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
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
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關於作者: |
1965年出生于福建霞浦县
1985年出家于江苏常熟兴福寺,剃度恩师为悉明上人
1986—1988年就学于南京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1988年受戒于广东韶关南华寺,授戒恩师为本焕长老
1988—1992年就学于北京中国佛学院
1992—1996年就学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学佛学与巴利语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期间,依止于科伦坡圣法塔寺,依止恩师为维普拉沙拿长老
1996年嗣法圆瑛大师的入室弟子明旸长老,为中国汉传佛教临济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脉传人之一
1998年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0年任霞浦留云寺住持;任福建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作为中国大陆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护送团成员,护送陕西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地区供奉瞻礼
2003年任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中国佛牙舍利赴泰供奉护送团成员,护送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瞻礼
2004年任福州开元寺方丈
2005年作为中国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恭迎团成员,赴韩国恭迎在韩供奉的中国佛指舍利圆满回归
2006年参加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
2007年发起、策划、组织“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祈福大法会”系列活动;创办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
2008年兼任泰宁庆云寺住持
2009年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当选为全国政协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应美国洛杉矶十二家寺院联合邀请,赴美国做系列禅学讲座
2012年参加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于斯里兰卡总统府获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总统亲自颁发的斯里兰卡总统佛教贡献奖;应中国国务院侨办之邀,作为“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主讲人,主讲“中国禅”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
2013年应邀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论坛上发表题为“人间佛教、南北交融、东西对话——论全球佛教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机遇”的演讲
2014年应邀参加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创办福州开元志业文教慈善基金会并当选理事长
2015年于泰国曼谷获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届世界佛教领袖贡献奖;于美国洛杉矶创办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于泰国曼谷创办大乘佛教研究中心
出版专著:
禅思录:《如何安心》、《如何淡定》、《如何放下》、《如何自在》、《如何解脱》;行脚记:《孤僧万里行》、《踏破芒鞋》、《莲开一路》;论文集:《佛教的基本观点》;译著(中译英):《佛陀和他的十大弟子》
|
目錄:
|
一、珍惜生命中的贵人
二、生生死死为哪般
三、工厂是道场工作是修行
四、欣赏残缺之美
五、悟时自度
六、人生四季怎么过
七、诗人永不死
八、起点与终点
九、平淡与平凡
十、息灭妄念的三绝招
十一、禅的动脉
十二、生命的前沿与后方
十三、“包容”二字重千斤
十四、禅忍
十五、随缘自在与知足常乐
十六、要让梦想快乐飞翔
十七、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因缘
十八、我的宗派观
十九、公私分明
二十、惜福积福
二十一、为僧当为释弘一
二十二、道未远离
二十三、佛陀的改革
二十四、回不去了
二十五、还回那香与果
二十六、蒲甘的千寺万塔
二十七、佛教是东方文明的特质
二十八、青海塔尔寺的台阶与门槛
二十九、信仰者的墓志铭
三十、慧能禅师的创新
三十一、教育与惩罚
三十二、佛教的养生之道
三十三、三界无怙唯戒可恃
三十四、回头是岸
三十五、修身贵慎独
三十六、以小博大
三十七、觉知内心
三十八、参破爱憎妄情
三十九、禅净好双修
四十、心灵的拯救
四十一、微笑千年
四十二、谁在轮回
四十三、挑开死亡的面罩
四十四、禅悟病苦
四十五、唤醒心灵的主人
四十六、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四十七、人生的两点一线
四十八、佛陀的启示
四十九、21世纪心灵运动
五十、修行就是休闲
|
內容試閱:
|
生生死死为哪般
有人幽了保安一默,说他是世界上最认真最勤奋的哲学家。因为,每天,他离不开的问题就是:哪来?去哪?是谁?找谁?干吗?为啥?
这些问题,对保安而言,看似幽默,实则不然。即使针对包括保安在内的所有人来说,也都是个严肃的话题。
大家知道,人的一期生命,是很短暂的。在古代,七十古来稀。即便今天,相对而言,也延不了多长的寿。因为,生老病死的本质,已决定了这点。为此,佛陀说,生死之长,只在呼吸之瞬。
人生是个舞台,人生是场梦,圣者与凡夫多这么说。短暂的生命,在这舞台与梦中,无论表演得多么精彩,无论梦得多么缤纷,那也都只是电光萤火,一闪即过,水月镜花,不可捉摸。
有时,夜深人静,一袭长衫,一蒲团,一本《坛经》,一炷香。我想,既然生死之长都只是呼吸之瞬,那么,爱恨之长,岂不只是日夜之瞬;权谋之长,岂不只是哭笑之瞬;古今之长,岂不只是一梦之瞬。尽管,荣枯,还有一季之长;历史与现实,还有一书之厚。
既然,生命,是一瞬的生命,人生,是一瞬的人生,那么,我们确实理应想想、问问:我是谁?谁是我?从哪来?到哪去?生死为哪般?否则,一瞬之过,便错失了天机,可能就是一生,甚至多生,乃至多少劫的悔恨。
《坛经》告诉我们,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说,凡圣之别,只在一念之瞬。我们,生生死死为哪般?为什么活?为什么死?生之目的是什么?死之目的是什么?
我坚信,性善论,佛性本具论,是符合人的实际的。基于此,人的生死目的,就是为了趋于至善。为何活?为何死?眼耳鼻舌身意应为何而活动?答案是——为了趋于至善。至善,不是过程,不是方便,就是目的,就是本身。
佛教讲因果报应。我常想,什么是最好的因果报应,那就是成了个善人,做着善事,有着善念。都已有着善念做着善事成了善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其他可求的?
中国古人早就强调:止于至善。这是很有见地的。止于至善,那么,世界的本源,便会得到彰显,真的纯的美的,便会得到展现。因为,它们之间,是日与光、水与波的关系。因为止于至善,假的染的丑的,便无处可遁,从而灭于无形。
我总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
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
佛教认为,心为工画师,心为主使。而心由性生,性为本源,此性即善,那么,心就具有善性,无论由何因缘而生。为此,我们启发善念,践行善法,就是修炼洁净此心的过程。这心,无始以来,染污上了太多的贪嗔痴慢疑等无明烦恼,就如明镜蒙尘了。由此,亦可知,善本无所修,善因本具,修的是心,如逐光至日,息波现水。
有人说,人生的目的,是为了快乐、幸福,这一点都没错。因为,快乐、幸福,源自修心的过程,是修心产生的一种禅悦,是趋向至善的一种自然散发力:亦可谓之正能量。心趣丑恶,至善隐没,快乐与幸福,便无法孕成。
宗教人士多关注且追求一种境界:圆满。什么是圆满?就是修心达于至善,见性回归至善。居于至善,便是至圣。至善之境,回归光明,便是成佛作祖。修学佛法,除了为了至善的目的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
禅悟病苦
佛教的特质是禅。
禅讲究戒定慧,强调知行合一。
人生之中,许多事情,不亲身经历是不会真正理解的,就如病苦。
佛陀早就说过,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就是其中之要者。曾经,年轻时,对这些,感受不深;而今,人到中年,老态毕现,病况袭来,才真正从心底处,对佛陀有关苦之教言五体投地,合掌礼敬,点头称是。
近年,也许忙于基建,疏于实修,与往年相较,心虽为一,却似乎身已为异,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年初,数位远方的同修相见,一致惊诧本人的清瘦,说不同从前。我也不知是否如此。想我,一位僧人,既不无故照镜全身,也不无故去称重量,岂知自己是胖了或瘦了。本来,胖瘦有何所谓,无非就是一具臭皮囊而已。而同修竟对此非常认真,建议我去医院查一查,说完就替我联系,态度坚决,没得商量。他说,查一下,他人放心,自己放下;不查,拖累他人,拖累自己。照他的说法与较劲的样子,我似乎已是绝对的病患,还患得不轻。
我这一生,自认为非常珍惜善缘,珍惜别人的好意,这是我为人的不二准则。我可以负自己,但不能负同修的慈悲之心。在他的帮忙下,近期,我到了某个医院。我想,既来之,则安之,既查之,就查得彻底点。
我这人生,真的感恩佛陀的加被、佛法之佑护,四十多年来,极少为了自己与医院打交道。因为,极少患病。有时头晕额热,咳嗽鼻塞之类,几壶热水,一碗热面条,一个热水澡,多就解决了;再不,盘腿止静,禅观数番,以致有时汗如雨下,所患之病,也不知好了未好,往往不了了之。也因为,打交道少,一到医院,加上当事人是自己,便手足无措,既不知如何办手续,又情不自禁地生起不安,甚至可谓有些微微恐惧。这让我想起祖师的教诲,平时不用真功夫,遇到事时自己是把握不了自己的,生如此,老如此,病如此,死如此。此番,我只是前往检查身体,但进入医院,一看到其他病人,一观到医疗器械,便心生不安,甚至恐惧,可见,平时用功得不够,实修不深。
不知是否同修打了招呼,医务人员皆非常热心和热情。但我宁愿相信,同修即使不打招呼,他们也会这样!因为,他们是白衣天使,象征着慈悲、博爱、解除苦痛、拯救生命!当医生问我有无病历与医保时,我的回答都是:没有。医保,刚刚办好,还未生效。他们很感叹地说:你是方丈,怎么这些还没有呀!不应该。我笑笑。为什么不应该?其实,在中国,没有病历卡与医保的人,多了。我算非常幸运了,可以到这大医院住院检查,还俨然享受着贵宾的待遇。
检查前期的工作,既具体又精细。填表、签字、交费、手臂上套个个人资料圈圈,接受医生的询问。然后,安排房间,交待注意事项,尤其是签字,我签之外,还要我家属签。我哪有家属?亲属又不在这里。没办法,只能同修代签。完成这些程序后,我不得不相信自己有病了。进院前,我还不相信自己有病的。也因此,我有点不开心起来。怎么会呢?我怎么会需要与医院打交道呢?但人生已经这样!我们无主,我们无法自由选择,我们没有自由意志,更不能掌控身体。我们总认为,会永远青春,会永远健康,但不是,青春会悄然离你而去,健康也会悄然离你而去,它等不屑提前告诉你,也不告诉你原因,只让你看到结果!然后,让没有定力与智力的我们因此而沮丧不堪。
到了房间,医生护士围来一群,他们都笑眯眯的,说少有这类病患,还听说是个有名气的法师,好奇地问这问那,有有关我的,有有关他们的,还非请我与他们合影不可。末了,医生认真地提出要求,要我换下僧装,着上医院的统一病号服。这样,既便于医院管理,也便于检查,便于他们工作。到今,我也没明白这其中的具体原因。我没吭声,没说是也没说不,但到检查前,我照做了,可是,总是穿得很别扭。这也让我明白,角色,是虚幻的,就如此时,我不再是个法师,只是个病人而已。这也警醒我们,别拿自己的地位、权力、名气、金钱太当回事,一不小心,转换角色,便什么也不是,还是平常心为好。
是啊!人生来就是个病患,否则,我们不会从一出生时的稚嫩婴儿变成老朽时的沉寂尸体。我们之一生,就是在不息地腐烂之过程。我们寻求无病的人生,那这人生,只是个梦幻。否则,《金刚经》就无须这么说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医院是有食堂的,但没有特做的素食。我的到来,给医院添了麻烦。但让我感动的是,医院专门为我定做了素食。这看似简单,我知,其实不易。这是个大医院,病人多,医务人员也多,每人各有工作,虽是一点素食,却要协调沟通几个部门。当我每次吃上这些热腾腾的可口素餐时,我感受到了医生对病患的关心,也感受到了社会对宗教的尊重。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许多的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因为互不了解,所以互不理解。许多人都认为,医务人员,待遇高,工作又轻松,白大褂一披,什么都好。其实,亦非都如此。负责我房的小护士,每天定时为我量体温与测血压,每日多次,还要定时探视,问问看看患者有何事情或状况没有,还有许多事项要及时通知提醒,甚至做一些一般女孩不屑做的事情,像查验病患的排泄物等。而且,他们的工作,每天重复着。这就需要耐心,即爱心。因此,不应把医务人员看成只有骄娇二气的一批人。他们真的是为我们的幸福而工作、而存在。佛陀曾说,农夫以犁弘法,那么,我想,医生是以什么弘法呢?手术刀、听诊器,抑或是其他的什么?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工作,也是一种修行,是一种积福积功积德的事。
由于有一些查验项目次日要进行,医生嘱说:次日早上要禁食禁水。本来,这是小事一桩,但不想,折腾一天下来,我几乎支持不住,瘫软下来。想想,人真的太脆弱。堂堂数尺之躯,竟然要靠那么一点水米支撑。那么,我们的意志、精神,所谓之英勇、坚强又在哪里?人类的缺陷与不足,竟然如此严重,我们,又有几人认真地思考过。
尤其,有个项目,要做一些麻醉,当我被推车推进肠胃检查室时,我突发想象:如果,我这一麻醉,就不再醒来,那会怎样?我的同修们、我的信徒们、我的亲属们、这里的医生们,他们会因此悲伤多久?或感慨多久?或高兴多久?或咒骂多久?但无论多久,都不再与我有关。在这世上,每个人,生自己的生,死自己的死。自己有自己的生,自己有自己的死。只要自己有好的因,就不必在乎那些虚假呈现的果。果,如果没有好的眼光、逻辑、慧智,我们就永远也无法顺藤摸瓜到它的根茎。虽然,麻醉的结果是,我又醒来了,但我相信,我也自觉,我又经历了一死一生、一生一死。
现在的医院,仪器皆很先进。人在仪器面前,人在仪器之下,也只是个仪器。人的各个器官就如仪器的各个零件。检测之下,说你这个零件朽了坏了,你就得修甚至摘。否则,可能导致整台仪器瘫痪。如果,我们拆开分解人这台仪器,会发现,确实,我们不知“我”在哪里。平躺在仪器之下,想想自己也很可怜,所谓的“法师”或“禅师”,自己的身体好坏却不能自知,更无法自我把握,还要交给这些冷冰冰的机器做决断。想到这,不知佛陀当年行脚,足被东西刮破时,是如何教示与感想的。但有一点,我很明白,那就是佛陀说:世间众生,生老病死,世间万物,生住异灭,这是铁律。
此次体检,时间两天,形同闭关,医院原则上不允出门,一个检查连着一个检查,一个程序连着一个程序!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查了个遍,这是我人生之第一遭,也从中体悟到了许多平时不易体验到的东西。不过,感恩三宝的加持,这具虚幻之躯,经检查后发现,虽于变异之中,但尚无灭尽的迹象。虽然,胃有些不好,但那已是老毛病了,其他器官与系统,尚好。医生说,这个年纪,状况较好,这可能是平时你坐禅与素食的原因。就此,如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此次,在来体检之前,我曾想到赵朴初院长当年给我的一封信,他说:“福建是佛教要地,过去太虚法师、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扬佛法,典型尚在,赖有齐志之士继承他们的事业。希望您勇猛精进,发大心承担大任。我近来身体尚好,只是年逾九十,耳聋更甚,目力亦差。尚愿假我数年以尽护法之愿。”我也在想,我也有一些愿望未尽,所以,希望佛陀或者说因缘能够假以我更多的时日,让我能够如愿完成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体好坏,无论因缘逆顺,我想,这始终都是我的愿望之一。因此,祈愿消灾延寿药师佛之光,能够继续慈悲照耀于我未来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