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甘肃春节的开始及高潮,记录了其腊八、祭灶、准备年货、祭神、祭祖、除夕守岁等年节准备仪式与活动,分别考察了世居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春节特色,突出了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与文化性等特点,体现出甘肃春节浓浓的文化交融的节日特色。
|
關於作者: |
李静,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心理、民族文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錄:
|
综述 001
一、孕育甘肃春节民俗文化的自然与历史场景 004
二、甘肃春节民俗的多元文化特征 012
三、甘肃春节传承特征 039
四、甘肃春节流布特征 044
五、甘肃春节的社会文化功能 056
志略 065
一、节日时空 067
腊日祭 067
小年 068
除夕 069
初一 070
破五 071
人七日 072
谷日 073
天日 074
老鼠嫁女日 074
元宵节 075
补天日 078
正月二十三 078
二月二龙抬头 079
东方红广场 080
城隍庙 082
金城关 084
春场 085
四大官场 086
拱坝五部 087
龙王庙 088
党城湾寺 088
明海寺 089
幸运沙漠 090
伏羲庙 091
江可河寺 091
沙目场 094
火祖庙 094
三官庙 095
大佛寺 096
山西会馆 097
煨桑台 099
二、组织 100
祠管会 101
四份子 101
大汉人 102
社火会 103
秧歌队 104
庄稼会 105
寺院僧人 105
春官 106
驿臣官 107
干大(干爹) 108
三、节日缘起 109
年 109
腊八粥 110
煮五豆 110
腊八火 111
灶神 112
打醋坛 114
门神 115
咬鬼 116
冻冰冰 117
游百病 117
四、仪式活动 118
祭灶 119
打冰 120
偷粮 121
喂腊八 122
暖年和扫霉 122
火浴和挂红 123
供养吉祥天母 124
采门 125
接灶王爷 125
烧纸 127
装仓 128
请醋坛 128
献佛爷 129
点灯 130
坐夜 130
坐纸 131
点纸 132
旺火与守岁 132
送财水 133
拜年 134
祭山神 135
献饭 136
出行 137
煨桑 137
洛萨节 138
集体年 139
正月大法会 140
毛兰木节 140
转经法会 141
送五穷 142
送施神 142
朝斗 143
跳火堆 144
酥油花展 145
灯会 147
燎疳节 149
烧秦桧 150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152
兰州鼓子 152
攻鼓子 152
魁鳌 153
西王母 154
跑旱船 154
跑四门与八卦阵 155
地蹦子 155
鬼面舞 155
安代舞 155
筷子舞 156
舞狮舞龙 156
铁芯子 158
太平鼓 158
秧歌 160
黑社火 161
社火 163
太平歌 167
沙目舞 168
鳌山灯 170
放天灯 172
看灯幔 173
罗罗舞 173
花台戏 173
戴吉礼俗 174
牛犊爷 174
六、游艺娱乐 176
庙会 176
天平 177
曼拉节 179
猜灯谜 179
灯盏会 181
酒歌 181
猜拳与酒令 182
打铁花 183
藏族足球 184
七、节日用品 185
腊八粥(糊涂饭) 185
臊子面 186
馍馍 187
灶干粮 189
灶糖 189
油子 190
烧壳子 191
肉肠 192
罐罐茶 193
年糕 193
扁食与饺子 194
酥油炒面奶茶 195
糊涂搅团 196
拉魂面 197
戈拉 197
酥油 198
秀木尔 198
手抓羊肉 199
碗子 200
银碗 200
春联 201
酥油灯 202
迭卡 203
灯笼架子 203
钱牌 204
压岁钱 204
名刺 205
长明灯 206
柏树枝 206
剪纸 207
八、节日文献 209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 209
中国民俗大系甘肃民俗 209
调查报告 217
兰州市汉族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219
静宁县张家山村春节文化习俗调查报告 250
民乐县民联乡杨庄村春节调查报告 266
正宁县永和镇丰集村春节调查报告 285
成县小川镇天山村春节调查报告 314
和政县春节调查报告 339
卓尼县完冒乡俄化村地古多村春节调查报告 356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春节调查报告 393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春节调查报告 443
正宁县永和镇丰集村春节祭祖及集体满月酒调查报告 460
卓尼江可河寺春节大法会调查报告 470
静宁县张家山村黑社火 485
裕固族拜年礼仪变迁的调查报告 504
参考文献 519
后记 524
|
內容試閱:
|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甘肃自古以来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历史造就了甘肃民俗的多元性与多样性,既有农耕民族的朴实厚重,也有游牧民族的粗狂豪放。黄建中在《皋兰县志》中描写当地习俗时写道:“人性质朴,好勇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 明清时期更多江南民俗传入甘肃地区,甘肃民俗中柔美婉约之风渐长,如康熙《临洮府志》记载当时的兰州:“兰土柔泽,人多秀逸,好修饰,美服居,嗜草卉诸玩,家营纺织,有南土风。” 由此可以推断,明清时期江南民俗已经逐渐融入甘肃的民俗当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甘肃节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春节,无疑在这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春节,即农历新年,民间俗称过年,一般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的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甘肃有些地方的春节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二。如,甘肃永登苦水镇,在二月二的前一天又掀起一次过春节的高潮,当地举行独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以及农民秧歌队表演。春节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源于上古时期人们表达对上苍恩赐的感激和对先人的崇敬而举行的祭祀,经过世代演进,这一习俗逐渐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庆祝方式,并且一直沿袭下来,形成今日的规模。除汉族将其视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外,很多少数民族同样也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庆祝春节的具体方式和风俗习惯上则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一、孕育甘肃春节民俗文化的自然与历史场景
甘肃古属雍州,位于中国西部偏北,处大陆腹地,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遂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一 自然生态环境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东邻陕西省,南与四川省、青海省接壤,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交界,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连接。全省有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陇南等十二个地级市,临夏、甘南两个自治州;有八十六个县市、区,四个县级市、五十八个县、七个民族自治县、十七个市辖区。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五十六个民族成分,人数较多的主要有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民族,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族是甘肃的独有民族。
甘肃省境位于中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蜿蜒而过的黄河,把甘肃分割为西北和东南两块。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至16℃之间,年降水量在36.6至734.9毫米,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不仅有适于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更有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甘肃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其特点是境内地势高,多高原和山地,大部分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沙漠、戈壁分布广。东南部重峦迭嶂,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东部、中部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沙化比较严重;河西走廊地势平坦,绿洲与沙漠、戈壁夹杂分布;中西部气候干燥,风力剥蚀作用显著;西南面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祁连山中有现代冰川分布。 甘肃省境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由于甘肃是中原联结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在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本土的畜牧业、农业开发较早,并在中国的政治、军事和交通、贸易史上有重要的贡献。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土地大体可分为“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田”。全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耕地2.65亩,居全国第六位。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夏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药材。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一直到鸟类、哺乳动物均有分布。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甘肃东南部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其中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横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
二 历史文化背景
甘肃是中华民族始祖的主要聚居地和古代东亚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禹贡九州中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故旧称“雍凉之地”。旧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甘肃活动。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甘肃已发现千处以上。周时,秦人先祖定居于今天水一带,并领有陇东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一千多处,遍布全省各地。战国、秦、汉、明等中国历史上各时代长城在甘肃境内均有大量遗存,保存比较完整。甘肃还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此外,甘肃还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乡。作为古代东西方联系纽带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多千米,留下了无数文化珍宝和历史遗迹。
在春秋时期,甘肃现境东南部属于秦国,西部属于西戎,公元前688年在今天水一带秦国设置邽县,前280年设置陇西、北地二郡。河西走廊系月氏所割。汉代由于张骞通西域,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再加上许多新的城镇兴起,汉武帝在现在甘肃一带将黄河以西分置四郡,黄河以东置五郡,统归凉州管辖。十六国时期有五个国家在甘肃境内建都。南北朝时代属北魏,当时佛教从西域传入,在甘肃境内大兴石窟,目前最重要的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唐代重视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甘肃的作用,将其分置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其中在河西走廊最大的是甘州(今张掖一带)和肃州(今酒泉一带)。五代十国时期,甘肃备受战乱,少数民族大量进入,宋代时归属西夏。西夏将唐代的甘、肃两州的首字合并,设置“甘肃郡”,从此正式称为甘肃。成吉思汗大军进攻西夏时,其死于甘肃,遗体虽然运回蒙古,现在在甘肃兴隆山上还有成吉思汗衣冠冢。1261年,元朝在甘肃立西夏中兴行省,治中兴府,但屡次废除,并划入陕西四川行省。直至1286年,该省迁治甘州,并正式改名为甘肃行中书省。延至明代,甘肃行省被划入陕西布政使司。清康熙二年,分陕西省西部为巩昌省,五年改称甘肃省,管辖整个西域。1884年慈禧主政时将新疆单独划出。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将青海、宁夏单独置省。后甘肃基本维持了目前的省境。1963年西北各省最后划定省界。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甘肃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建设的历史。早在商、周、秦时期,甘肃境内多是西戎、氐、羌活动的地区。秦汉之际,月氏与乌孙居于河西走廊。汉初,匈奴赶走月氏与乌孙,占有了河西走廊。西晋太始初年,鲜卑族曾内迁甘肃河西和陇西。南北朝时,匈奴、氐、羌、鲜卑等族先后在甘肃境内建立了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也曾在甘肃活动过。宋代,党项建立了包括今宁夏和甘肃大部分地区的西夏政权。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有民族迁入或徙离甘肃,并逐渐有古老民族消失和新的民族形成,交替往复,历经变迁,遂形成当今甘肃全省除汉族外的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土族、满族等10个主要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并居的民族格局,其中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是甘肃省的特有民族。
甘肃文化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特色。文物古迹有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古代墓葬、历史文物等多种类型。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及敦煌地区保存有全国任何地区都不足以与之争胜的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历史文化“既有地上的,又有地下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字的,又有图像的,还有实物遗存” 。其丰富与完整程度举世罕见。二是以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特色。不仅有高山草原、青山绿水、天池溶洞、丹霞奇观、珍稀物种,更有雄浑的高原黄土、冰川雪山、大漠戈壁、沙漠绿洲、黄河风光。其中具有原始特色的西部大漠戈壁、雪山冰川和横贯甘肃近千千米的黄河景观对海内外游客吸引力很强。三是以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
三 甘肃春节起源
根据现有史料,人们一般认为春节习俗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之俗。古代先民在经历了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在腊尽春来、岁末年初之际,往往会备下丰富的农耕或渔猎的收获物,祭祀天地众神和祖先,以此感谢上苍和祖先在上一年的赐予,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驱疫禳灾,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此时就已经有类似今日的新春庆祝活动,但是并未形成规模。
《诗经尔雅释天》中记载:“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由此可知,“年”的称谓自周朝开始。尧舜时期将“年”称为“载”,其中含有自然生命转换、新旧交替的含义。这是原始先民根据“观物取象”的原则观察作物和天象得来的年名。《史记》中有“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的记载。这则说明帝尧时期就有专职人员负责观察天象并传授时令给普通民众,并依据“观象授时”的方法来确定时节。
到夏商时期,先民通过天文观测逐步确定一套以月亮的圆缺为周期的历法,即“夏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并将正月的朔日定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商朝建立之后,商王以夏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称为“元朔”;及至武王伐纣,商朝建立,腊祭上升到“礼”的规范,成为年节,武王仍按夏历,定十一月初一为岁首,称为“元旦”;秦朝则以十月初一为岁首。到汉武帝时期,颁布《太初历》,再次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之始,从此,过年的日期便被确定下来,延续至今。然而“春节”的提法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才真正出现,当时的政府正式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公历的一月初一则使用“元旦”的称谓。及至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新中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即民间所说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将其定为法定假日,此后除“文革”时期经历了短暂的“革命化春节”不再放假之外,每年的春节均有休假。
春节,是甘肃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甘肃汉族过春节的历史悠久,从上述资料可见,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汉族一样,甘肃汉族的春节应该是起始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之俗。生活在这一地域的甘肃先民结束一年的劳作,在岁末年初,用他们的农猎成果来感谢神灵和祖先。在此期间,人们不干活,聚饮联欢,歌舞戏耍。每年此时,人们以各种仪式敬神祭祖,以各种形式犒慰自己,这应该就是年的雏形。
甘肃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其文化中形成了某些共同的因素。春节就是甘肃汉族、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和土族等民族共同过的一个节日。甘肃藏族是何时开始过春节的尚没有找到确切史料可以考证,有人认为始于清乾隆年间。或许这个时间的考证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甘肃藏区的对外开放与发展,藏族群众过春节的气氛也是越发浓郁。裕固族、蒙古族和土族等民族也是如此,春节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过的节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