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时光飞逝,从我接触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再到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科研以及咨询工作,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过去了整整28个年头。1987年,当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学习时,还没听说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劳动人事学院当时只有劳动经济和人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劳动经济、行政人事、组织行为学等硕士专业,没有博士点。在那个尚属计划经济的年代,学习内容大多与计划而不是市场有关:劳动经济专业主要研究就业、工资以及工人的管理问题,人事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干部的管理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劳动经济专业反而更接近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我国早期很多比较专一的劳资人事干部大多毕业于这个专业。当时虽然也开设了管理学课程,但图书馆中仅存寥寥几本西方管理学教材,而且我们也感觉不到这些管理理论在中国有多大用。
大学时代的一门课和一本书使我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门课”是原工业经济系邓荣霖教授开设的“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选修课。在听惯了那些专讲计划经济的枯燥课程之后,突然听到的这门课让我大开眼界,兴奋不已。这门课程涉及战略、营销、生产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话题,让我意识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那种市场化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显然也更深入人心。“一本书”是指原煤炭工业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韦恩·卡肖所著的《人:活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有意思的是,译者在序言中指出,由于拿捏不准和担心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冲突,不敢贸然直接将书名翻译为“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刻意编了这样一个中国式书名,而把原书的正标题改成了副标题。这本书是当时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它使我完全被人力资源管理的学问吸引,看书时就感到抑制不住的热血在涌动。
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我成为当时国家首批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这三年中,除了刻苦学习,也有幸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实践活动,先是跟随原工业经济系徐昶和谢培才教授深入企业调研,后来参与了当时国内最早的一套实战型企业管理图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法和范例全集》的编写工作,独立完成了其中长达80万字的《工资管理卷》的编写,参与了《人事考核卷》、《人员甄选测试卷》等的资料翻译和编写工作,还为全套书起草了总序。这些经历使得我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实践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994年硕士毕业时,正在准备找工作,导师赵履宽教授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位招收劳动经济学博士生的导师,因而毫不犹豫地追随赵老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在1995年参与了当时人大教授组成的深圳华为公司咨询项目组的一些工作。在华为公司实地工作的一个多月时间,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现实中的运用潜力及其产生的活力。二是在博士后期开始翻译后来在1999年正式出版的加里·德斯勒的《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这本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出版的教材,后来重印多达10余次,还在2001年获得第12届中国图书奖目前我们正在对该书最新版第14版做再版翻译工作。
博士毕业留校后不久,我幸运地获得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资助,于1998—1999年赴比利时根特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这次经历使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1999年夏回国不久,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中小企业高管人员培训班邀请我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当我第一次根据自己此前的各种经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术等讲授给那些中小企业老板之后,竟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很高评价。这件事使我突然意识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春天来了!此后,我一边上课、做科研、翻译和编写教材,一边为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咨询工作。这些经历使我对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有了越来越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而在人大读书的十年中由于广泛阅读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图书而打下的坚实根基,也为我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本书中的一些内容就得益于本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学习劳动经济学时打下的基础,比如书中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以及X效率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等,对于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都很有价值。
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想编写一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但始终没有动笔。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过于西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写了没有意义,还不如直接看原版教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过于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则很可能是刚刚出版就过时了,因为中国的市场改革进程实在太快,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日新月异。直到2008年,受原人事出版社领导的盛情邀请,我才下决心编写一本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1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之后,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越来越成熟和体系化。在前期引进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做了很多创新性改良和本土化尝试,同时国内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也日益丰富和成熟。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感觉对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考,一来翻译了美国的多个版本的两部人力资源管理教材除了加里·德斯勒那本,另外一本是雷蒙德·诺伊等人所著的,还翻译了中层主管人员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自己也独立编著并多次修订《薪酬管理》教材;二来在工作中翻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教材和经典文献,为本科生、研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各级管理者系统讲授多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这些都使我对编写一本对得起读者的教材有了足够的信心。
这本书最终于2009年在当时的人事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后,很多读者以及学生给我提供了反馈,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觉还有很多需要增补和完善之处。在2009—2010年在哈佛大学做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的近一年时间里,以及回国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先后完成了诺伊等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第3版》以及德斯勒的《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的翻译工作,了解到本领域中的一些最新发展,同时也对人才管理以及循证人力资源管理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的机会已经成熟,因此在人大出版社的建议下我着手对原来的教材进行较大幅度修订和完善,并于2012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在第一版就总体上做到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体现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同时做到国际化和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本书的第1~2两章是全书的统领,既要概括全貌、反映前沿,又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为编写这两章,我阅读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对内容做过多次斟酌和调整,力图在开篇就使读者有一种继续读下去的愿望。第3~8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核心职能模块,在各章中尽可能增加一些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案例。第9章即员工关系管理不仅对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劳动关系等概念进行了辨析,而且对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做了全新梳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最后一章即第10章讲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优化方面的内容,主要意图是讨论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战略性管理。这一章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来说极其重要,而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士来说,不阅读也不会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
本书此次的第二版修订从2014年年中便断断续续在做,集中冲刺完成于2015年春节的这个寒假。本版所做的工作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第1章中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除了对此前的几个阶段中的内容做了完善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2008年以来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重点探讨了互联网发展等新趋势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
(2)在第3章中增加了关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完整一节,将上一版中分散在其他章节中的相关内容做了适当的集中,以便突出其重要性。
(3)对第5章中的员工甄选方法部分进行了较大调整,力求介绍得更为全面、规范,以便读者理解。
(4)努力吸收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些较新进展,介绍了一些较新的概念和实践,比如社交媒体在员工甄选中的应用、人员甄选中的履历分析技术、学习地图、混合学习等。
(5)对章末案例做了大幅更新,对保留下来的海底捞、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等少数案例增补了新的内容,对这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追踪。同时新增了体现中国企业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包括华为、上海波特曼丽嘉、德胜洋楼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6)在人力资源管理小专栏中增加了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分实践介绍,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代感和可读性。
(7)对于部分内容,比如员工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等,做了文字等方面的压缩和精简,做到信息量更大,篇幅更小。
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硕士和博士时期的导师赵履宽教授,先生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在中国最早提出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的学者。多年以来,先生渊博的学识、深邃的社会洞察力、开放的心态以及崇尚自由和自然秩序的价值主张,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直到今天,已经年过八十高龄的老先生仍然在不停地阅读和思考,这督促我从不敢在工作中有所懈怠。
我还要感谢我教过以及指导过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他们给我提供过很多帮助,无论是这些学生在校期间,还是进入职场之后,与他们的不断交流都使我不断获益。
我还必须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商分社的于波和熊鲜菊两位资深编辑,她们的信任、鼓励以及不断提醒是促使这本教材不断完善和进步的重要助推器。
最后,感谢拿到这本书的所有读者,无论大家对我的教材提出任何批评和建议,都将会得到认真对待和最及时的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