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审美经验的守望

書城自編碼: 25809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邓文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096310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0/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鼠狗之辈
《 鼠狗之辈 》

售價:NT$ 270.0
数实融合
《 数实融合 》

售價:NT$ 367.0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售價:NT$ 265.0
生命大设计:重构
《 生命大设计:重构 》

售價:NT$ 367.0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售價:NT$ 481.0
人生脚本
《 人生脚本 》

售價:NT$ 421.0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售價:NT$ 269.0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售價:NT$ 421.0

內容簡介:
本书旨在对著名分析美学家门罗o比厄斯利(Monroe C. Beardsley)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阐发,呈现比厄斯利分析美学的诸多特质。作者将重点放在了比厄斯利的美学方法论和艺术审美观之上,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阐释了比厄斯利的审美经验理论和艺术批评理论,并由此关注了比厄斯利的分析美学对于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意义的人文关怀。本书既通过文本的"细读"对比厄斯利的分析美学进行了历时的、全景式的透视,又对比厄斯利与其他美学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呈现了20世纪后半期英美美学的整体图景,具有当代英美美学史的特点。本书内容涵盖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美育等领域,对于哲学系、文学系和外语系的师生以及相关的研究学者都有可读性和参考作用。
關於作者:
邓文华,广东遂溪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先后在美国马凯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哲学系访学,潜心研究当代西方美学与文化。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国际美学协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主要著(译)作有《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西欧大观》《西方文化经典选读》《印记:"种族"的恐慌与移民的记忆》等;在《哲学动态》《艺术百家》《思想战线》《外国美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课题共7项。
目錄
导论 i
一、比厄斯利的美学著作 i
二、国内研究比厄斯利美学的基本现状 iv
三、国外研究比厄斯利美学的基本现状 xi
四、本书的研究范围与思路 xxi
第一章 比厄斯利美学的时代理论背景 1
第一节 美学的艺术之思 1
一、新艺术的震撼 1
二、艺术批评方法的嘈杂与纷争 5
第二节 语言分析哲学对美学的入侵 9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9
二、美学的语言学转向 23
第二章 比厄斯利分析美学的方法论 29
第一节 美学的重新界定 29
一、比厄斯利对分析哲学的扬弃 29
二、美学即“批评哲学”或“元批评” 38
三、“元批评”美学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46
第二节 比厄斯利美学所遭受的一些误解 53
一、“元批评”美学与艺术现实 53
二、艺术的自律论与艺术的语境性 58
第三章 审美经验:比厄斯利分析美学的理论基石 63
第一节 “元批评”美学的审美旨趣 63
一、艺术的审美批评 63
二、艺术的审美定义 66
第二节 比厄斯利的审美经验理论 79
一、审美经验的守望 79
二、“审美经验”的澄清与深化 85
三、比厄斯利与迪基的“审美”之辩 94
第四章 比厄斯利分析美学中的艺术批评理论 106
第一节 艺术价值的不懈追寻 106
一、艺术的审美判断 106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 111
三、艺术独特的人文功能 115
第二节 艺术的批评原则 120
一、“三性”原则 120
二、批评原则的普遍性 130
三、审美判断作为知识的可能性 137
第五章 结束语 144
参考文献 147
內容試閱
门罗?比厄斯利(Monroe C. Beardsley,1915-1985)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分析美学家之一,他对于“分析美学”在20世纪中叶取得统治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举例而言,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在《分析美学》中将比厄斯利和莫里斯?韦兹(Morris Weitz)、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阿瑟·丹托(Aruthur Danto)视为分析美学四位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迪基则将比厄斯利视为英美分析美学的真正奠基人,其美学是“我们所了解和实践的20世纪美学的开端”,同时,迪基(以及诺埃尔?卡罗尔[No?l Carroll])自称比厄斯利的学生,一直将比厄斯利的著作当作任何美学主题最完备和最权威的参考资料而使用。参阅Richard Shusterman, Analytic Aesthetics, Basil Blackwell, 1989, pp. 7-9; George Dickie, “The Origins of Beardsley’s Aesthetics” ,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63, No. 2, Spring 2005, p.175.]他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德波特(Bridgeport),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学位,三年后又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比厄斯利曾任教于美国霍利奥克大学、耶鲁大学、斯沃茨穆尔大学以及坦普尔大学,但他的主要学术创造时期无疑是在斯沃茨穆尔大学(22年)和坦普尔大学(16年)。比厄斯利曾担任过美国美学学会和美国哲学协会的主席,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院士,同时还是《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等十几种学术期刊的资深编辑。比厄斯利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十几部著作、一百多篇论文,以及众多的词典与百科全书词条。
一、比厄斯利的美学著作
比厄斯利被公认为是“分析美学”出现之后第一位具有历史奠基性意义的“纯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之所以重要,在于他实现了美学研究方法的转向,并第一次将“分析美学”加以系统化的论述,而其他美学家则没有达到他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从其理论渊源来看,比厄斯利涉猎颇广,熟知美学、历史哲学、行为理论、现代哲学史等领域。但毋庸置疑,作为一位“纯美学家”,比厄斯利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在美学领域。比厄斯利的美学著作包括《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1958, 1981)、《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Aesthetics from Classical Greece to the Present: A Short History, 1966[ 本书的中译本译名为《西方美学简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高建平先生翻译出版。下文提及此书时,均将采取此译名。]、《批评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Criticism, 1970,以及《审美视点论文集》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Selected Essays, 1982,等等。比厄斯利的美学代表作无疑是《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以下简称《美学》)。这是一本在20世纪整个“分析美学史”当中颇有分量的、开山式的美学著作,在首版之后,它不断被翻印,并不断被提及,具有了一种“常谈常新”的价值。可以说,《美学》集中展现了比厄斯利的美学思想,在其中,比厄斯利接受了分析哲学那种“逻辑分析”的方法,明确地将美学界定为元批评,同时,按照分析哲学的分析精神,比厄斯利客观而严谨地检查了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的各种理论。难能可贵的是,比厄斯利的学术素养是多方面的,比如他还精通艺术史、音乐学以及各种批评理论。因此,无论是对于美学研究者,还是对于艺术研究者,《美学》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重要的是,《美学》的出版引领了美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为分析美学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它所讨论的意图、审美经验、审美性质、艺术定义、艺术本体论等等话题,后来都成为了分析美学的主题(《美学》于20世纪80年代再版,这时比厄斯利根据最新的美学研究状况,对艺术的定义、艺术本体论、审美特性、意义与隐喻、再现、表现、虚构、文学的阐释、理由与判断、审美价值等研究主题,逐一作了新的补充)。即使是弗兰克?西布利(Frank Sibley)、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阿诺德?伊森伯格(Arnold Isenberg)、约瑟夫?马戈利斯(Joseph Margolis)、尼古拉斯?沃尔特斯托夫(Nicholas Wolterstorff)等论敌,莫不对《美学》推崇备至,将其誉为20世纪分析美学的扛鼎之作。我们随处可看到这样的评论:《美学》是“里程碑式的”,[ T. J. Diffey,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51, No.2, Spring, 1993, p.171.] 是“迄今为止所出现的最好的现代分析美学论著”[ Frank Sibley, “Review of Aesthetics, by Monroe C. Beardsle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 70, No.2, Apr., 1961, p. 275.],“从逻辑分析的观点上写作的哲学家所写出的最完整、最详尽、最具启发性的美学著述”,[ Ronald W. Hepburn, “Review of Aesthetics, by Monroe C. Beardsley”,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10, No.41, Oct., 1960, p.384. ] “最有用的当代美学入门宝典”。[ Joseph Margolis, “Review of Aesthetics, by Monroe C. Beardsley”, The Journal of Aest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