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糠醛及其基础呋喃衍生物》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
內容簡介: |
《糠醛及其基础呋喃衍生物》对糠醛(α—呋喃甲醛)及其8种副产物和衍生物的名称、结构、性质、用途、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操作要点、生产经验以及工艺设备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有关工作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参考,也可作为专业学校的课外参考书。书中的理论部分是从前辈那里学来的,生产工艺部分多为本人的经历、经验(或教训)和体会,也融入了很多人——前人和同道——的心血。如果由于《糠醛及其基础呋喃衍生物》的出版而让后来的同行有所收益,便圆了我的梦。
|
關於作者: |
李学文,山东寿光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退休前任济南轻工研究所化工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呋喃化合物和合成香料的生产与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糠醛的来历、性质和用途
第一节糠醛的来历
第二节糠醛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糠醛的化学性质及其主要衍生物
第四节糠醛的用途
第二章糠醛的生产
第一节糠醛生产方法的沿革
第二节我国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
第三节糠醛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与水、电、气
第四节糠醛的质量标准与包装
第五节备料工序
第六节水解工序
第七节蒸馏工序
第八节国外糠醛生产的若干方法与工艺流程
第九节糠醛生产技术探索
第十节糠醛生产中的安全卫生与防护工作
第三章糠醛气体中醋酸的回收(结晶醋酸钠生产)
第一节醋酸钠的性质、用途和产品标准
第二节原材料和水、电、气
第三节生产机理与工艺流程
第四节气相中和工序(中和液的制取)
第五节蒸发工序
第六节脱色工序
第七节结晶与包装工序
第八节稀醋酸的制备
第九节醋酸钠生产中的其他问题
第四章糠醛的基础呋喃衍生物
第一节糠醇
第二节糠烷
第三节四氢糠醇
第四节呋喃
第五节四氢呋喃和2—甲基四氢呋喃
第六节糠酸
第七节催化加氢生产中的安全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虽然在19世纪前期就已经制得了糠醛,但直到1911年之后才提出了生产糠醛的专利。1915年,法国和德国组织了糠醛生产,不久便因无利润停产。1922年,美国以玉米芯为原料安排生产,用0.2%的H2SO4溶液作催化剂,通水蒸气加热至180℃后保持20min,再排出夹带着糠醛的水蒸气,历时2h。醛气进入蒸馏塔脱水后人收集器。该方法的水蒸气耗量为80—85t/t成品,糠醛产率为干料重量的8.9%。同时,魁克麦片公司发明了用燕麦壳制取糠醛的工业化设备。燕麦壳在卧式转动的高压釜中用5%H2SO4溶液和4atm的直接蒸气吹蒸6~8h,蒸气耗量为30t/t糠醛,糠醛产率达原料重的10%,月产糠醛数吨。
在这一时期,还有人提出用向日葵壳和12%的盐酸制取糠醛,但因解决不了设备的腐蚀问题而未能工业化。此后,很多人进行了用不同植物原料制取糠醛等产品的大量实验,并提出多种方案:
1.1929~1930年拟定了用废鞣料制取糠醛的方法
高压釜用铅衬里,内装搅拌器,器外以蒸气保温,用1.0%的硫酸作催化剂。釜内温度升到160℃后开始排出釜内的混合蒸气。混合气通过石灰乳中和器后进入蒸馏塔。这样能获得气干料重9%的糠醛、3%的醋酸和1%的甲醇。如果用向日葵壳作原料,则得到4.6%~5.6%的糠醛、3.0%的醋酸和1.0%的甲醇。生产糠醛后的原料残渣用作燃料。向反应料中加入食盐,可提高糠醛的产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