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內容簡介: |
《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第一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
《作为方法的民国》一书集中研究了引入民国历史文化视野之后对于传统的现代文学研究可以形成哪些方面突破,对于过去的现代文学研究而言,究竟意味什么新的思路、理念和问题意识。该书倡导一种真正回到“中国历史”,挖掘“中国问题”,力图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方向。
|
關於作者: |
李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鲁迅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
目錄:
|
总序一 李 怡
总序二 张中良
导论 作为方法的“民国”
作为方法:亚洲与中国
作为方法的“民国”
“民国”如何成为“方法”
一、“国家历史情态”与文学史叙述
——百年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概念与范式问题
“新文学”、“现代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国家历史情态”的提出
“国家历史情态”的历史建构
二、文学的民国机制
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
怎样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机制”
关于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
三、民国历史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民国机制”的国体承诺
五四:民国机制的形成
附:谁的五四?
——论“五四文化圈”
含混与矛盾:国民党战时文艺政策的一个特点
——从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谈起
四、民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论衡
“民国热”与民国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视域下的民国文学研究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
—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五、“民国历史情境”与知识社会学方法
知识社会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世界知识、地方知识与中国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
从进化论的时间到区域论的空间
语言的整合与历史情境的整合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本土化”问题的“主体性”解决
后记
|
內容試閱:
|
就是在这些铿锵作响、力透纸背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读出路翎对民族复兴的设想:一方面发扬固有的生命本质——或者是原始力量如“熊”,或者是风雅的文明如西欧浪子,另一方面却在历史的教训中自我反省——如“浪子”祛除虚荣心利欲心,而“熊”获得了智慧。智慧与力量的结合,这是抗战告诉路翎的民族复兴之路,所以他格外关注那些生存在底层却有保有生命强力的“黑色子孙”们,那些“饥饿的郭素娥”们,而剽悍、乖戾的流浪汉、倔强勇猛山村女子,和“举起他整个的生命在呼唤”的知识分子蒋纯祖就是这一复兴之路上的行走者,难怪胡风读到《财主底儿女们》是如此的激动:“在这部不但是自战争以来,而且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里面,作者路翎所追求的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的动态。然而,路翎所要的并不是历史事变底记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们底来根去向,是那些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命运这个无情的审判者前面搏斗的经验。”(《财主底儿女们·序》)他也像路翎一样使用了“搏斗”一词!
今天,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校园文学”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过,人们关注的重点还在那些充满“艺术探索”精神的校园,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其实,另外有一些颇具个性特色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史料保存不足的校园恰恰更需要我们倍加留意。
与当时路翎的交流的重庆复旦大学曾经是有过一群十分活跃的作家,他们以各种文学壁报为阵地,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形成了关怀现实政治、思想激进、与昆明西南联大风格有别的抗战校园文学,除了文种社得到《新蜀报》、诗恳地社得到《国民公报》支持外——《新蜀报》的总经理周钦岳临时受聘在复旦担任新闻系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课,专门在《新蜀报》开辟了文艺副刊《文种》,从1938年1月31日到1939年1月15日出了第45期;诗恳地得到复旦教师章靳以鼓励,章特意将自己在《国民公报》主编的“文群”副刊每月让出两期版面,供他们编辑“诗恳地”副刊,从1942年2月2日至1943年5月29日,共计25期——其他大多数文学社团只能以壁报形式展示自己,《抗战文艺》、《文艺恳地》、《夏坝风》及其副刊《文学窗》束衣人等主编、《复旦壁报》、《风牛马》、《榴红》、《声音》、《嘉陵风》、《文艺信》、《谷风》、《政治家》等都是当时影响很大的壁报,至1944年春,壁报已达数十种。
壁报本身是很难保存的,所以要再现当年的校园文学盛况实属不易,其中偶尔保存下来的资料就弥足珍贵了。其中,《文学窗》的作品的保存成了今天几乎唯一的壁报风景的记忆。《文学窗》所属的“七人文谈社”曾经是1940年代中期重庆复旦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由束衣人(石怀池)发起,到1945年上半年,跨社团者不计,成员已达50人左右。《文学窗》最初每期一张,1945年春,扩大为每期4大张,分别为文艺理论与批评版、小说版、诗歌版和综合版散文、杂文、读书随笔、漫画等,以后相继创办了三个专辑类的壁报《风牛马》、《榴红》和《声音》。1946年初,经由冀仿帮忙,应复旦校友、开封《中国时报》的文艺副刊创办人郭海长之约,将壁报《文学窗》刊登的稿件加以剔选,发表在《中国时报》上,自1946年1月11日到1947年2月9日,共出了23期,编者署名“文学窗社”。重庆北碚的这一处文学壁报终于在千里之外的开封面向了中国社会,开封的这家地方报纸副刊出人意料的承载了重庆的抗战校园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