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嘉陵江下游考古报告集

書城自編碼: 26061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4859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30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88/86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1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嘉陵江下游考古报告集》适合从事西南考古、巴蜀历史、嘉陵江流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錄
目录
合川区河嘴屋基遗址发掘简报(1)
北碚区大土遗址发掘报告(35)
合川区猴清庙遗址发掘简报(51)
合川区牛黄坝遗址发掘报告(167)
合川区老菜园遗址发掘报告(175)
合川区菜蔬排遗址发掘简报(189)
北碚区庙嘴墓地考古发掘简报(212)
合川区草树土遗址发掘简报(252)
潼南县下庙儿遗址汉墓发掘报告(289)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新校区考古发掘简报(323)
合川区地质大队墓地发掘简报(333)
合川区三坨石崖墓群发掘简报(341)
合川区银行嘴墓地画像砖墓清理简报(348)
合川区盐井瓷窑址发掘简报(354)
铜梁县黄门窑址试掘简报(398)
潼南县千佛寺摩崖造像清理简报(421)
合川区观山坡墓群发掘简报(446)
合川区观山墓群宋代石室墓发掘简报(459)
合川区五显村墓群发掘简报(474)
北碚区莲花堡墓群发掘简报(481)
铜梁县凉水井宋墓清理简报(495)
遂渝铁路建设工程(重庆段)
考古简报(507)
合川区李家坝遗址发掘简报(527)
铜梁县青龙嘴墓群M1发掘简报(550)
潼南县塔湾院子墓群发掘简报(557)
后记(580)
內容試閱
合川区河嘴屋基遗址发掘简报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河嘴屋基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十组(原河心四社),涪江右岸的一级阶地之上,涪江呈“几”字形环绕阶地。遗址北隔涪江与渭沱镇相邻,东与白坪村二社隔江相望,南以小溪沟与赵桂山嘴分界,西靠水平田和渭沱电站。阶地南北长约500、东西宽约190米,面积约90000平方米,中心区域海拔205~210米,地理坐标北纬30°02′1.26″,东经106°08′48″。20世纪70~80年代在阶地南部,当地村民建了几座砖窑就地取土烧砖瓦,使阶地原貌遭受了极大破坏,现阶地地表遍布窑渣,中心区域成为近万平方
米的凹坑。遗址现存面积仅有数百平方米,集中在废弃的砖窑周围(图一;图版一,1)。
图一河嘴屋基遗址位置示意图
2008年3~4月,为配合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012年更名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河嘴屋基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在文化层堆积被破坏相对较小的区域按正南北方向布5米×5米规格的探方6个,即T1~T6,后根据遗存分布情况增布3个探方,其中T7为5.5米×7米、T8为4米×8米、T9为10米×10米,总发掘面积达320.5平方米(图二;图版一,2)。
图二河嘴屋基遗址地形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河嘴屋基遗址整体被破坏严重,仅T1、T9地层堆积相对较厚,出土遗物较多,但扰动严重。T2~T8被现代砖窑破坏严重,出土物较少。所以对遗址剩余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T1、T9这两个探方。T1、T9东壁相连。但因T1东壁绝大部分被现代坑打破,仅残留一角,故无法对T1、T9进行统一地层。简报挑取T1、T9两个探方地层堆积相对较厚的两壁来分开介绍。
T1以西壁为例(图三)。
第1层:厚0.15~0.2米。土质疏松,灰褐色,含大量植物根茎、石块、瓦片等。
图三T1西壁剖面图
第2层:深0.15~0.2米,厚0.1~0.3米。土质疏松,浅黄褐色,含大量红烧土、炉渣等。分布于探方西北部。第3层:深0.35~0.5米,厚0.2~0.3米。土质紧密,青褐色,含沙量大,分布于探方西北部。出土极少量陶片,为夹细砂陶,陶色有红褐、灰褐等,可辨器形为罐。
第4层:深0.7~0.9米,厚0.4~0.55米。土质疏松,浅青灰色,含沙量大,分布于探方西部。出土少量陶片,其中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色有青灰、红褐、黑褐。纹饰主要有绳纹,另见零星模印“太阳”纹,可辨器形为鼓腹罐、深腹罐、圜底钵、尖底杯等。
第5层:深1.1~1.4米,厚0.55~1.2米。土质疏松,深青灰色,含沙量大,分布于探方西部。出土少量陶片,分泥质、夹砂两种,泥质陶居多。陶色有红褐、青灰、灰褐、黑褐等,可辨器形有深腹罐、平底罐、折沿罐等。
第6层:深1.7~2.5米,厚0~0.8米。土质较硬,浅红褐色,含少量炭粒,分布于探方西南部。出土陶片较多,泥质陶居多(表一)。可辨器形为鼓腹罐、深腹罐、圜底钵、尖底杯、器盖等(表二)。
第7层:深1.7~3.1米,厚0~0.7米。土质较硬,浅黄褐色,分布于探方西北部。出土少量陶片,有泥质青灰陶、泥质红陶及夹砂灰褐陶。纹饰有绳纹、素面两种,可辨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