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海带养殖生物学》可作为海藻学、海藻养殖学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作为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参考用书,对海藻养殖及相近专业的科技人员或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我国海带繁育及养殖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促进了海带产业的大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被国内水产界称为海水养殖业的“第一次浪潮”,这也为其他水产动植物的养殖提供了借鉴。《海带养殖学》一书从1962年的第一版到今天新版问世,经历了50多年。《海带养殖生物学》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对已有的海带繁育、养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更新补充改写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成果,特别是海带繁育、养殖及加工技术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也重新总结。
《海带养殖生物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海带生物学基础,包括第一章至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海带分类地位与形态结构,海带繁殖、发生和生活史,海带细胞学特征,海带起源、分布及引种驯化,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海带的光合作用,海带对碳、氮、磷的利用与代谢,海带遗传机制研究,海带种质资源与利用,海带品种选育;第二篇为海带繁育及养殖,包括第十二章至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海带幼苗培育,幼苗暂养与分苗,养殖海区与养殖设施,海带养成形式、技术和管理,海带收割,海带的病害;第三篇为海带食品加工,包括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分别概述了海带化学组分、海带食品加工及海带食品质量安全。
|
目錄:
|
前言
第一篇 海带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 海带分类地位与形态结构
第一节 海带分类地位
第二节 海带孢子体形态及生长发育的分期
第三节 孢子体内部构造
第二章 海带繁殖、发生和生活史
第一节 海带繁殖期和繁殖习性
第二节 孢子囊的形成、游孢子产生与萌发
第三节 海带配子体及有性生殖
第四节 海带生活史
第三章 海带细胞学特征
第一节 海带染色体
第二节 海带细胞分裂
第三节 海带性别遗传
第四章 海带起源、分布及引种驯化
第一节 海带起源、自然分布、系统进化与演化
第二节 中国沿海海带的养殖区及自然分布
第五章 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 海带孢子体生长特征
第二节 温度对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光照对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四节 营养对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六章 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 温度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光照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盐度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七章 海带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海带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影响海带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第八章 海带对碳、氮、磷的利用与代谢
第一节 海带对碳的吸收及碳代谢
第二节 海带对氮的吸收及氮代谢
第三节 海带对磷的吸收及磷代谢
第九章 海带遗传机制研究
第一节 海带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第二节 海带遗传图与QTL研究
第三节 海带种群遗传
第十章 海带种质资源与利用
第一节 海带种质资源
第二节 海带种质特征鉴定及应用
第十一章 海带品种选育
第一节 育种目标
第二节 选择育种法
第三节 杂交选育法
第四节 孤雌生殖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海带繁育及养殖
第十二章 海带幼苗培育
第一节 海带苗种种类
第二节 海带夏苗、秋苗比较
第三节 海带低温自然光育苗工艺
第十三章 幼苗暂养与分苗
第一节 海带苗的出库和运输
第二节 幼苗的暂养
第三节 分苗
第十四章 养殖海区与养殖设施
第一节 养殖海区的选择与布局
第二节 养殖设施
第十五章 海带养成形式、技术和管理
第一节 海带养成形式
第二节 养成技术与管理
第十六章 海带收割
第一节 收割期
第二节 收割方法
第十七章 海带的病害
第一节 海带人工育苗与养殖期常见的病害
第二节 海带苗期及养成期病原菌种类
第三节 海带育苗水环境微生物检测
第四节 海带防御反应特征
第五节 海带苗期及养成期病害预防和措施、对策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海带食品加工
第十八章 海带化学组分
第十九章 海带食品加工
第一节 干海带
第二节 盐渍海带
第三节 其他初加工海带
第二十章 海带食品质量安全
第一节 海带重金属元素检测
第二节 国际上对海藻中污染物限量法规规定
第三节 国际上对海藻中污染物的评估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海带分类地位与形态结构
海带目(Laminariales)藻类是海洋植物中个体最长、产量最大的海藻类群,其中有盛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南极海沿岸及其附近地区的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其藻体复杂、分枝繁茂,最长的个体可达150 m左右,往往密集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漂浮在海面的藻场;也有广泛分布在寒带至冷温带海域的海带属(Saccharina或Laminaria)海藻,藻体为相对简单的叶状体,可分化为一条长而宽的叶片、柄部和假根状固着器3个部分。一般种类2~3 m长,有的种类可长达20 m以上。海带类植物在工业及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褐藻胶产业中,巨藻和海带属的褐藻是主要原材料。我国以往主要靠大规模养殖海带用于褐藻胶工业原料的制备,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及海带食品加工的大力发展,褐藻胶加工企业逐渐转向从南美等国进口大型褐藻用于褐藻胶的生产。
海带属全球约有50种,虽然不同种类之间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不大,但由于多数种类质地较粗、味道较差,因此具有食用价值的种类并不多,仅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糖海带(S. latissima)、萨哈林海带(S. sachalinensis)、虾夷海带(S. yezoensis)和狭叶海带(S. augustata)具有较高的食品开发及加工价值。海带是我国海藻养殖业中主要的经济种类。
第一节 海带分类地位
根据自然分类系统,海带属于:
褐藻门 Phaeophyta
褐藻纲 Phaeophyceae
海带目 Laminariales
海带科 Laminariaceae
海带属 Saccharina
我国人工养殖的海带,以及在我国北方辽宁、山东沿海地区已形成的地理海带种群,日本人称为“真昆布”。Tseng和Tang(1936)在烟台所采到的标本是一年生海带,叶片基部圆形,柄部和叶片都具有黏液腔道,属于典型的“真昆布”形态特征。
确定海带的种名并不简单,因为海带外部变异较大,有的像“真昆布”,但也有的像海带属其他的种。一般来说,我国所养殖的海带在幼期叶片基部多呈楔形,符合日本俗称的“利尻昆布”(S.ochotensis)特点,一年生长期内与“真昆布”难以区别,但等海带长成成体后,叶片基部则变宽阔,特别是二年生的海带叶片基部更为接近圆形,这才可区别开。在日本藻类学界,对叶片和柄部都具有黏液腔道的单片海带类(包括“真昆布”、“利尻昆布”等)的分类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是宫部金吾一派,代表人物时田郇认为“真昆布”、“利尻昆布”和“鬼昆布”(S. diabolica)是3个不同的物种,分类的依据是叶片的厚薄、叶片基部的形状、叶片中带部的宽窄、假根的排列、柄的长短扁圆、藻体颜色等。二是冈村金太郎派,其认为这些“昆布”之间的差别只是变种而非不同种,因此,把“利尻昆布”、“鬼昆布”都列为“真昆布”的变种。曾呈奎等(1962)报道,海带外部特征随不同海水环境而变,海带(S. japonica)、利尻海带(S. ochotensis)、鬼海带(S. diabolica)和脆海带(S. fragilis)应属于同一物种,由于海带(S. japonica)是最早提出来的,因此,应统称为S. japonica。不同海带间的表型变异属于变种或者形态种,由不同浅海生态环境造成,而非遗传性变异所致,是否真是这样,作者认为还需做深入研究。我国海带分类界认为,将海带分为3个变种(或形态种)较为合适,即模式变种S. japonica var. japonica(真海带、脆海带)、楔形变种S. japonica var. ochotensis(利尻海带)和碎缘变种S. japonica var. diabolica(鬼海带),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海带基本属于模式变种(或形态种)。尽管如此,最近作者根据海带全基因组的测序,对比其他海带种类的重测序发现,利尻海带和真海带之间,基因组的某些结构依然存在区别,因此,难以支持把“利尻昆布”、“鬼昆布”都列为“真昆布”变种的说法。有关海带的种名、起源等问题,将在第四章中深入讨论。
第二节 海带孢子体形态及生长发育的分期
一、外部形态
肉眼所见的海带为孢子体,海带孢子体分为叶片、柄和固着器3部分(图1-1-1)
图1-1-1 海带孢子体的外部形态
1. 叶片
叶片是海带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海带成体的叶片为带状,无分枝,褐色富有光泽,有两条浅的纵沟贯穿于叶片的中部形成中带部。一年生的海带比二年生的海带纵沟明显,纵沟的凹面称为外面或向光面,凸面称为里面或背光面。纵沟的外侧为边缘部,呈波褶状,薄而软。海底野生海带的边缘部褶皱小而少;人工筏式养殖的海带边缘部褶皱大而薄,其宽度可达叶片宽度的12。我国人工筏式养殖的海带,叶片长度一般为3~4 m,宽度可达30~40 cm。海底一年生海带叶片较窄,一般15 cm左右,二年生的海带较宽,约30 cm,最宽可达50 cm以上。
经过人工选育的不同品种(系),其叶片的长、宽、厚均有较大变化。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大连平板菜”,叶片宽度可达80 cm,而中带部与叶缘部没有明显区分;中国海洋大学选育的“海青系列”品系中的一株,叶片只有中带部而无边缘部。
海带生长部位于叶片的基部,藻体的长度在1 m以上的海带,生长部约为自叶片基部到距基部10 cm的部位。
2. 柄
柄呈椭圆形,位于叶片的基部,表面光滑而呈浓褐色,和叶片连接处稍呈扁圆形,一般5~6 cm长;有些藻体的柄与叶片的界限不甚明显。海底一年生海带的柄部断面呈圆形,而二年生的呈扁圆形,非常柔韧。筏式养殖的一年生海带的柄部,在生长的前期也是圆形,生长的后期逐渐变为扁圆形。
3. 固着器
固着器与高等植物的根不同,构造简单,只起固着作用,因此亦称假根。固着器位于柄的基部,是由许多自柄部生长出的多次双分枝的圆柱形假根组成,其末端各生有吸盘(图1-1-2)。藻体依靠固着器末端的吸盘吸附生长在石礁或人工养殖的苗绳等固体物上。固着器的大小、分枝数量因藻体个体的大小而异,幼小个体的固着器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分枝和吸盘,随着藻体的长大,在原有假根的上方逐渐自柄部的基部呈放射状地长出很多新的假根,用以加强藻体的附着能力。筏式养殖附着在苗绳上的海带,一般比海底自然繁殖的海带固着器发达。生长初期海带的固着器为褐色,柔韧;成熟期海带的固着器为黑褐色,较硬。
二、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过程的分期
海带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仅在个体的大小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外部形态、生理特征上也有很大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将其划分为若干期,根据各期的特点,便于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措施,从而使其生长发育始终处于长势状态,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以筏式养殖的一年生海带为对象,将其生长发育分为幼龄期、凹凸期、脆嫩期、厚成期、成熟期和衰老期6个时期(图1-1-3)。
幼龄期:一般指幼孢子体形成到体长5~15 cm的小苗。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叶片薄而平滑、无凹凸、无纵沟、淡褐色。从幼孢子体形成到体长1~2 mm时,叶片一般为单层细胞,柄和叶片的界限不明显。大于1~2 mm的幼孢子体,叶片细胞层数增多,柄和叶片的区分也逐渐明显。由于细胞层数的不同,幼龄期海带在叶片中下部形成深色小舌状部位。在海底自然生长的海带,其幼龄期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生活时期也不同。而在人工培育苗种的室内,海带幼龄期只有2~3个月的生活期。
凹凸期:俗称小海带期。当小孢子体长度达到10 cm以上时,叶片的基部即出现纵列的两行凹凸,即进入凹凸期。凹凸分两列,纵列于中带部。凹凸是由于此时叶片中带部的表层组织分裂速度不均匀,有些部位的细胞分裂生长很快,而另一些细胞分裂生长较慢,因而出现了凹凸不平的现象。小海带的凹凸程度和凹凸期的长短,与光照强弱及
图1-1-2 不同生长时期海带的柄和固着器形状
A. 凹凸期;B. 脆嫩期;C. 成熟期;D. 衰老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