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李鸿章

書城自編碼: 25912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作者: 梁启超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134669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91/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5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

售價:NT$ 826.0
钱穆:国史新论
《 钱穆:国史新论 》

售價:NT$ 354.0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

售價:NT$ 302.0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售價:NT$ 411.0
元宴
《 元宴 》

售價:NT$ 978.0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售價:NT$ 1030.0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NT$ 562.0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NT$ 6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9
《 李鸿章传 》
+

NT$ 407
《 归属感: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 》
+

NT$ 330
《 来者不惧,去者不留:都市单身女人情感口述实录 》
+

NT$ 326
《 李鸿章传 (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从刀笔小吏到洋务领袖。权倾一时,是“精糊匠”还是“总设计师”? 重读晚清政坛二号首长,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最权威客观公正的个性点评本!) 》
+

NT$ 283
《 民国四大传记名著-李鸿章传 》
編輯推薦:
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
晚清名臣李鸿章毁誉参半的跌宕人生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梁公如椽巨笔书写第一书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內容簡介: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并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如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进行对比,结合李鸿章历聘欧美的全程记录,以及他的奏折文章,让读者看到一个集政治、军事、外交、文学于一身的李鸿章。
關於作者:
粱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后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他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其中以史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其作品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錄
序例
李鸿章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考察政治日记
 林乐知序
聘俄记
专使记略
俄轺记略
俄国庆典记略
〔附〕俄使报聘记略
 聘德记
德轺日记
德轺绪论
〔附〕和轺小志
〔附〕比轺小志
 聘法记
法轺日记
法轺杂论
 聘英记
英轺载笔上
英轺豫论
英轺载笔下
英轺伟论
英轺后论
 聘美记
美轺载笔
美轺附论
 〔附录〕
归轺新论
傅相游历各国日记卷下
中俄和约
附录 李鸿章文选
 奏折中的李鸿章
参翁同书片
筹议海防折
  日据台湾请筹办海军船械并遣使驻日及泰西各国以资联络而察敌情片
法越交涉事端重大遵旨妥筹全局折
覆奏海军统将折
据实陈奏军情折
上太后遗疏
 李中堂之诗词文章
编后记
內容試閱
第二章 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
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
二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满洲人入主中夏之国,而又当混一已久,汉人权利渐初恢复之时代也。
论者动曰:李鸿章,近世中国之权臣也。吾未知论者所谓权臣,其界说若何。虽然,若以李鸿章比诸汉之霍光、曹操,明之张居正,与夫近世欧美日本所谓立宪君主国之大臣,则其权固有迥不相侔者。使鸿章而果为权臣也,以视古代中国权臣专擅威福,挟持人主,天下侧目,危及社稷,而鸿章乃匪躬蹇蹇,无所觊觎,斯亦可谓纯臣也矣。使鸿章而果为权臣也,以视近代各国权臣,风行雷厉,改革庶政,操纵如意,不避怨嫌,而鸿章乃委靡因循,畏首畏尾,无所成就,斯亦可谓庸臣也矣。虽然,李鸿章之所处,固有与彼等绝异者,试与读者然犀列炬,上下古今,而一论之。
中国为专制政体之国,天下所闻知也。虽然,其专制政体亦循进化之公理,以渐发达,至今代而始完满,故权臣之权,迄今而剥蚀几尽。溯夫春秋战国之间,鲁之三桓、晋之六卿、齐之陈田,为千古权臣之巨魁。其时纯然贵族政体,大臣之于国也,万取千焉,千取百焉。枝强伤干,势所必然矣。洎夫两汉,天下为一,中央集权之政体,既渐发生,而其基未固,故外戚之祸特甚。霍、邓、窦、梁之属,接踵而起,炙手可热。王氏因之以移汉祚,是犹带贵族政治之余波焉。苟非有阀阅者,则不敢觊觎大权。范晔《后汉书》论张奂、皇甫规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俯仰顾盼,则天命可移,而犹鞠躬狼狈,无有悔心,以是归功儒术之效,斯固然矣。然亦贵族柄权之风未衰,故非贵族者,不敢有异志也。斯为权臣之第一种类。及董卓以后,豪杰蜂起,曹操乘之以窃大位。以武功而为权臣者,自操始。此后,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陈霸先、高欢、宇文泰之徒,皆循斯轨。斯为权臣之第二种类。又如秦之商鞅,汉之霍光、诸葛亮,宋之王安石,明之张居正等,皆起于布衣,无所凭藉,而以才学结主知,委政受成,得行其志,与国听命,权倾一时,庶几有近世立宪国大臣之位置焉。此为权臣之第三种类。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此为权臣之第四种类。以上四者,中国数千年所称权臣,略尽于是矣。
要而论之,愈古代,则权臣愈多;愈近代,则权臣愈少。此其故何也?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画。孔子鉴周末贵族之极敝,思定一尊,以安天下,故于权门,疾之滋甚,立言垂教,三致意焉。汉兴,叔孙通、公孙弘之徒缘饰儒术,以立主威。汉武帝表六艺,黜百家,专弘此术,以化天下。天泽之辨益严,而世始知以权臣为诟病。尔后二千年来,以此义为国民教育之中心点,宋贤大扬其波,基础益定。凡缙绅上流,束身自好者,莫不兢兢焉。义理既入于人心,自能消其枭雄跋扈之气,束缚于名教以就围范。若汉之诸葛、唐之汾阳,及近世之曾、左以至李鸿章,皆受其赐者也。又历代君主,鉴兴亡之由,讲补救之术,其法日密一日,故贵族柄权之迹至汉末而殆绝。汉光武、宋艺祖之待功臣,优之厚秩,解其兵柄;汉高祖、明太祖之待功臣,摭其疑似,夷其家族,虽用法宽忍不同,而削权自固之道则一也。洎乎近世,天下一于郡县,采地断于世袭,内外彼此,互相牵制,而天子执长鞭以笞畜之。虽复侍中十年、开府千里,而一诏朝下,印绶夕解,束手受吏,无异匹夫。故居要津者,无所几幸,惟以持盈保泰守身全名相劝勉。岂必其性善于古人哉?亦势使然也。以此两因,故桀黠者有所顾忌,不敢肆其志,天下藉以少安焉。而束身自爱之徒,常有深渊薄冰之戒,不欲居嫌疑之地,虽有国家大事,明知其利当以身任者,亦不敢排群议逆上旨以当其冲。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者,满廷人士皆守此主义焉,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渐矣。
逮于本朝,又有特别之大原因一焉。本朝以东北一部落崛起龙飞,入主中夏,以数十万之客族,而驭数万万之主民,其不能无彼我之见,势使然也。自滇闽粤三藩以降将开府,成尾大不掉之形,竭全力以克之,而后威权始统于一。故二百年来,惟满员有权臣,而汉员无权臣。若鳌拜,若和珅,若肃顺、端华之徒,差足与前代权门比迹者,皆满人也。计历次军兴,除定鼎之始不俟论外,若平三藩,平准噶尔,平青海,平回部,平哈萨克布鲁特敖罕巴达克爱乌罕,平西藏廓尔喀,平大小金川,平苗,平白莲教、天理教,平喀什噶尔,出师十数,皆用旗营,以亲王贝勒或满大臣督军。若夫平时,内而枢府,外而封疆,汉人备员而已,于政事无有所问。如顺治康熙间之洪承畴、雍正乾隆间之张廷玉,虽位尊望重,然实一弄臣耳!自余百僚,更不足道。故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将帅间有一二则汉军旗人也)。及洪杨之发难也,赛尚阿、琦善皆以大学士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远征,迁延失机,令敌坐大。至是,始知旗兵之不可用,而委任汉人之机乃发于是矣。故金田一役,实满汉权力消长之最初关头也。及曾胡诸公起于湘鄂,为平江南之中坚,然犹命官文以大学士领钦差大臣。当时朝廷虽不得不倚重汉人,然岂能遽推心于汉人哉?曾胡以全力交欢官文,每有军议奏事,必推为首署。遇事归功,报捷之疏,待官乃发。其撝谦固可敬,其苦心亦可怜矣。试一读《曾文正集》,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吾故曰:李鸿章之地位比诸汉之霍光、曹操,明之张居正,与夫近世欧洲日本所谓立宪君主国之大臣,有迥不相侔者,势使然也。
且论李鸿章之地位,更不可不明中国之官制。李鸿章历任之官,则大学士也,北洋大臣也,总理衙门大臣也,商务大臣也,江苏巡抚也,湖广、两江、两广、直隶总督也。自表面上观之,亦可谓位极人臣矣。虽然本朝自雍正以来,政府之实权,在军机大臣(自同治以后督抚之权虽日盛,然亦存乎其人不可一例),故一国政治上之功罪,军机大臣当负其责任之大半。虽李鸿章之为督抚,与寻常之督抚不同,至若举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则李固有不任受者矣。试举同治中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
第一,文祥、沈桂芬时代 同治初年
第二,李鸿藻、翁同龢时代 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
第三,孙毓汶、徐用仪时代 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
第四,李鸿藻、翁同龢时代 光绪廿一年至光绪廿四年
第五,刚毅、荣禄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
按:观此表,亦可见满汉权力消长之一斑。自发捻以前,汉人无真执政者,文文忠汲引沈文定,实为汉人掌政权之嚆矢。其后李文正、翁师傅、孙徐两尚书继之。虽其人之贤否不必论,要之同治以后,不特封疆大吏,汉人居其强半,即枢府之地,实力亦骤增焉。自戊戌八月以后,形势又一变矣。此中消息,言之甚长。以不关此书本旨,不具论。
由此观之,则李鸿章数十年来共事之人可知矣。虽其人贤否、才不才,未便细论,然要之皆非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主义者也。李鸿章所诉于俾斯麦之言,其谓是耶!其谓是耶!而况乎军机大臣之所仰承风旨者,又别有在也。此吾之所以为李鸿章悲也。抑吾之此论,非有意袒李鸿章而为之解脱也。即使李鸿章果有实权,尽行其志,吾知其所成就亦决无以远过于今日。何也?以鸿章固无学识之人也。且使李鸿章而真为豪杰,则凭藉彼所固有之地位,亦安在不能继长增高,广植势力,以期实行其政策于天下。彼格兰斯顿、俾斯麦亦岂无阻力之当其前者哉?是固不得为李鸿章作辩护人也。虽然,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鉞,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此吾于李鸿章之地位所以不得龂龂置辩也。若其功罪及其人物如何,请于末简纵论之。
第三章 英雄时势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
李鸿章,子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五日。幼受学于寻常塾师,治帖括业。年二十五,成进士。入翰林,时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也。
李鸿章之初生也,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已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肆志于东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加以瓦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彝士河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飓,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盖自李鸿章有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始有关系之时代,亦为中国与世界交涉最艰之时代。
翻观国内之情实,则自乾隆以后,盛极而衰,民力凋敝,官吏骄横,海内日以多事。乾隆六十年,遂有湖南、贵州红苗之变。嘉庆元年,白莲教起,蔓延及于五省,前后九年(嘉庆九年),耗军费二万万两,乃仅平之。同时海寇蔡牵等,窟穴安南,侵扰两广闽浙,诸地大遭蹂躏,至嘉庆十五年,仅获戡定。而天理教李文成、林清等旋起,震扰山东、直隶,陕西亦有箱贼之警。道光间,又有回部张格尔之乱,边境骚动,官军大举征伐,亘七年仅乃底定。盖当嘉道之间,国力之疲弊,民心之蠢动已甚,而举朝醉生梦死之徒,犹复文恬武熙,太平歌舞。水深火热,无所告诉,有识者固稍忧之矣。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睹古今已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如是。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者,乃始磨刀霍霍,以待日月之至矣。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而又易姓受命,视为故常,败则为寇,成则为王。汉高明太皆起无赖,今日盗贼,明日神圣,惟强是崇,他靡所云。以此习俗,以此人心,故历代揭竿草泽之事,不绝于史简。其间有承平百数十年者,不过经前次祸乱屠戮以后,人心厌乱,又户口顿少,谋生较易,或君相御下有术,以小恩小惠徼结民望,弥缝补苴,聊安一时而已。实则全国扰乱之种子,无时间绝,稍有罅隙,即复承起。故数千年之史传,实以脓血充塞,以肝脑涂附,此无可为讳者也。本朝既龙兴关外,入主中华,以我国民自尊自大蔑视他族之心,自不能无所芥蒂。故自明亡之后,其遗民即有结为秘密党会,以图恢复者,二百余年不绝,蔓延于十八行省,所在皆是。前此虽屡有所煽动,而英主继踵,无所得逞,郁积既久,必有所发。及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著,而秕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雰雾以立新猷;桀黠者,欲乘利便以觊非分。此殆所谓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
鸿章初以优贡客京师,以文学受知于曾国藩,因师事焉。日夕过从,讲求义理经世之学,毕生所养,实基于是。及入翰林,未三年,而金田之乱起,洪秀全以一匹夫揭竿西粤,仅二年余,遂乃蹂躏全国之半,东南名城相继陷落,土崩瓦解,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时鸿章在安徽原籍,赞巡抚福济及吕贤基军事。时庐州已陷,敌兵分据近地,为掎角之势。福济欲复庐州,不能得志。鸿章乃建议先取含山、巢县以绝敌援,福济即授以兵,遂克二县。于是,鸿章知兵之名始著。时咸丰四年十二月也。
当洪秀全之陷武昌也,曾国藩以礼部侍郎丁忧在籍,奉旨帮办团练,慨然以练劲旅靖大难为己任。于是湘军起。湘军者,淮军之母也。是时八旗绿营旧兵,皆窳惰废弛,怯懦阘冗,无所可用;其将校皆庸劣无能,暗弱失职。国藩深察大局,知非扫除而更张之,必不奏效,故延揽人才,统筹全局,坚忍刻苦,百折不挠。恢复之机,实始于是。
秀全既据金陵,骄汰渐生,内相残杀,腐败已甚。使当时官军得人,以实力捣之,大难之平,指顾间事耳。无如官军之骄汰腐败,更甚于敌。咸丰六年,向荣之金陵大营一溃。十年,和春、张国梁之金陵大营再溃。驯至江浙相继沦陷,敌氛更甚于初年。加以七年丁未以来,与英国开衅,当张国梁、和春阵亡之时,即英法联军入北京烧圆明园之日。天时人事,交侵洊逼,盖至是而祖宗十传之祚,不绝者如线矣。
曾国藩虽治兵十年,然所任者仅上游之事,固由国藩深算慎重,不求急效,取踏实地步节节进取之策;亦由朝廷委任不专,事权不一,未能尽行其志也。故以客军转战两湖江皖等省,其间为地方大吏掣肘失机者,不一而足,是以功久无成。及金陵大营之再溃,朝廷知舍湘军外,无可倚重。十年四月,乃以国藩署两江总督,旋实授,并授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于是兵饷之权,始归于一,乃得与左李诸贤,合力以图苏皖江浙,大局始有转机。
李鸿章之在福济幕也,福尝疏荐道员。郑魁士沮之,遂不得授。当时谣琢纷纭,谤讟屡起,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后虽授福建延邵建遗缺道,而拥虚名,无官守。及咸丰八年,曾国藩移师建昌,鸿章来谒,遂留幕中。九年五月,国藩派调湘军之在抚州者,旧部四营、新募五营,使弟国荃统领之,赴景德镇助剿,而以鸿章同往参赞。江西肃清后,复随曾国藩大营两年有奇。十年,国藩督两江,议兴淮阳水师,请补鸿章江北司道,未行复荐两淮运使,疏至,文宗北行,不之省。是时,鸿章年三十八,怀才郁抑,抚髀蹉跎者既已半生,自以为数奇,不复言禄矣。呜呼!此天之所以厄李鸿章欤?抑天之所以厚李鸿章欤?彼其偃蹇颠沛十余年,所以练其气,老其才,以为他日担当大事之用。而随赞曾军数年中,又鸿章最得力之实验学校,而终身受其用者也。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