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爱迪生曾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这正是一本让人备感惊奇、超酷超炫的科学书,立足于21世纪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紧跟时代步伐,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字、丰富的想象力,全面阐述科学知识、揭秘复杂的科学现象、洞悉自然科学规律,让你领略到看似枯燥的科学其实很精彩、很有趣。
★★★ 重磅推荐:
★探索大自然的四季走进大自然丛书
★初中趣味数学数学天才从这里起步丛书
★傅雷家书 名家推荐 青少年必读丛书
★朱自清散文集 名家推荐 青少年必读丛书
|
內容簡介: |
电子战是指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其主要特点包括,其一,电子侦察成为战场信息获取的主力军。过去我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要改为“兵马未动,电子先行”了。无人驾驶飞机、精确制导武器、航天系统、反导系统、电子战系统、夜视器材等等高技术武器频频现身。据有关资料介绍,现代战争中所需要的军事情报湖0以上是通过电子侦察获取的。其二,电子战的时效性增强。电子对抗在作战过程中反应迅速,几乎影响到所有作战行动。特别是一方或双方的作战速度极高,时间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三,电子“轰炸”成为战场火力进攻的尖兵。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制定了一个代号“白雪”的电子战行动计划。1991年1月17日,大规模空袭开始前5小时,多国部队利用地面电子干扰设备对伊拉克军队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进行了强烈的干扰,出动了大批电子战飞机,对伊拉克军队的防空雷达、通信系统施行了压制性大功率干扰,为空袭飞机的突防和攻击提供支援干扰,使伊拉克军队雷达迷茫、通信中断、制导失灵,迫使伊拉克军队变成了瞎子、聋子,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威力巨大的电子轰炸为多国部队的空袭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其四,电子战的广泛性延伸。电子战已渗透到陆战、空战、海战的各个领域,并向外层空间扩展。由于军队电子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电子战被作为直接用于攻防的作战手段,形成了“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战。
|
目錄:
|
无形的利剑——电子战
电信时代的序幕——电报的发明
人类通信新阶段——电话的发明
电子战产生的条件——无线电通信
无声、无形的战场
一场规模宏大的电子战
透过海湾战争看电子战
电子战发展简史
电子战的特征
军事科技的高峰——电子对抗技术
“千里眼”的较量——雷达对抗
障“眼”斗法——雷达对抗
雷达对抗基础——雷达对抗侦察设备
对抗中的诱骗——雷达干扰
反雷达对抗侦察与反雷达干扰
雷达的“克星”
雷达“保护神”——反辐射对抗技术与摧毁战术
“顺风耳”的时代——通信对抗
从电子战的第一战说起
……
逐鹿光电对抗战场
细数电子战装备
未来的电子战
|
內容試閱:
|
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一嗜”一响0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必须提到,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303,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
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千米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千米以外的另一个部落。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
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1753年2月17日,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虽然在当时还不十分成熟,而且缺乏应用推广的经济环境,却使人们看到了电信时代的一缕曙光。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据说两兄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不过,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和实用,无法投入真正的实用阶段。
历史到了这关键的时候,仿佛停顿了下来,还得等待一个画家来解决。美国画家莫尔斯在1832年旅欧学习途中,开始对这种新生的技术发生了兴趣,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在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
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他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话:“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走十英里,我就让它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火花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又是一种符号。这里有三种符号可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送了。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处的崭新工具就可以实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