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可供从事中医药基础研究及相关学科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
|
內容簡介: |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是中医药临床处方遣药的重要依据, 也是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近年来, 肖小河研究员及其领衔的课题组, 首次从能量代谢和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 创新性地提出并初步论证“中医药热力学观” thermodynamic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的药性研究假说, 构建了两套基于生物热动力学检测的中药药性寒热表征方法———冷热板差示法和微量量热法, 系统地考察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热 变化即热活性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 结合循证医学分析, 科学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的优效性和科学性, 为客观审视和研究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
的视角和方法。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前言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中药药性的基本涵义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中药药性基本涵义概述
第二节 中药药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中药寒热药性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药药性文献的信息挖掘
第二节 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研究概况
第三节 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概况
第四节 近年来药性研究的新观点新学说
第五节 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 中医药热力学观的提出及要义
第一节 中医药学与热力学的关联分析
第二节 中医药热力学观的基本涵义
第四章 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篇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
第五章 冷热板示差系统的研制
第一节 冷热板示差法原理与仪器设计
第二节 冷热板示差系统的方法学考察
第六章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不同“寒热” 模型的寒热属性考察
第一节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寒热“体质” 模型的寒热属性考察
第二节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肾阳虚和肾阴虚模型寒热属性考察
第三节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胃寒证和胃热证模型寒热属性考察
第七章 不同寒热中药对正常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基于正常动物的大黄和附子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二节 基于正常动物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三节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附子无干姜不热” 的温度趋向性差异考察
第四节 基于正常动物附子不同炮制品与干姜配伍的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八章 不同寒热中药对模型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基于体质动物模型的红参和西洋参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二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生晒参和参花药性寒热差异考察
第三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黄连不同炮制品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四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五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左金丸及其类方寒热属性差异评价
第六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附子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热属性评价
第七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的附子与姜不同炮制品配伍寒热属性评价
第八节 基于体质模型动物附子与干姜不同层次配伍寒热属性研究
第九节 基于胃寒胃热模型的左金丸及类方寒热属性差异评价
第九章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研究小结
附: 冷热饮示差法
第三篇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表征
第十章 微量量热法简介
第一节 微量量热法检测原理
第二节 微量量热法的方法学考察
第十一章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不同中药药性寒热差异考察
第一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人参叶和人参花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二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人参和西洋参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三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角甲类动物药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四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黄连不同炮制品寒热药性差异考察
第五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六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黄连及其主要组分配伍研究
第七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附子与干姜不同比例配伍的寒热差异考察
第八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附子与姜不同炮制品配伍的寒热差异评价
第九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附子、干姜不同配伍层次组合的寒热考察
第十节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左金丸及其类方寒热属性差异考察
第十二章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研究小结
第十三章 微量量热法与冷热板示差法的生物表征比较分析
第四篇 基于循证医学分析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
第十四章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和循证医学分析的中医方药寒热属性研究
第一节 基于循证医学分析的中药药性研究简介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寒热辨证分型研究
第三节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则“热者寒之” 科学基础研究
第四节 慢性乙型肝炎现代检测指标与中医临床用药寒热属性的相关分析
第五节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药寒热药性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
第十五章 中药寒热药性临床评价指标的筛选
第一节 寒热方药与免疫和电化学法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节 基于贝叶斯和决策树分析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指标筛选
第十六章 基于循证医学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研究小结
第五篇 基于热力学观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探讨
第十七章 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第一节 在不同生物水平的寒热药性研究结果
第二节 在不同物质水平的寒热药性研究结果
第三节 炮制对中药寒热药性的影响规律
第四节 配伍对方药寒热属性的影响规律
第五节 基于临床医学证据的中药药性寒热差异的初步表征
第十八章 基于热力学观的中药寒热药性实验操作规程
第一节 冷热板示差法实验操作规程
第二节 微量量热法实验操作规程
第十九章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一节 中药药性研究的进展回顾
第二节 中药药性研究的新思维新方法
附录 本课题组发表的有关药性研究的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內容試閱:
|
第一篇总 论
第一章 中药药性的基本涵义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中药药性基本涵义概述
吃狗肉上火, 吃鸭肉泻火; 吃人参上火, 吃西洋参不上火。 这是为什么? 药性使然。对于“药性” 一词, 几乎所有的华人都有所耳闻, 所有的中医药学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至今, 中药药性尚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 一般认为, 药性是药物具有的特性和作用的概括和抽象, 前人常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亦有学者采用中药性能这一术语。 有关药性理论形成、演变与发展历史在《中药药性论》、《中华临床中药学》、《中华本草》 以及历版中药学教材中已有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论述, 本书在此不做赘述。 综合上述权威著作的定义, 本书认为: 中药药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对药物性质和作用基本属性的高度概括。中药药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润燥、有毒无毒、配伍、用药禁忌等。 狭义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 其中四气或称四性即寒、热、温、凉 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认识和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几千年来, 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性质和作用特性的逐步认识、分析、归纳, 最终抽象、升华而成药性理论。 可以说,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最
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是中药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中医与中药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和中药制药遵循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
必须说明的是, 药性应该是中药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 而药性理论是人们对药性的主观认识。 理论必然随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改变, 这也是历代医家总结的“药性” 不断变化的原因之所在。 将药性和药性理论区分开来, 有助于明确研究的主体, 客观地对待古代医学典籍中所载药性理论的疏漏、矛盾甚至错误, 吸收和消化先进科技手段用于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建设, 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和中药研究开发。
第二节 中药药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热点。 中药药性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众多, 从研究对象看, 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用药禁忌、有毒无毒等,从研究目标看, 有提出和论证新理论新学说, 创建新思路新方法、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等。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药四性寒、热、温、凉 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医学理论认为, 寒为凉之甚, 热为温之极, 认为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 从本质属性而言, 中药四性可只分为寒、热两大属性。
在药性理论中, 对药性寒热的认识较早, 并一直为医药家高度重视。 临床上, 寒热药性是中药的主要药性, 寒热辨证是中医主要辨证,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是中医主要治则。 因此, 开展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研究, 可把寒热药性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寒热是纲, 纲举目张。
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 古人说“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下医医病”, 也就是说医家用药之道与兵家用兵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兵讲求“知人善用”, 医家讲求“辨证用药”。 用兵首先要“分男女”, 在战场上, 区分男兵女兵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容易的;用药首先要“辨寒热”, 在临床上, 区分寒热药性是很重要的, 也是相对容易的。 “分男女”, “辨寒热”, 其实都是二元论, 非此即彼, 比较好处理。 中药的“五味” 辛、苦、酸、甘、咸 相当于士兵的技术本能拳术, 剑术, 枪法, 箭法????, 中药的“归经”相对于士兵的价值取向荣誉、地位、金钱????, 等等。 这些也都很重要, 但是都是多元的, 比较难以把握准确图1 ̄1。
图1 ̄1 用药之道与用兵之道
由此, 课题组认为,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不应全线出击, 试图各个突破, 近期可考虑以狭义药性特别是寒热药性为主要突破口, 以期为其他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即便如此, 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也很多, 概括起来有如下三大关键科学问题。
1 阐明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 建立寒热药性的评价方法体系。
2 阐明中药寒热药性生物学机制及可能的物质基础。
3 如何运用药性理论研究成果, 指导和支撑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与新药研究开发等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中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 并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列入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重点支持方向, 连续给予大额度研究经费资助, 企望进一步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 从而为临床用药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当今, 人们正在期待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第二章 中药寒热药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70 ~ 80 年代中药药性研究日趋活跃, 我国学者如凌一揆[1] 、梁月华[2] 、姜廷良[3] 、李钟文[4] 、张廷模[5] 、李祖伦、高学敏[6] 、岳凤先等教授及日本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药药性特别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但是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 中药药性研究几乎处于徘徊甚至停滞状态。
进入21 世纪以来, 肖小河等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中药寒热药性内涵和实质, 提出了“中医药热力学观”, 建立了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寒热药性评价方法[7] , 引发了新一轮的中药药性研究热潮。 乔延江等[8,9] 建立了中药药性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分析和模式识别方法, 对中药药性理论知识和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数据挖掘和整理。
几十年来, 中药药性的研究尽管没有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但中药的化学、药理、毒理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目前中药药性研究虽处于探索期, 但已蕴育了突破, 化学、物理学、药学及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有价值的科技支撑。
第一节 中药药性文献的信息挖掘
中药药性文献数据库研究的主旨是通过对古代大量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再结合现代对中药药性研究成果, 建立数据库, 从中抽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如沈映君等[10] 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神农本草经》 中所列药物四气与功效、自然属性、五味、毒性、三品的关系, 以数据反驳了历史上认为《神农本草经》 中四气主要是参照功效而确定的认识, 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古人认识和标定四气的依据。 翟双庆等[11] 对古今名医589 例病案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的归经与神志活动症状 间有一定的对应规律, 其中以归心、脾胃经为主, 与《黄帝内经》 中心主神明, 为君主之官的认识相符。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中药药性文献信息挖掘能力不断提升, 所挖掘出来的信息内涵也更加丰富和有价值。 如乔延江等[8,9] 将人工神经网络和决策树技术引入到药性研究中来, 通过建立核心数据库和反复训练计算机程序, 对中药学教材中收载的四百余种药味进行了重新归类与预测。 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量化策略如多值量化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