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內容簡介: |
《民族志电影》一书的文章选自199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英国皇家人类学协会”第二届国际民族志电影节会议论文。《云南高校学术文库:民族志电影》考察了人类学者为什么不把相机作为研究工具、不把电影作为传播民族志知识的方式的原因。它提出在人类学学科中,影像和文字分处于不同的逻辑层次,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尽管文字可以包含电影产生的影像,但影像却包含不了文字。作者进一步表明,如果影像产生的是行为方式的记录,那么视觉对于书面模式而言是“浅描”,如果产生的是对意义的说明,那么视觉对书面模式而言则是“深描”。
|
關於作者: |
彼特·伊恩·克劳福德,视觉和社会人类学家、电影制片人、发展顾问和丹麦Intervention出版社的出版商。他曾在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影视人类学,后来担任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的影视人类学教授。
大卫·特顿,曼彻斯特大学影视人类学名誉研究员,他拍摄了大量关于Mursi人的影片,曾担任格拉那达电视台制作的知名系列片《正在消失的世界》的人类学顾问。
高辉,就职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国际合作部。曾参与翻译《影视人类学原理》一书,翻译过云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人类学系列片《最后的马帮》,云南电视台拍摄的《拉木鼓的故事》《学生村》和《搬迁》等人类学系列片。
郝跃骏,云南电视台高级记者、中国影视人类学协会常务理事。创办过“经典人文地理”栏目,是中国不多的从事“跨学科”研究和影像记录的学者和纪录片导演,其处女作纪录片《生的狂欢》是中国第二代“少数民族科学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之作。
|
目錄:
|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权威、表述和人类学知识
引言
1.人类学视野:关于视觉与文本权威的记录
2.视觉窥探的词语空间
3.可采纳的证据?人类学中的电影
4.作为话语的电影:人类学现实的虚构
第二部分 影像、观众与美学
引言
5.风格的共性
6.模糊的美学
7.哪些电影是民族志电影?
8.谁构建了人类学知识?
——论民族志电影观众理论
第三部分 政治、伦理与本土意象
引言
9.人类学的通透性:电影、表述和政治
10.视觉帝国主义与偏见输出:民族志电影探索
11.民族志电影制作的伦理准则
12.神话、种族主义和机会主义:桑族人的电影与电视描写
13.通过本土意象描写文化:一个生动的故事
14.他者的表述: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记录
第四部分 电视与新技术
引言
15.广播人类学
16.电视叙述与民族志电影
17.电视中的人类学:下一个是什么?
18.民族志中的超媒体
19.视频光盘在影视人类学中的潜能:一些例子
关于作者
|
內容試閱:
|
《云南高校学术文库:民族志电影》:
用拉肯的话来说,人类的意义不断再生出异化和欲望,如用语言表达的陈述通过否定性,即通过排除留在他者领域中的其他选择来获得含义。潜意识也通过不断的开放与封闭表明文化话语的代码和标记(“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这种观点为分析把“原始人”作为交叉文化标记的西方描写和潜意识的愿望提供了一把钥匙。塞德(1979)、托德罗夫(1984)和库帕尔(1988)认为,通过否定种族和文化同一性以构建(相反地)“自我”的同一,“原始人”已在文化上构建为“他者”。在整个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中,这些关于差异性的表述一直被赋予“原始人”既“原始存在”又“缺乏文明”的双重的、拜物的形象(怀特1978;杰姆逊)。更确切地说,我们可在民族志电影的比喻中和学生对“原始人”的先入之见中观察到这些含义的形式,这一点我将在下面进行论述。同样,学生潜意识的预示行为(如做梦)似乎再现了关于“他者”的双重表述。
观看电影时,我们还发现主题语言的不断分裂:电影“主题”(即现实观众持有的见解)由于潜意识的话语习惯的作用而成为一种“不断缺失和随着影像变换”的统一体(海斯1981,P88)。然而,由于存在各种话语情况,观众在共同意识层次仍被屡次并人或缝合进文本。最初概念为“伪识别”或“虚构与象征的接合点”(拉肯1977;米勒1977)的缝合概念,已经以类似于艾塞尔的“填充”模式的方式广泛地运用于电影理论。在微观层次,典型的缝合途径是镜头/反向镜头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戴耶1976;奥达特1977),一个镜头所缺失的区域由反向镜头的“存在”来填补,以及视点剪辑,即凝视人物/被凝视形象/凝视人物(罗森曼1976)。在更加宏观的层次,海斯(1981)把缝合看作一种需要“连接”主体/观众和文本话语系列(没有缝合就没有话语)更广途径的“多重功能”,并提议关注文本叙事层次:“叙述连接了象征与虚构、过程与反映……观众处于叙述关系的主体位置,构成于他们的反射中。”(1981,P22)通过把主体缝合进叙述,电影话语对观众提出质询——通过认同和识别——并强迫他们认同其思想方式。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学生/观众“被限制于”民族志电影文本性的各种方式。一个根本的缝合途径是观众对摄影机的“标准化”凝视(福科特1977)、对编辑视角及其关于“原始他者”的科学叙述的文化认同。比起关于西方文化(“我们”)的影片,关于“他者”的交叉文化表述显得更加强烈,它能够促使对文本话语性本身的大量认同,以及由此对更有力的思想意识质询形式的认同。如全敏合提到的:“与‘我们’就餐的特权……意味着既抬高又贬低身份。这迫使‘他们’通过分离‘我们’的话语来参与对它自身的降低和对其差异性的占用。可喜的是,见证人的存在有利于使这些话语合法化,允许它在必要时模仿事实”(1987,P67)。假使这一文化缝合成立,那么学生则会强烈地认同具窥视性的摄影机的监视功能,并受到其对“原始人”进行区别、分类、限制、奖赏或惩罚策略强有力地质询——这在他们对传统和严格意义上的观察民族志电影的反应中最为明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