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淇县西杨庄墓地、黄庄墓地Ⅰ区发掘报告》适合从事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淇县西杨庄墓地、黄庄墓地Ⅰ区发掘报告》作为淇县西杨庄墓地、黄庄墓地Ⅰ区的发掘报告,对两个墓地发现的52座两汉、宋元时期墓葬, 21个灰坑, 8条灰沟, 1口水井以及 1个积石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叙述。其中,墓葬的材料是本报告的主体内容。这批材料对认识淇县地区两汉、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目錄:
|
第一章 绪言
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墓地的发掘
第二章 西杨庄墓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遗迹
一、墓葬
二、灰坑、水井
三、灰沟、积石坑
第三节 汉代遗迹的年代
一、墓葬
二、灰坑、灰沟
第四节 宋元时期遗迹的年代
一、墓葬
二、灰坑、水井
第五节 对两杨庄墓地的几点认识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黄庄墓地I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遗迹
一、墓葬
二、灰坑
三、灰沟
第三节 结语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绪言
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区的太行山东麓,地处鹤壁市的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9′23″~114°17′54″、北纬35°30′05″~35°48′26″。西依亘古绵延的太行山脉,与河南省林州市连山接壤,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政府所在地)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地势西北高,海拔多在100~1000米,最高海拔1019米,东南低,最低海拔63.8米,高低差距955.2米。西和西北为山区,东和东南为平原和泊洼,北、东、南三面环水,所有内河均属于海河流域的卫河水系,并向东南汇集注入卫河。
淇县境内广泛出露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前寒武系出露很少,仅见基岩区的太古界变质岩,与震旦系和玄武系呈不整合接触。震旦系出露仅数十米厚,甚至缺失。古生界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由于新生界覆盖,上石炭统出露不全,二迭系无出露。地质勘探表明,新生界有上、下第三系和第四系。
西杨庄、黄庄两墓地集中地分布在淇县铁西区的西杨庄村西南约300米及黄庄村东约1000米处,黄庄墓地有Ⅰ区和Ⅱ区之分,Ⅰ区在黄庄村东,Ⅱ区在黄庄村东南。黄庄墓地Ⅱ区的材料另行报道。其地貌特征西北高敞,向东南渐趋低下,附近浅沟纵横。西杨庄墓地的北侧环绕有常年干涸的季节性河沟,当地村民俗称其“杨庄河”。地表以下0.5~1.5米深则为远古时期的太行山东麓扇形冲积平原所形成的河(湖)相沉积。东距淇县政府所在地约4千米(图一;图版一,1)。
西杨庄、黄庄墓地分别发现于20世纪下半叶的80年代中期,两墓地相距约300米,本质上属于一个墓地,由于土地的辖属范围不同,故被确定为两处古代墓葬。
二、历史沿革
淇县,古为沬邑,夏代为冀、兖二州之域。商王武丁、武乙曾迁都于沬,帝乙于约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此,其子帝辛(纣)更名朝歌。约公元前1066年,周灭殷后,武王以朝歌地封纣子武庚禄父,设“三叔监殷”,以监武庚。约公元前1063年,武庚叛周被杀,成王将朝歌图一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三监”之地封给武王少弟康叔为卫国,都邑仍置朝歌。春秋(前770~前476年)时改为朝歌邑。战国(前475~前221年)属魏国辖。秦时,朝歌邑属三川郡。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分魏析置殷国,都城设于朝歌。西汉(前206年~25年)初,于殷旧址设朝歌县,属河内郡。新莽时改朝歌为雅歌;东汉时又复置朝歌县。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属魏郡辖。三国时曹魏升朝歌为郡属冀州,辖朝歌、汲、共、林虑、获嘉、修武六县。晋时改朝歌郡为汲郡,朝歌县属之,属冀州。南北朝时,刘宋改朝歌县属司州部河内郡。北魏分朝歌西北置临淇县,属林虑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复置朝歌县,天平二年(535年)分朝歌县北为魏德县。北周武帝改义州(今卫辉市)为汲郡,治所在朝歌。隋时,初年改汲郡为卫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朝歌东南置清淇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和朝歌县,改置卫县,仍置汲郡于县治。唐时,武德元年(618年)又置清淇县,贞观元年(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为卫县鹿台乡,十七年(643年)又废清淇县,长安三年(703年)又复置。五代、宋、金时依旧。元宪宗五年(1255年)于鹿台乡置淇州,卫县废为集,并置临淇县。至元三年(1266年)废临淇县入淇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为淇县,属卫辉府。清、民国时依旧。1954年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1986年由安阳市辖改属鹤壁市辖至今a。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自河南省辉县进入鹤壁市淇县境内,并向北延伸,自黄庄村西南向东北穿越黄庄村、西杨庄村,其总干渠用地占压西杨庄墓地、黄庄墓地的分布范围。
三、墓地的发掘2006年7月,鹤壁市文物工作队与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分别组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西杨庄、黄庄墓地考古发掘队,对两墓地先后进行了田野考古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新平、韩朝会同志分别担任两个工地的领队。西杨庄墓地的发掘编号为“2006QX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8′781″、北纬35°37′210″;黄庄墓地Ⅰ区的发掘编号为“2006QH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8′605″、北纬35°7′36″。两墓地的海拔在90~100米。实际开探方59个,发掘面积59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52座、灰坑21个、灰沟8条、积石坑1处、水井1口。
第二章西杨庄墓地
第一节概述
西杨庄墓地分布面积较大,但由于近年来当地村民买土、挖沙和砖厂生产用土等起土现象严重,墓地破坏严重,大量的墓葬已经被挖掉。此次发掘受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占地范围的限制,主要集中在西杨庄村西南约300米的一台地间。发掘区的南北两端为较大的起土坑。钻探结果表明,发掘区的西侧虽然是墓地的分布范围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占压面积,但钻探发现的墓葬仅有1座(2006QXⅠM30),因此在实际布探方时将发掘区的位置主要选定在总干渠的东侧。本次发掘所布探方共37个,编号分别为:2006QXⅠT4743、2006QXⅠT4744、2006QXⅠT4745、2006QXⅠT4746、2006QXⅠT4747、2006QXⅠT4748、2006QXⅠT4843、2006QXⅠT4844、2006QXⅠT4845、2006QXⅠT4846、2006QXⅠT4847、2006QXⅠT4848、2006QXⅠT4944、2006QXⅠT4945、2006QXⅠT4946、2006QXⅠT4947、2006QXⅠT4948、2006QXⅠT5045、2006QXⅠT5046、2006QXⅠT5047、2006QXⅠT5048、2006QXⅠT5146、2006QXⅠT5147、2006QXⅠT5148、2006QXⅠT5246、2006QXⅠT5247、2006QXⅠT5248、2006QXⅠT5249、2006QXⅠT5250、2006QXⅠT5346、2006QXⅠT5347、2006QXⅠT5348、2006QXⅠT5349、2006QXⅠT5350、2006QXⅠT5351、2006QXⅠT5352、2006QXⅠT5353,其中2006QXⅠT4743与2006QXⅠT4843均处在当地村民挖沙的残存范围内,故放弃,不予采集发掘资料(图二)。
历年的文物调查和本次的发掘表明,西杨庄墓地附近没有发现早期文化的遗存,可见西汉以前尚未有人类在这里居住。进入西汉以来,人类开始居住于此,且逐渐增多,如在其附近的黄庄、大马庄、关庄等村庄亦分布有大量的两汉时期墓葬,历经宋、元、明、清,直至现今。本次的发掘发现有宋元时期墓葬和同时期的灰坑、水井等遗迹。发掘情况进一步表明,时间相对早的墓葬大多保存完好,但有空墓存在,如2006QXⅠM19、2006QXⅠM21、2006QXⅠM28、2006QXⅠM29。东汉时期墓葬被盗严重,宋代墓葬大多分布在发掘区的东北部,唯2006QXⅠM5、2006QXⅠM7位于发掘区的中南部,其他如2006QXⅠM20、2006QXⅠM21、2006QXⅠM25、2006QXⅠM26、2006QXⅠM28则位于发掘区的东部。遗迹间的打破现象较少,墓葬间无打破叠压,打破现象多集中在东汉时期的墓葬与灰沟、灰坑之间,如2006QXⅠM2、2006QXⅠM12、2006QXⅠM14、2006QXⅠM27、2006QXⅠM29。
图二西杨庄墓地发掘区域布方位置图
从地层上来看,总的地层分为3层,以2006QXⅠT4847~2006QXⅠT5247南壁地层为例说明如下(图三):
第1层:现代耕土层,土质松软,呈灰褐色。厚20~25厘米。
第2层:厚15~20厘米。包含物很少,偶见有白瓷片,个别带有简单的彩绘和一些较小的灰色陶片。从包含物分析,应为近现代扰土层,呈黄褐色,质地较第1层硬。宋元时期的遗迹均发现于该层下,向下打破第3层与生土。
第3层:厚45~60厘米。从整个发掘区的情况看,该层包含物较少。从包含物分析,应为汉代的文化堆积层,质地较硬,呈褐灰色。汉代墓葬等遗迹均开口于该层之下,并向下打破生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