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民生科技的理论与实践

書城自編碼: 258138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总论
作者: 王峥,武霏霏,龚轶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4499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2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8/2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內容簡介:
本书描绘了新时期首都城市建设和民生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介绍了首都地区近年来民生科技工作进展与不足;设计和测算了首都民生科技发展指数,首次对近五年来首都民生科技工作的投入趋势及科技改善民生的效果进行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定量分析;展现了首都民生科技战略、项目、产业、需求的地域特色,整合了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民生科技的战略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合理调整战略布局、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完善需求导向工作机制、发挥财政经费杠杆作用等新时期促进首都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錄
目录
序言i
前言iii
第一篇民生科技的理论内涵与战略导向
第一章创新系统理论下民生科技的概念发展3
第二章宜居化与民生科技:走向世界城市22
第二篇首都民生科技发展指数
第三章导论与指数设计方式37
第四章首都民生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0
第五章首都民生科技驱动快速增强60
第六章首都民生科技成果显著增加70
第七章2009~2012年首都民生科技发展指数总结92
第三篇民生科技政策与管理
第八章北京民生科技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聚焦创新高地99
第九章适应民生科技特点的科技管理机制:深圳、上海与江苏的实践114
第四篇民众需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第十章需求导向的重点民生科技工作探索133
第十一章激发创新动能:典型民生科技产业案例分析148
第五篇启示和思考
第十二章民生科技价值观影响下的创新活动、组织与系统171
第十三章民生科技提出的新挑战174
主要参考文献177
內容試閱
第一篇民生科技的理论内涵与战略导向
民生科技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创新系统理论下民生科技的概念发展
2007年的“两会”上,“民生科技”的概念由重庆市人大代表首次在国家层面公开提出,此后迅速出现在各地科技工作文件中,研究热度也在不断上升。本章辨析民生科技的内涵、内容和特点,并探讨民生科技在现代创新系统中的影响。
第一节民生科技的内涵
一、民生科技概念的演变
1.民生科技出现的必然性
从社会整体发展环境方面看,当前科技与经济、社会和民生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与产业的结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当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发挥着首要的促进作用,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从科学技术进步趋势方面看,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变化的需要,但是科技的进步也带来很多负面问题,科技发展本身在伦理上受到了挑战。因此民生科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在认识上对科技进步的反思。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使得创新活动出现明显的分散化、个性化、需求导向化趋势,创新同用户的需要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民生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
对政府而言,提出“民生科技”的概念具有明确的政策意义。这意味着要把具备改善民生功能的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科技投入要向公益性、普惠性地解决民生问题倾斜,也意味着政府要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引导并规范科技活动朝着改善民生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民生科技的提出不是为了对科技进行新的分类,而是现代条件下新的科技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在这一意义上,民生科技是一种全新的概念。
具体到北京市层面,目前全市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同人口绝对数的迅速扩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大城市病”:一方面要靠控制人口、降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更要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精益生产、精致生活,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下提高第一、第二产业效率,改革第三产业业态,回应城市的发展要求。科技同产业、市场的结合,也就促使民生科技进一步成为整个城市创新发展的需要。目前北京市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70%,对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应用仍有极迫切的需要。
2.民生科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直以来,关于民生科技的概念始终没有一个共识性的定义,对于民生科技的内涵、结构及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从当前来看,学者们对民生科技内涵的界定一般是从“民生”和“科技”两个术语的组合层面理解的。周元和王海燕等(2011)认为,“理解民生科技概念的内涵,离不开对民生或民生问题的认识,也离不开对科技概念的理解。只有对何谓‘民生’有比较合理、恰当的界定,对什么是‘科技’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民生科技的内涵”。
(1)“民生”与“民生问题”。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民生”和“民生问题”两者的概念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周元,王海燕,2011)。所谓民生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面临的问题,是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生产、生存、享受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精神享受、安全等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多利益问题。
(2)民生科技的概念界定。在“民生”与“民生问题”概念的基础上,不同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对“民生科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梳理得知,学术界对民生科技的内涵理解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民生科技的狭义解释,将民生科技简单理解为与解决、服务民生问题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秦远建,肖志雄,2009;李宏伟,2009;王明礼,2010);另外一种则是对民生科技的广义解释,即泛指一切可以改善民生的科技活动。广义解释中将与民生科技相关的政策体系也纳入了其中。比如,崔永华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民生科技概括为能够促进民众改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增加基本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和优化权益保护状况的各种科学和技术及其政策的体系(崔永华,王冬杰,陈俊杰,崔永华)。在这里,崔永华将民生科技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面向基本需求的科技,由企业主导,包括直接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和有助于民生产业提升的科技;二是面向公共需求的科技,由政府主导,包括提供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科学产品和重大关键技术;三是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
综合前期研究,周元和王海燕等(2011)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民生科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狭义的民生科技主要是从狭义的民生概念出发,将发展民生科技与政府的职能联系起来,指能够普遍促进民众改善生存和生活状态、增加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和优化权益保护状况的各种科学技术活动,而广义的民生科技则泛指一切可以改善民生的科技活动。
就政策层面的民生科技概念而言,本书认为,改善民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是政府支持科技活动的直接目的,也是所有政府科技活动期望实现的总体目标。因此,对政府而言,提出“民生科技”的概念,其政策意义的重点在于站在发展战略导向层面对实际工作进行引导。一方面,这意味着要把提供“改善民生”的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科技投入要向公益性、普惠性地解决民生问题倾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政府要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引导并规范科技活动朝着改善民生的方向发展。从宏观科技管理的角度看,民生科技是一个政策性的概念,是国家职能部门在发展科技和改善民生上提出的政策导向和科技项目导向。鉴于此,过去若干年间,学者们在研究民生科技的时候,更多将重点放在由国家或者地方出台的发展民生科技的政策上,研究当前民生科技这一创新概念在科技管理领域的创新性与实践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创新战略对成果应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逐步理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科技管理者和研究者日益重视创新活动在应用端的作用和影响。在大多数科技项目领域,这意味着项目成果应当实际转移到企业、社会用户的手中,一部分成果将直接成为民众可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部分则将通过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对民生带来间接地改善。随着现代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民生科技”这一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都已超过了2007年初次提出时的认知范围,也超过了政策制定者们在初次设立“科技惠民”项目时对民生科技的理解。民生科技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导向性的提法,也不仅仅是项目工作层面政策性的归类,它意味着以应用为价值导向的科技哲学,影响着国家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意味着调整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企业和市场作用的态度,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和变革;意味着包括科研机构、企业、用户等主体在内的全社会对创新的态度,影响着整个科技工作的管理走向。
结合考虑政策源流和学术发展的脉络,本书认为广义上的民生科技指的是一种以应用为价值取向的科技哲学,指导着全面的科技工作;狭义上的民生科技指的是旨在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民生问题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示范推广、产业化等各环节创新活动。关于民生科技的概念,本书特别强调,民生科技不是单纯的公益科技或公共科技,也并不仅仅包括直接解决应用问题的创新活动环节,其具体内容要根据特定阶段、特定地区最主要的民生问题而定。
二、民生科技的内容
民生问题是指人民群众生产、生存、生活享受的问题,它包括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精神享受、安全等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多利益问题。而民生科技则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存和生活享受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科学技术及其活动。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民生科技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技术角度看,按技术复杂程度划分,可将其分为简单民生科技、复杂民生科技;按创新环节划分,可将其分为基础性民生科技、应用性民生科技、开发性民生科技等。从科技工作目标角度看,按目标指向划分,可将其分为保障生存型民生科技与支撑发展型民生科技;按服务对象划分,还可以分为服务城镇居民的民生科技和服务农村居民的民生科技。
1.学术研究中的民生科技
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民生科技内容的归纳还没有得到比较统一的结论。除针对民生科技的价值导向作相对宽泛的定性归类外,学界多从科技成果应用领域的角度对民生科技的具体内容进行列举式的分析。例如,王明礼和王艳雪(2010)认为,民生科技是直接惠民、利民的科技,是离人民群众最近、最直观的科技,包括农业科技、食品安全科技、建筑科技、交通科技、医药科技、生态环保科技、能源利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王海燕则认为民生科技的重点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治理、人口健康、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等领域(周元等,2008)。张俊祥等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重大疾病防治问题和医药卫生问题是目前民生科技首先要关注的三大问题(张俊祥等,2009)。贾品荣认为,民生科技的核心体系主要包括数字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环保科技(贾品荣,2011)。吴伟认为,民生科技包括关于人民健康生活的生命和医疗技术,关于人民生活环境的生态环境和交通技术,关于安全的灾害预警和治理技术等构成的民生技术系统(吴伟,2010)。秦远建和肖志雄在早期研究中认为,民生科技的基本内容包括环保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数字科技、教育科技等(秦远建,肖志雄,2009)。
尽管研究者们对民生科技的内容列举存在差异且并无对边界的明确定义,我们仍可以看出,民生科技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在关乎民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可以具体落到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教育、就业、数字等方面内容,而相对应的民生科技领域较为突出的就包括健康科技、环保科技、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教育科技、数字科技等。其中,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教育科技是几个获得主要共识的研究领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