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18岁,一个人闯美国!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儿最真实的美国求学成长记!
|
內容簡介: |
从择校到申请的一系列过程,她没有依靠任何人,磕磕绊绊中她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秉持着“在美国我是外国人”的信念,即便是最简单的问题也会多问上一句,就这样很快融入到美国本土文化中。演讲课上,她从初期的全班最低分,到给教授讲到泪流满面,赢得满分;从不敢说英文,到在数学夏令营用英文管理200个美国人。简历上,从只有零星的几个单词到后来可以熟练掌握简历技巧,成功申请到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在美留学期间,她被推荐到日本二次留学,深入到日本企业感受与中美两国不同的日本文化。她说:“我没有名校情怀,我只想在最美的年华里,踏踏实实地学些东西。”
|
關於作者: |
王偲
2008年毕业于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日语特长班,精通中、英、日三种语言。同年获得近三万美金的奖学金进入到CoeCollege学习,2010年3月作为在美留学生到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交流学习,2012年获得商业管理和公共关系双学士学位,辅修亚洲研究,在美工作一年后于2013年进入LoyolaUniversityChicago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学习。
|
目錄:
|
是什么吸引我来到这里001
我们在害怕些什么?009
与音乐为伍的时光019
传统与活动027
留学生的二次留学035
对心态和意志的磨炼049
繁华城市中的“苦”旅059
贴近自然,享受生活069
职场上的风波081
不愿回首的日子093
平衡点101
专业的选择111
申请工作的窍门119
有理、有据,敢辩论127
是天堂还是炼狱137
我要的未来147
后记152
|
內容試閱:
|
是什么吸引我来到这里
从初一开始我便进入了日语班学习日语,但这并没有使我对日本这个国家产生太大的兴趣。进入高中后有一些学长进入了美国的名校学习,这让我产生一种对美国的幻想:那是一个自由奔放,可以拿着奖学金与世界各地学霸们交流的地方。在申请留学的时候我其实翻阅了很多人的经历,大多是一路走过来的精英,我也曾以为只要努力谁都会成功,甚至于像榜样们看齐我也可以被人羡慕。
于是我放弃了在国内高考,也没有选择和同学一样去日本留学,而是自己参加了托福和SAT的考试。其实这一路走来我并没有找任何中介,除了金钱的问题外,我觉得自己的英语还是可以搞定申请的。另外就是我喜欢做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在国外我见过太多的孩子对中介给自己申请的学校并不是那么满意,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其实学校本身还不错,但是由于自己没有付出努力,所以总会觉得如果换一个中介公司没准就能申请到更好的学校。这样的心态就会导致他们并不能很愉快地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到头来得不偿失。可如果是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下一次就会吸取教训,埋怨自己会使人成长,而抱怨他人会让自己看不清现实。
2008年春节,我跟着学校到波士顿大学参加模拟联合国,除了参观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和波士顿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之外,还走了美国东海岸的一些城市,比如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当时的我自以为英语不错,因为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去写一篇观点鲜明的文章,在会议讨论中也可以听明白别人的论点,但我很快就发现,每当我自己想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永远都需要在脑子里打好草稿,等我选好用词组织好语言的时候,别人早就朝着下一个论点进发了。所以在会议结束后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英文还是建立在中文逻辑的基础上,说起英文来变得畏首畏尾,我的留学梦似乎变得遥不可及。我开始反省,我选择美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所有人都削尖脑袋挤名校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该埋头苦读考高分?在名校情结这个问题上我纠结了很久,包括考研之前我还在纠结这个问题。后来我觉得在英文没有学扎实的前提下,一切优秀的学校都是浮云,就算我考进去了,但是我不觉得我能跟得上,就算跟得上了,我四年的大学时光基本都是在挑灯夜战。我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应该这么过,所以择校的时候我便排除了名校,并且给了自己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学英语,这样我就要选一个偏僻一点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中国人会相对少一些,这样我就会强迫自己说英文。
在网上搜了几所地域相对较偏的学校,我就那么愣头青似的投了申请,然后默默地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一心想要去美国,英语学得并不是出类拔萃,中国学生最擅长的语法阅读永远都在给自己拖后腿,可能当时的自己觉得日语学起来更无望吧。后来有很多人来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了锡达拉皮兹(CedarRapids)一所这么不起眼的文理学院,我都会很认真地解释,因为学校叫“Coe”呀,我的名字叫“Cai”,都是三个字母而且都是C开头,往往人们都会满脸黑线地觉得我在开玩笑,但其实这的确是我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之一。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做很多事情都只是单纯地出于热爱,并没有什么过于复杂的理由。
在美国的国际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聚堆的,说着他们自己的语言,也很少会去努力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里。我初到美国的时候吃饭会努力地做我室友的跟屁虫,虽然他们聊同学的八卦、聊教授的故事或者一些电影、明星之类的我都不太能跟得上,但我也努力着厚脸皮地问这问那,所以现在交到了一批很铁的美国朋友,可以交心地说家里的事情,生活的烦恼,分享自己身边的一些好玩的事儿。我在学校辅导一名美国女生学日语,我问她既然她那么喜欢亚洲文化,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来跟我们坐在一起,或者平时为什么不来找我们玩呢。她表示很无奈,她说我尝试过,但是每次你们都不讲英文,我插不上嘴。其实作为国际生的我们也是很无奈,初来乍到,英文真的是没有达到跟美国学生谈天说地的水准,很多俚语课本中完全见不到,只能靠生活中自己慢慢积累。如果一定要让我们无时无刻不说英文的话,那么午休和晚饭餐桌上的气氛一定很尴尬,因为自己不会起话题,别人起了话题又不知道怎么接。如果让我的美国朋友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Random(随意的)”这个词,大体就是说我经常会很无厘头地去问他们各种问题,而我正是靠着这种无厘头式的提问渐渐地适应了美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