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犹太文学的经典之作
★美国大学生的必读书目
★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最佳英语小说”
|
內容簡介: |
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为了活命,她被迫为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她忍受着德国医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调戏、强暴、变态的凌辱……
战争结束后,她来到美国,与犹太人内森相爱。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她默默地承受着多疑、狂躁的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
深爱她的作家丁哥带她离开了内森。但她却在一次狂热的做爱之后,选择了回到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的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走向死亡……
|
關於作者: |
威廉·斯泰隆1925年生于弗吉尼亚州,毕业于杜克大学,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951年,长篇小说处女作《躺在黑暗中》一问世就获得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大奖。1967年的《奈特·特纳的自白》为其赢得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1979年出版的《苏菲的选择》成为美国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为斯泰隆摘得了198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并入选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出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其小说惯于将死亡与性,残酷与激情融为一体。另著有《漫长的行程》《纵火焚屋》《静静的灰尘》和《看得见的黑暗》等。
|
內容試閱:
|
那晚稍后,天空布满了星辰,太平洋的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使人有些微寒意。我一个人站在沙滩上。那里阒静无声,除了闪亮的星星,天空一片漆黑;城里的灯光照映出奇怪的尖塔——那哥特式的屋顶,巴洛克式的高塔。这些塔中最高的一个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绳索从尖端垂下,看起来像只大蜘蛛,那是跳伞的地方。就在这个令人晕眩的最高栏杆上,我曾听见苏菲发出愉悦的笑声,和内森一起往地面坠落——那是初夏的事,现在却好像已隔了亿万年。
直到这个时候,我的泪水终于涌出——不是喝醉酒后激动的眼泪,而是自从我在华盛顿上了火车后就一直忍住的泪,积存到现在,再也无法抑制,像温暖的小河一般,流泻到我的手上。当然,若不是思及昔日的苏菲和内森,这些眼泪不会决堤而出,过去几个月来鞭挞着我的心的愤怒和哀伤随之发泄:苏菲和内森,是的,还有杰恩和伊娃——和她那只独眼的玩具熊——还有爱迪·费勒,博比·韦德,拯救我的小黑奴阿提斯特,梅丽·韩特,南特·杜纳,以及玫妲——她不过是这世上英勇而遭受凌辱、荼毒的千万青年之一。我不为六百万犹太人或两百万波兰人或一百万塞尔维亚人或五百万俄国人哭泣——我还没准备好为全人类哭泣——但是,我为那些直接间接与我变得亲近的人而哭,我流着泪走过空无一人的沙滩;然后眼泪流干了,我弯身在沙滩上跪下,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突然感到无比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