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发现侨乡:广东侨乡文化调查之三

書城自編碼: 25947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莫高义,张东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101507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3/21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編輯推薦:
广东是著名侨乡,涉侨报道、展现侨乡风貌是广东对外传播的重要一环。
坚决杜绝闭门造车的陈旧写作套路,坚持田野调查,新闻追访,深入侨乡,追溯历史,走近现实。
侨乡主题鲜明,文字生动活泼,可读性强。
內容簡介:
《发现侨乡:广东侨乡文化调查之三》是《南方日报》海外版部分与侨乡调查和侨乡文化相关的精品文章的结集。作者们坚持田野调查和新闻追访,长时间深入侨乡进行深度挖掘和跟踪,既追溯历史,还原真相,也走近现实,触摸当今的侨乡侨情,是向海外读者报道广东新闻、展现广东侨乡风貌的重要媒介。《发现侨乡:广东侨乡文化调查》先前已出版之一、之二,本次继续推出之三。
關於作者:
莫高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
张东明,南方日报社社长。
目錄
第一部分 侨史沧桑
第一章客家人曾执马国矿业牛耳
第二章96岁潮籍机工细述抗战往事
第三章珍贵老照片展现百年侨缘
第四章大马华文教育经历劫难多元发展
第五章基立村百年变迁见证传教历程
第六章辛亥革命史迹保护面临困境
第二部分 侨商汇智
第一章潮商全球拓展“三国鼎立”
第二章英、美、加、法、澳的莞商回粤“认宗”
第三章十三行印证辉煌中外通商史
第四章广东全球汇智 为海外华人搭台
第五章深圳“海归经济”独领风骚
第六章粤四大侨乡架设侨博馆网
第七章侨团助粤趋多样化
第三部分 侨亲传承
第一章许地许氏后人欲建家族博物馆
第二章皇裔祠堂重开 后人齐聚香火盛
第三章台山侨乡多才俊 名闻遐迩博士村
第四章三水陈氏邀全球族人省亲
第五章华裔“寻根”夏令营文化受热捧
第六章全球500名朱熹后裔台山叙族情
第四部分 侨界名家
第一章珍贵文物还原南洋首富张弼士传奇
第二章晚晴归侨伍廷芳保护华工利益
第三章新兴华侨巨贾张珠将发电机引进家乡
第四章南粤归侨名作家辈出
第五章松口走出南洋中药巨子
第六章海外唯一华人皇帝郑信出自汕头澄海
內容試閱
96岁潮籍机工细述抗战往事
一百多年来,南洋侨胞一直是岭南乃至中国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曲洪亮的伴奏,广东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侨乡,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有3000万人之多,丈量海外华人足迹,无一不与祖籍国相呼相扣。
2013年4月27日至5月4日,笔者与广东省侨办调研团深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多角度、近距离进行接触、收集、观察,尽可能深入地与经历、见证过和正在历、研究海外华人历史嬗变的人士交流,获得了大量丰富的事实细节和独具特色的人物样本。
1939年,马来西亚砂越洲,离首府古晋半小时车程的石隆门县新尧湾老街上,许海星意气风发,用相机拍下最后一张照片,随后登上老街转角“右手港”码头的轮船去往新加坡,再转往昆明参加抗日。
与许海星一样舍弃安逸生活共赴国难的南洋青年共有3193名,至1942年复员时,1000多人永远地将身躯留在了中国,剩下的也都鸠形鹄面,他们中仅有约1000人回到侨居地,1000人留在中国。
在砂越,当年赶赴前线的百余名青年,如今只剩许海星、李亚留、冯增标3位近百岁老人,年龄不超过70岁的都不知道他们曾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光荣名头——南侨机工。
经过多年努力,大陆对国内南侨机工及其遗孀已有抚恤政策,而在海外的南侨机工却几乎被湮没在时间洪流中。记者获得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仍健在的南侨机工共15人,其中4人在马来西亚,1人在加拿大,10人在中国大陆。
94岁李亚留:滇缅公路冒死独行,躲过炸弹,识破间谍
在砂越最西边的古晋省伦乐县伦乐镇里,人们常常可以见到李亚留骑着自行车,到3公里外看看女儿,再骑到镇上找老友喝咖啡。怎么也想不到,74年前,血气方刚的李亚留有整整6年时间日夜开着大卡车,奔走在滇缅公路最危险的路上。
出生于1919年的李亚留是从古晋出发的第一批3位华侨机工之一。1939年,在得知危难之中的中国急需大量机工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正式投入中国抗日运输军火服务之前,李亚留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训练,结束后即刻投向中国抗日战场。他和一同从古晋出发的两个伙伴加入机工大队,先坐船到越南西贡,后从河内前往中国昆明。
山高谷深,抢修出来的滇缅公路十曲八弯,李亚留曾亲眼看到队友的车滚下悬崖。那些日子里,他常常独自出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和路程,只是拼命往前赶,直到天黑看不清路才歇息。有时夜里会有狼群围住汽车,他只能启动汽车,用车灯和马达声吓跑狼群。
“有时候在山路上汽车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就跟自己说,大不了留下来当山大王。”当时的情节李亚留仍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年轻,不觉得累。
但危险如影随形。云南多山、多云又多雨,飞机要轰炸目标并非易事,当时有一些汉奸在滇缅公路搜集情报,给日军标识轰炸目标。李亚留还记得,受训期间教官特意交代要注意路上可能有日本女间谍。
李亚留就曾遇到过间谍。有一次,他停车休整,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到车子旁来讨吃的。他觉得有点奇怪,不动声色地把此人带到宪兵部。结果,这个人果然是日本间谍。
在枪林弹雨中执行任务的李亚留还有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1941年元旦,李亚留与3名队友正准备吃饭,突然传来日本战机轰炸的声音,不一会儿,炸弹“轰隆”一声在身边爆炸。“幸亏我们几个都没事!”每次说起这段经历,李亚留仍觉得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滇缅公路上的咽喉工程功果桥和惠通桥多次遭遇日军轰炸,又多次被南侨机工修复,这其中,李亚留功不可没。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功果桥又被炸断,李亚留向队长建议用空汽油桶做浮桥,确保抗战物资运输道路保持畅通。那次连日军也觉得奇怪,还专门派间谍前来侦察。
伦乐人的母亲河加央河从李亚留家门前流过,通往中国南海。这是古晋唯一通海之地,百年前古晋的先侨在这里望海思乡。这天,听说中国的记者来访,满头白发的李亚留一早骑车到女儿的油站等候。他的身形健朗、利落。
1945年,李亚留自印度取道新加坡回到古晋。此后,他先在船运公司工作,再在古晋市驾驶小型巴士载客。后来,在古晋至伦乐的道路开通之前一直经营船运生意。目前,这位从历史中走来的老人定居在加汀山下,育有三男一女,平时到处串门,自得其趣。
我们问起老人当时为什么会果断回国抗日,李亚留不假思索地回答,帮助祖国抗日就是唯一的理由。“抗战结束后,我的上司要我继续留在军队,我不愿意参与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战里,所以坚决地回马来西亚了。”
他回来后,对自己在滇缅公路上“战斗”的日子闭口不提。“一开始是因为担心当局敏感,我们不能说,后来则是孩子们也不了解。”李亚留如是说。直到晚年之后,慢慢有当地的学者来搜集资料,李亚留的家人才逐渐知道了情况:来我们的阿公曾经是英雄。
97岁许海星:细说抗战运输故事一滴汽油,一滴血
居住在马来西亚砂越州古晋郊区的华裔许海星就是个奇迹!
这位祖籍潮安的老人一见我们就说:“我过3个月就97岁了,可还会跑会走,脑子像电脑一样。你问我70年前去过哪里,当地有什么特产,街道是什么样子,我可都记得。”
果然,接受采访的3个小时中,他从战火中运送物资的经历到因战争而夭折的爱情,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坦言,如今虽有不少人听说他曾参与中国抗战的事迹,但对“华侨机工”的事情并不了解。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和新闻界渐渐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特别是这次广东省侨办调研团专程赴古晋访问他,令他尤其振奋。
“我年轻时十分靓仔哩,又会摄影、开车和修车,还能讲普通话以及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英语和马来话。”墙上挂着他年轻时的相片,许海星所言非虚:当时的他,英武帅气不亚于当今的明星。
1939年7月,22岁的他响应侨领的号召,放弃在机器厂的工作,报名参加华侨机工队。
许海星记得,当时古晋就有70多人报名,他们先到新加坡集合,码头上华侨们前来欢送,鞭炮齐鸣。
当上砂越队副队长的许海星随队从新加坡抵达缅甸,再进入中国。云南畹町成了他踏上中国抗战征途的起点。
许海星说,全队63人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队员是挑选出来的,先就拥有驾驶和修车技术,因此没有像许多南侨机工那样在昆明训练。正因为如此,许多南侨机工的档案中都没有这支队伍的记载。
他们的任务是将外国援助中国的物资运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许海星当年拍摄的一张照片里,2000辆美国道奇卡车齐刷刷地排列着,颇为壮观。他曾经开着这些新车运着汽油和武器装备,送到昆明、贵阳、重庆、湖南、广西镇南关以及广东粤北。一个车队通常有四五十辆车,如果没有敌军飞机轰炸,他们就24小时不停地赶路。
战火中的生活是艰苦的,常常要在车上甚至开始从林里过夜,甚至自己抓鱼吃。许海星说:“我们队中过去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也有富裕人家出身的,但都自愿去捱这个苦。车队常常要经过陡峭的山路,记得贵州有一段路有72个弯。在那样的路段,载重的车很容易滑下深渊,机工就发明了三角木条,一程程地来顶住轮胎。我不记得运送过多少批,只记得再艰辛也会全部到达目的地。运送中国飞机所需的汽油,可以说是一滴汽油一滴血。”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41年年底的长沙会战期间,他在湖南衡阳火车站等待新一批汽车送到,这一等就是3天。其间日军飞机多次轰炸,他就躲到墓地里去。“敌机炸弹喷得我一头黄土,连嘴里也是。”说到这,老人开心地笑了。
1945年8月15日,许海星在广西柳州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时,他们这个队已经七零八落,有的失散了,有的留在了当地,最后只有几个人回到南洋。而他还是在父亲寄来300元后,才得以辗转回到古晋,带回700多张珍贵相片。直到几年前,云南博物馆向他征集了这些相片。
经历过枪林弹雨后,他做起走村串镇的小生意,并与一位土著姑娘结婚,有了8个孩子。1960年至1963年期间,他还曾出任当地县议会的议员。
“我后来要养那么一大家人,不寻常的过去只能藏在心底。当我不懂华语的妻子去世时,我把她葬到华人义山(即坟墓),给了她一个中国人的姓——林,表达我对她的敬意。”
老人如今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回到中国看一看。他兴致勃勃地说:“我去过的大城小镇,连哪条街有什么铺子都藏在脑子里,我给你们带路吧。”他不知道,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如果他回来,一定会迷路。
采访结束后,他坚持要带我们去参观他1931年毕业的新尧湾中华公学学校,以及那条记载着华人在这里创业的百年老街。他指点着:“我懂摄影,这个角度的光线比较好,那个角度的景拍得最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