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重要讲话论述,是新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次深层次的解读,解读的同时避免了晦涩难懂、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进行阐述。使得这一百年经典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能够助力读者更加轻快的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着重点,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以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向广大读者朋友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含义,使晦涩难懂的哲学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变的通俗易懂,以更加轻快的方式阅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重要讲话论述。
|
關於作者: |
秦彪生,笔名:秦烁,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部教师。近年来编写并参与编写了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读本》《怎样实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方伦理学经典命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等十余部图书。
|
目錄:
|
第一章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变革
四、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谈重视学习经典著作
第二章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二、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三、从物质到意识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伸阅读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二、世界处于永恒发展之中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
延伸阅读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第四章 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延伸阅读
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五章 正确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
三、原因与结果
四、必然与偶然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
延伸阅读
习近平“四个全面”的哲学思维
第六章 提高把握世界的实践能力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实践的要素与形式
四、实践的主客体关系
延伸阅读
反对本本主义
第七章 自觉培养科学的认识思维
一、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
二、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
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四、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延伸阅读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第八章 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延伸阅读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第九章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三、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延伸阅读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第十章 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第十一章 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
一、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二、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三、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延伸阅读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二章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延伸阅读
毛泽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延伸阅读
习近平:坚持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延伸阅读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一、中国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全面深化社会改革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全面从严治党
延伸阅读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第十六章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延伸阅读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
內容試閱:
|
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是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提供智慧和方法的一门学问。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广大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首先要了解哲学、学习哲学、运用哲学、发展哲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谈到哲学,很多人认为其是一门深奥晦涩的学问,与我们日常生活毫无关联。显然,这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它既可以为我们对待世界、人生、社会等提供思想认识,也可以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指导,甚至还可以引导整个社会前进的方向。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的内涵、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的流派等一系列基本内容。
1.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并被看成是智慧之学,是智慧的象征。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希腊文“φιλοσοφια”的本意就是“爱智”。哲学是从爱智慧演化而来。在我国,《尚书·皋陶漠》记载,大禹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孙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常把哲学等同于道、道术、玄学、道学、理学。直到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中国汉字“哲学”二字表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后经中国晚清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得到公认,传用至今。
那么,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的本质规定?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总要和自己周围的事物打交道,通过实践,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社会影响和思想影响,慢慢认识各种事物,形成了各种观点。起初是对个别事物或局部事物的具体认识,以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人们就会综合这些具体认识,形成对世界一切事物的总的看法和贯穿一切并起支配作用的根本观点,形成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言行之中,并通过对具体事物和问题的看法表现出来。但是,一般人的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因而它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借助哲学概念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以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知识为材料,对人们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进行理论上的加工和概括而形成的。它不仅对于整个世界提出一定的观点、原理和原则,而且还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不但需要指明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而且需要把这种认识融入人的思维活动,通过概念和逻辑形式展现出来。任何哲学都是以各种方式对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的回答和解决,它既是对客观世界全部图景的主观描绘,又是对人类认识史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广义的认识论,或者说认识论是哲学的本质特征。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其从古至今发展了几千年,提出和涉及的问题极其广泛,但是,贯穿于全部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明确表述和科学概括,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谓思维是指人这个主体的思想活动,所谓存在是指主观思想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所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从根本上说,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最根本最普遍的矛盾。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解决的过程。哲学既然是全部实践经验的最高概括和总结,那么它就不能不首先对实践中这一根本矛盾予以解决和回答,提出处理这一问题的总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不外乎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为了要从总体上说明世界,就必须对世界上这两大类现象的关系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这是一切哲学家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第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方向和路线。
围绕思维与存在的争论,构成了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此,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哲学观点称为二元论。哲学上的二元论妄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各自独立、平行发展的世界本原。实际上,它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是一种折中主义哲学,并不是真正独立的第三条路线。由于它承认有一个独立的精神力量存在,并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东西,因而最终必然导向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对此,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把世界看作是可知的、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由于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决定一个哲学体系的根本性质,这便为客观地划分不同的哲学派别、正确地评价其性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不管哲学派别多么错综复杂,只要以哲学基本问题为指导对其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哲学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军对垒这条基本线索,因此,哲学基本问题是揭示哲学发展的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