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高层建筑施工 高等院校土建类创新规划教材 基础课系列

書城自編碼: 260712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祁佳睿,车文鹏,陈娟浓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39353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6/41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售價:NT$ 373.0
冰山学习法: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高考状元的提分秘诀
《 冰山学习法: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高考状元的提分秘诀 》

售價:NT$ 373.0
仪礼集释:全二册 《儒藏》精华编选刊
《 仪礼集释:全二册 《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NT$ 1080.0
海外中国研究·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中国妇女
《 海外中国研究·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中国妇女 》

售價:NT$ 302.0
德州扑克前沿理论指南
《 德州扑克前沿理论指南 》

售價:NT$ 324.0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

售價:NT$ 367.0
风雅与风骨:北大名师的至情至性
《 风雅与风骨:北大名师的至情至性 》

售價:NT$ 421.0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启蒙文库)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文化的源与流(启蒙文库) 》

售價:NT$ 106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7
《 无土栽培教程(第2版) 》
內容簡介:
本书按照国家最新的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编写,反映了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艺。全书共分为13章,主要内容包括高层建筑概述、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垂直运输机械、高层建筑的基坑工程、深基坑土方的开挖、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高层建筑的扭转效应及动力特性、高层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控制、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

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形式新颖,主要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及相关专业教学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岗位培训教材和建筑施工人员的参考书。
目錄
第1章 高层建筑概述
1.1 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分类
1.1.1 高层建筑的发展
1.1.2 高层建筑的分类依据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
1.2.1 高层建筑的结构分类
1.2.2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1.2.3 高层建筑的造型
1.3 高层建筑的楼板构造
1.3.1 高层建筑常用的楼板形式
1.3.2 组合式楼板
1.3.3 高层建筑楼板的结构布置
1.3.4 建筑设备与楼板的相关构造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2.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2.2 施工控制系统
2.2.1 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
2.2.2 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
2.3 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2.3.1 按照建筑施工控制网实施桩位放样
2.3.2 高层建筑基坑与基础的测定
2.3.3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2.4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竖向测量
2.4.1 激光铅垂仪测量法
2.4.2 天顶垂准测量
2.4.3 天底垂准测量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垂直运输机械
3.1 塔机
3.1.1 塔机的分类
3.1.2 塔机的技术性能
3.1.3 塔机的工作机构
3.1.4 塔机重要配件的报废标准
3.1.5 塔机必须配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3.1.6 塔机不同的拆装方案
3.1.7 塔机的拆装作业
3.1.8 塔机的安全使用
3.2 施工升降机
3.2.1 施工升降机的概念及分类
3.2.2 施工升降机的构造
3.2.3 安装与拆卸的注意事项
3.2.4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和维修保养
3.3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物料提升机
3.3.1 物料提升机概述
3.3.2 物料提升机的结构设计
3.3.3 物料提升机的稳定性设计
3.3.4 物料提升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3.3.5 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注意事项
3.3.6 物料提升机的安全使用和
维修保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高层建筑的基坑工程
4.1 高层建筑深基坑中的地下水控制
4.1.1 地下水控制方法的选择
4.1.2 利用截水帷幕截留地下水
4.1.3 利用回灌技术减少地下水的影响
4.2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
4.2.1 支护结构的种类
4.2.2 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
4.2.3 荷载与抗力的计算
4.2.4 水泥土墙式支护结构
4.2.5 排桩与板墙式支护结构
4.2.6 钢板桩的施工
4.2.7 排桩挡墙的施工要点
4.2.8 基坑工程的支撑结构
4.2.9 土钉墙的设计与施工
4.2.10 支护结构的监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深基坑土方的开挖
5.1 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概述
5.1.1 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案
5.1.2 高层建筑基坑开挖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5.2 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
5.2.1 放坡挖土
5.2.2 中心岛式挖土
5.2.3 盆式挖土
5.3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
5.4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
6.1 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工程
6.1.1 悬挑式脚手架
6.1.2 附着升降式脚手架
6.1.3 悬吊式脚手架
6.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常用的机械设备
6.2.1 施工电梯
6.2.2 混凝土泵送设备
6.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步骤
6.3.1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6.3.2 高层建筑楼板结构施工
6.4 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
6.4.1 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要求
6.4.2 高层建筑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技术
6.4.3 滑模施工的安全技术
6.4.4 大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
6.4.5 爬模施工的安全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高层建筑的扭转效应及动力特性
7.1 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7.1.1 结构扭转
7.1.2 扭转作用的剪力修正
7.1.3 分析框筒结构在扭转荷载的作用
7.2 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
7.2.1 框架结构
7.2.2 剪力墙结构
7.2.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体系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高层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8.1 结构抗震设计概述
8.1.1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概述
8.1.2 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阶段
8.1.3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8.2 高层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
8.2.1 结构的消能减震技术
8.2.2 消能减震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8.2.3 消能减震体系
8.2.4 消能器
8.2.5 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
8.3 高层建筑结构的连续倒塌控制
8.3.1 防止结构连续倒塌的设计
8.3.2 控制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措施
8.3.3 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构造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
9.1 钢结构材料与构件
9.1.1 高层建筑用钢的种类
9.1.2 现代高层建筑的钢材品种
9.1.3 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
9.1.4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加工制造
9.2 高层钢结构安装
9.2.1 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9.2.2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
9.2.3 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工艺
9.2.4 高层钢框架的校正
9.2.5 楼面工程及墙面工程
9.2.6 安全施工的措施
9.3 钢结构的防火与防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
10.1 概述
10.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
10.2.1 混凝土的宏观裂缝种类及成因
10.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理
10.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
10.3.1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升温
10.3.2 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
10.3.3 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
11.1 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
11.1.1 大模板施工方案
11.1.2 滑模施工
11.1.3 爬模施工
11.1.4 台模施工
11.1.5 永久模板施工
11.1.6 无框木胶合板模板
11.2 粗钢筋连接技术
11.2.1 钢筋的焊接
11.2.2 钢筋的机械连接
11.3 围护结构施工
11.3.1 外墙围护工程保温工程
11.3.2 高层建筑的隔墙工程
11.3.3 填充墙砌体工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高层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
12.1 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施工
12.1.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
12.1.2 地下卷材防水层施工
12.1.3 刚性防水附加层施工
12.1.4 涂膜防水施工
12.2 外墙及厕浴间的防水施工
12.2.1 构造防水施工
12.2.2 材料防水施工
12.2.3 厕浴间的防水施工
12.2.4 其他部位接缝防水施工
12.3 屋面及特殊建筑部位的防水施工
12.3.1 屋面防水
12.3.2 特殊建筑部位防水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3章 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
13.1 概述
13.1.1 高层建筑装饰的重要性
13.1.2 高层建筑的外装饰
13.1.3 高层建筑的内装饰
13.2 幕墙工程
13.2.1 铝合金幕墙
13.2.2 玻璃幕墙
13.3 饰面工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2章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学习目标
l正确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l了解施工控制系统。
l掌握高层建筑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l掌握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竖向测量方法。
本章导读
本章将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施工控制网的建构以及高层建筑中的测量方法进行详细讲述。首先介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其次介绍建立施工控制网的内容,包括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然后介绍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内容包括桩位放样、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最后介绍高层建筑中的竖向测量,内容包括激光铅垂仪法、天顶垂准测量、天底垂准测量。通过学习,读者要掌握高层建筑的基本测量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对方法进行回顾掌握。
项目案例导入
案例分析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准备好下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
2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3制订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订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检验。
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
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准轴CC⊥横轴HH;横轴HH⊥竖轴VV。
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0m钢卷尺1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1把、15mm水泥钉1盒、50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2.建筑物的定位
本工程中的规划测量部门已将建筑控制点施测完毕,所以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拟建建筑物坐标,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
3.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
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业主和测绘部门指定的控制点,我方将采用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测施工水准点±0.000的标高。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四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须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大致在10~20m,可与建筑物某些轴线控制点在同一位置设置并进行保护。其方法是:初步定出四个水准点,分别是a1、a2、f1、f2,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且闭合差不应超过±6n0.5n为测站数或±20L0.5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根据规范规定,对于20层以上或造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的有关规定。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对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尤为重要。高层建筑施工者在施工时要特别重视测量的重要性。这一章我们来学习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相关知识。
2.1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如下。
1由于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故施工测量中竖向投点精度要求高,所选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情况。
2由于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特别是高速电梯的安装等,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亦高。一般在设计图纸中须说明总的允许偏差值,由于施工时亦有误差产生,因此测量误差只能控制在总的允许偏差值之内。
3由于建筑平面、立面造型既新颖且复杂多变,故要求开工前先制订施测方案、仪器配备、测量人员的分工,并经工程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4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施工服务。
5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6要有严格审核制度。
7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收的工作制度。
2.2施工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大量兴起,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施工测量问题,所以有必要建立施工控制系统,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指导。
2.2.1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
高层建筑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系统。一般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较为实用,使用方便,可以使精度有保证,自检也方便。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打桩、挖土、浇筑基础垫层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定轴线均能应用所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由于打桩、挖土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之外。
【小贴士】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升梁提模”和钢结构吊装双梁平台整体同步提升等施工工艺,必须将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混凝土之用。
1.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
为了将高层建筑物的设计放样到实地上去,一般要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为了简化设计点位的坐标计算和便于在现场建筑物放样,该局部系统坐标轴的方向应严格平行于建筑物的主轴线或街道的中心线。
为了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保存最多数量的控制点标志,施工方格网布设应与总平面图相配合。
2.使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的放样
在工业企业建筑场地上,一般地面较为平坦,适宜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平面位置的放样。在平面位置的放样方法中,通常使用的是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用极坐标法放样时,要相对于起始方向先测设已知的角度,再由控制点测设规定的距离。
下面分析使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的精度。
1极坐标法
设有通过控制点O的坐标轴Ox和Oy,待放样点C的坐标等于x和y,如图2-1所示。放样是由位于Ox轴上离点O距离为c的点A来进行。即在A点测设出预先算得之角度a,再由点A测设距离到点c。因此,为了放样C点,需要进行下列工作。
图2-1极坐标示意图
1在Ox方向上量出由点O到点A的距离。
2仪器对中。
3在A点安置仪器测设角度a。
4沿着所测设的方向,由A点量出距离b。
5在地面上标定C点的位置。
以上各项工作均具有一定的误差。由于各项误差都是互不相关发生的,所以彼此又都是独立的,按误差理论可以得出使用极坐标法测设C点的总误差:
2-1
式中:,——丈量c与b的误差系数;
e——对中误差;
ma——测设角度误差;
由上式可看出,C点离开A点,O点愈远,则误差愈大。尤其是b的增大影响更大。此外,我们还可看出,总误差不取决于角度a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测设角度的精度。为此,为了减少误差M,需要提高测设长度和角度的精度。
2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极坐标法的一种特殊情况。此时a=90°,此外,b和c均是直接丈量的,所以误差系数m=m1。由此得C点位置的总误差为
2-2
【知识拓展】
当用直角坐标法放样时,首先要在地面上设定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作为放样控制点。此时,沿着Z轴测设纵坐标,再由纵坐标的端点对Z轴作垂线,在垂线上测设横坐标。为了进行校核,可以按上述顺序从另一轴线上作第二次放样。为了使放样工作精确和迅速,在整个建筑场地应布设方格网作为放样工作的辅助控制工具,这样,建筑物的各点就可根据最近的方格网顶点来放样。
3.施工方格控制网点的精测和检核测量
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点,一般要经过初定、精测和检测3个步骤来完成。
1初定
初定即把施工方格网点的设计坐标放样到地面上。此阶段可以利用打入的5cm×5cm×30cm小木桩作为埋设标志使用。
由于该点为埋石点,在埋设标志时必须挖掉,因此在初定时必须定出前后方向桩,离标桩2~3m,根据埋设点和方向桩定出与方向线大致垂直的左右2个点,这样在埋设标志时,只要前后和左右用麻线一拉,此交点即为原来初定的施工方格网点,如图2-2所示。另外再配一架水准仪,为了掌握其顶面标高,在其前或后的方向桩上测一标高。因前后方向桩在埋设标志时不会被挖掉,因此可以在埋设时随时引测。为了满足施工方格网的设计要求,标桩顶部须现浇混凝土,并在顶面放置尺寸为200mm×200mm的不锈钢板。
图2-2初定点位及方向桩示意图
2精测
方格网控制点初定并将标桩埋设好后,将设计的坐标值必须精密测定到标板上。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一般可现场改正。改正方法如下。
1180°时的改正方法。180°时的改正方法如图2-3所示。
图2-3长轴线改正示意
其计算公式为
2-3
改正后用同样方法进行检查,其180°之差应≤±10"。
290°时的改正方法。90°时的改正方法如图2-4所示。
图2-4短轴线改正示意图
其计算公式为
2-4
2-5
式中:l——轴线点至轴线端点的距离;
——设计角为直角时的参数。
改正后检查其结果,90°之差应≤±6"。
3检测
虽然在现场精测时对点位做了改正,但为了检查是否有错误以及计算方格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必须进行检测。检测测角用T2经纬仪两个测回,距离往返观测,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平差计算坐标值和测量精度。
2.2.2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
正确而周密地加以组织和较合理地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管道敷设和建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建筑工地上的高程控制必须以精确的起算数据来保证施工的要求。
利用水准点标高计算误差公式求得的标高误差为
m2=n2Li+s2Li2-6
式中:n——每公里平均偶然误差,mm;
s——平均系统误差,mm;
Li——公里数,km。
【小贴士】
由于建筑的施工要由城市向建筑工地敷设许多管道和电缆等,因此高层建筑工地上的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上或城市水准点上。高层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的标高系统必须统一。
2.3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包括桩位放样、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等。
2.3.1按照建筑施工控制网实施桩位放样
在软土地基区的高层建筑常用桩基为打入地基的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方桩。由于高层建筑的上部荷重主要由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方桩承受,所以对桩位要求较高。按规定钢管桩及钢筋混凝土桩的定位偏差不得超过d2d为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为此在定桩位时必须按照建筑施工控制网实地定出控制轴线,再按设计的桩位图中所示尺寸逐一加以定出桩位。定出的桩位之间的尺寸必须再进行一次校核,以防位置定错。
2.3.2高层建筑基坑与基础的测定
基坑下轮廓线和土方工程的定线既可以沿着建筑物的设计轴线,也可以沿着基坑的轮廓线进行定点,最理想的方法是根据施工控制网来定线。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投影法
根据建筑物的对应控制点,投影建筑物的轮廓线,具体做法如图2-5所示,先将仪器设置在,后视,投影方向线,再将仪器移至,后视,定出方向线。用同样方法在B2B3控制点上定出,方向线,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然后按设计图纸用钢尺或皮尺定出其开挖基坑的边界线。
图2-5建筑物放样示意
2.主轴线法
建筑方格网一般都确定一条或两条主轴线。主轴线的形式有L形、T形、十字形等布置形式。这些主轴线是建筑物施工的主要控制依据。因此,当建筑物放样时,按照建筑物柱列线或轮廓线与主轴线的关系,在建筑场地上定出主轴线后再根据主轴线逐一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
3.极坐标法
由于建筑物的造型格式从单一的方形向S形、扇面形、圆筒形、多面体形等复杂的几何图形发展,这就对建筑物的放样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极坐标法是比较灵活的放样定位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设计要素如轮廓坐标、曲线半径、圆心坐标等与施工控制网点的关系,计算其方向角及边长,在工作控制点上按其计算所得的方向角和边长逐一测定点位。将所有建筑物的轮廓点位定出后,再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施工场地的具体条件和建筑物几何图形的繁简情况,测量人员可选择最合适的工作方法进行放样定位。
2.3.3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平面控制测量是为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而进行的;高程控制测量是为测定控制点高程而进行的。具体内容如下。
1.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控制
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控制由外部控制点或施工控制点向基础表面引测。如果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当第一层的柱子立好后,马上开始砌筑墙壁时,标桩与基础之间的通视很快就会被阻断。由于高层建筑的基础尺寸较大,因而就不得不在高层建筑基础表面上做出许多要求精确测定的轴线。而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在基础上直接标定起算轴线标志。使定线工作转向基础表面,以便在其表面上测出平面控制点。建立这种控制点时,可将建筑物对称轴线作为起算轴线,如果基础面上有了平面控制点,那就能完全保证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进行精密定线工作。
如图2-6所示为某一高层层面轴线投点图,根据施工控制,轴线8、11、D为主要轴线,仪器架设在8,后视8''投点,架在D''后视D''投点,此交点为8D''。以同样方法交出11D'',此两个主要轴线点定出后,必须再进行检查,看测出的交角是否满足180°±10"和90°±6"的精度要求,再用精密丈量的方法求得实际定出的距离,再与设计距离比较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如果超限则必须重测。精度要求由设计部门提出或甲方提出,一般规定基础面上的距离误差在±5mm以内。当高层建筑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地面控制点无法直接投线时,则可利用事先在做施工控制网时投至远方高处的红三角标志作为控制。如图2-7所示为某高层建筑施工到8层时使用远方高处的红三角,用串线的方法定出8层基础面的控制点。
图2-6轴线放样图
图2-78层底板的轴线投放
串线法是利用三点成一直线的原理。图2-7中若测定8轴线,则须将仪器安置在8D''处目估,将望远镜照准8点处的红三角,倒转望远镜测出8''点处的红三角的偏差值,松动仪器中心螺栓,移动仪器大约偏差值的12,再照准8目标、固定度盘,倒转望远镜照准8''目标。这样往返测量多次,使仪器中心严格归化到8轴线上,最后测定8轴线的直线角是否满足180°±10"。若测角已满足180°±10",即仪器中心已置于8轴线上,则可在建筑面上投放轴线。
【小贴士】
高层建筑施工时在基础面上放样,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但必须经过校对和复核,以确保无误。当用外控法投测轴线时,应每隔数层用内控法测一次,以提高精度,减少竖向偏差的积累。为保证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轴线的延长控制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
2尽量选用望远镜放大倍率大于25倍、有光学投点器的经纬仪,以T2级经纬仪投测为好。
3仪器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校正。
4测量时尽量选择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旁折光的影响。
2.建筑物基础上的高程控制
建筑物基础上的高程控制的用途是利用工程标高来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工作。高程控制水准点必须满足整个基础面积之用,而且必须要用二等水准测量确定水准标面的标高。此外还必须把水准仪置于两水准尺的中间;二等水准前后视距不等差不得超过1m;三等水准前后视距不等差不得大于2m;四等水准前后视距不等差不得大于4m。如果采用带有平行玻璃板并配有铟钢水准尺的水准仪时,最好利用主副尺来读数。主副尺的常数一般为3.01550,主副尺之读数差≤±0.3mm,视线距地面高不应小于0.5m。如果无上述仪器,可采用三丝法读数。
水准测量必须做好野外记录,观测结束后及时计算高差闭合差,确定是否超限,例如二等水准允许线路闭合限差为4或1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在确定观测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即可将水准线路的不符值按测站数进行平差,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编写水准测量成果表。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