈利情况来决定。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大可能再使用乌托邦式的话语。我们已看到富人是如何强烈地反对现有制度的变革,雇主和市场是如何巧妙地蛊惑工人,使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地工作,总有一天他们也会过上奢华的生活。现有证据表明,全球资本主义创造并依赖于一个永久的生活在贫困线或贫困线以下的下层阶级。然而,即使那些拥有中等财富的人,只要让他们享有足够舒适的生活并获得最新的技术,他们似乎也愿意接受这种不公正的制度。数十亿没有财产、缺乏舒适与安全生活的人,虽不满于当下贫困的生存条件,但他们因为缺乏教育与权力而无力改变。
总之,最近150年的经验使我们对这种改变的前景并不乐观。一些社会主义政府已经采纳了马克思关于完美社会的话语,而且在此基础上向他们的公民做出了超乎实际的承诺,但并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工人们已经看到,他们的政府并不完美,即使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许多老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在很多情况下,工人们不再相信政府的这种承诺,学者们更是早就看清了这一点。于是,资本主义的捍卫者喜出望外地指出,马克思的预言失败了。许多人不是从马克思早期工业化背景的特殊性中分离出马克思主义的不朽真理,而是已准备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鉴于这一历史情况,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学会理性对待乌托邦的主张。19世纪的乌托邦主义和世俗化的弥赛亚主义已成为历史。我们对世界上百分之一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大的最富有的人不抱任何幻想。全球气候危机正日益激起世人对富人阶层奢侈的生活方式的愤怒。然而,尽管这种愤怒增加了改革的机会,但它并不能保证改革一定会发生。因为还有少数人对现状还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
(3)作为一个社会理论家、经济历史学家和阶级斗争的探索者,马克思的理论在当代仍然有意义。我们要把马克思的那些深刻见解与马克思的现代主义哲学家的角色分开来看。马克思试图利用黑格尔哲学的范畴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尤其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但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到底。最糟糕的是后来产生了一种“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相悖,又与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相冲突。
马克思对历史上的经济制度及资本对工作条件的影响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当然,马克思的研究兴趣并不是抽象空洞的,他希望他的研究结论能给工人阶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但不幸的是,西方哲学家比较关注马克思早期的哲学著作,把它们视为马克思理论的精髓。
当人们忽视马克思投入大量精力所做的详尽的实证性研究,并把他的思想只当作一种哲学体系来看待时,这听起来未免有些独断和教条。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一切人类历史都是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产物。在黑格尔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的地方,马克思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为避免黑格尔所声称的绝对精神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人们否认思想观念与历史发展有任何直接的因果关系。思想与意识形态仅仅是“上层建筑”,对历史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生产和资本的辩证历史运动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思想观念只不过是“副现象”,也就是说,它们仅仅是表象,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即社会经济原因)的产物。尤其是宗教和哲学,完全是虚幻的。
我们并不否认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含有这样的观点,但是不能把它们看作是马克思成熟思想的表达,也不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的不朽遗产。毕竟,既然你认为思想观念没有任何作用,所有哲学都是无意义的,那么你还去创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马克思知道详尽的分析能够揭示富人及其财富的力量(通常是隐蔽的),他也试图通过发表自己的著作来削弱资本主义结构的根基。因此,他显然不认为人类思想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不是所有的科学或哲学理论都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不过,马克思的著作却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提示,即有些理论确实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富人阶级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使其他人认为为富人工作、让富人占有财富的绝大多数是公平和正义的。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的: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自马克思当年写下这段话以来,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教师极可能属于那99%的低收入人口,其收入还不如木匠和管道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部分“知识分子”已开始反对上层阶级。事实表明,“知识分子”阶层的权益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或削弱(目前,在美国,76%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临时由受聘的教师讲授,这些教师每次被雇用讲授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像临时工一样)。有钱的商人(和为其利益服务的经济学家)发文著书,对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制度进行辩护。
(4)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然界构成了阶级斗争的背景,但它只是作为唯物主义的“质料”、原材料供应者以及工作场所而存在。它也许是人类斗争得以展开的舞台,但它本身并没有被充分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中。
在第11章中,我们将考察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本人超越了这些局限。但是在马克思的现代主义追随者中,没有几个人承认马克思思想的生态特征。根据传统的阐释,马克思主要关注人类社会状况。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把人类社会视为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马克思并没有把对于非正义环境的关注,扩展到非人的动物界。
只关注人类自身是现代欧洲思想的主要病症。“现代哲学之父”勒内·笛卡尔声称动物只是机器。这种“人类例外论”哲学主张,必须按照人类与其他生物相分离的原则来分析人类自身。这种观点自提出之后,统治了欧洲哲学几个世纪。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反对这种立场。在我们看来,对于一个唯物主义者来说,仅仅基于灵魂、精神,或任何其他精神特征,就将人类划为独特物种,是与其基本思想相冲突的,因为经验研究显示,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事实很明显,如果不是更多的话,动物因资本主义的暴行而遭受的苦难,同人类所遭受的苦难一样严重。而且,像土地、水和空气等资源,在界定劳动的本性和必要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和非人世界能够与劳动循环及其生产的劳动产品之间保持有机的联系,或者两者都仅仅被降为他人积累财富的手段。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类与自己的劳动及其自然家园相异化。
学者们喜欢引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11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改变世界。”当然,这种改变世界的要求,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还包括自然界在内。我们能够充分理解马克思时代那些占主导地位的假设,如何使马克思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社会。但这种片面强调人类社会的局限,使得我们揭示并阐发出隐含在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维度(见第11章),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只关注人类社会,不仅与马克思的观点相违背,而且很明显的是,当下自然界的现实处境也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政治理论家做出更有力的响应。人类并不是资本主义暴行的唯一受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