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內容簡介: |
生态规划学是以生态学、规划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为了综合地、长远地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应用生态学分支。当前,生态规划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农村、城市、区域等各级尺度上的规划设计中,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在梳理前人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以及作者多年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规划学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应用原则以及步骤程序等。《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简练性和新颖性。
《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可作为生态学专业、环境学专业、城市规划学专业等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以及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生态规划和生态规划学的定义
1.2 生态规划学发展简史
1.3 生态规划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 生态规划学和其他规划学科的关系
1.5 生态规划学编写逻辑
1.6 生态规划经典模式
第2章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1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2.2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
2.3 景观格局分析
2.4 环境容量分析
2.5 多方案比较决策
2.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7 3S技术引导下的生态规划
第3章 区域生态规划
3.1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
3.2 区域生态规划
3.3 经典案例——海南省生态规划
第4章 城市生态规划
4.1 城市生态系统
4.2 生态城市
4.3 经典案例
第5章 农村生态规划
5.1 农村生态系统
5.2 农村生态规划
5.3 经典案例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
6.1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6.2 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
6.3 经典案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第7章 社区生态规划
7.1 社区生态系统
7.2 生态社区
7.3 经典案例
第8章 人居生态规划与设计
8.1 人居生态系统
8.2 人居生态规划与设计
8.3 经典案例
第9章 生态恢复规划与设计
9.1 生态演替理论
9.2 生态恢复
9.3 经典案例——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
第10章 产业生态规划与设计
10.1 产业生态规划与设计理论
10.2 产业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
10.3 产业生态规划与设计进展
第11章 可持续规划与设计
11.1 可持续规划与设计理论
11.2 可持续规划与设计方法
11.3 可持续规划与设计进展
11.4 经典案例——秦皇岛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
內容試閱:
|
(2)生态因子筛选
在同样的开挖水体面积下,土方工程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表高程的大小。征地量小、不占用“西湖龙井”茶产地的要求,均与现状用地性质有关。而鉴于“西湖西进”范围内已基本实现对点源污染的全面截污,目前的污染特征主要是由农田施肥、鱼塘饲料投放等造成的非点源有机污染,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地转换来实现进一步控制流域内污染。因此,高程和现状用地成为需要研究的关键性生态因子。
因为西湖的控制水位为7.15m(黄海高程),同时“西湖西进”区域沿湖缓坡地的高程基本在20m以下,本项研究将高程梯度划分为三个梯度:≤10m、10~15m、≥15m。
(3)单因子分析
为简化研究过程,因子评价采用了定性描述的方式,将评价值定为适宜用地、可用地和不适宜用地三个等级。
对于高程因子,则按其由低到高的梯度情况,分别与三个评价等级相匹配,以显示出土方量由小到大的变化。
对于现状用地因子,因为“西湖西进”区域内主要的非点源污染发生在农田、鱼塘等第一产业用地,规划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将向第三产业倾斜,现有的风景游览用地和绿化带可以无须征地且改造便利,居住用地需要征用和拆迁的费用较高,单位用地则几乎无搬迁可能,而区域内的茶园在“西湖龙井”的主产地范围内,因此可将农田、鱼塘、风景游览用地、绿化带归于适宜用地,居住用地归于可用地,而单位用地和茶园归于不适宜用地。
(4)叠加分析
综合考虑高程和现状用地的适宜性情况,可以得到“西湖西进”水域开拓用地适宜性评价情况,并可方便地标绘到地图上。
(5)山水格局的确定
西湖山水美如画,是重要的国际旅游资源。它贵在自然风貌的可持续保持。但应该看到对西湖的不断治理建设,已使其自然景观减少而人工景观增加,因此“西湖西进”切不可再重蹈覆辙。水域的拓展应符合自然山水的形态,而不是单纯出于园林审美的要求;应根据自然地形、径流形状和用地适宜性,采用各种类似扇形的自然沟口形式,形成湖面与山体间的自然岸线过渡,使最终确定的规划山水格局与适宜用地有非常好的契合性。
2.3景观格局分析
2.3.1景观格局分析理论
(1)景观的概念
在景观生态学研究和规划设计领域,“景观”是重要的专业术语,但“景观”在两个领域中的涵义不同。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是指由若干个生态系统(自然的和人工的)组成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地理单元,是多个生态系统的空间复合体。从空中鸟瞰其整体的空间外观具有相对的独立完整性。研究中主要是考察其组成、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而在规划设计领域,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物体和活动所构成的综合体,由规划区域界定具体分析。其研究可包括由具象到抽象、由客观到主观的客观系统(含植被、水体、构筑物等)、视觉表象(含有形的规划景观)、空间效用(含有形物体围合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特征)和文化载体这四个层次,最终会通过景观的审美特征和空间组织特征反映出文化特征。
因此,生态的景观和规划的景观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为以下四点:一是规划的景观较生态的景观内涵更为广泛,生态的景观仅仅属于规划的景观中的客观系统层次;二是二者都具有多尺度的特征,研究考察时必须注意尺度的一致性;三是在同一尺度下考察时,二者在空间上往往是不耦合的,规划的景观可能包含多个生态的景观,而生态的景观也可能超出规划的景观范围;四是二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划通过调整原有的景观构成并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成为二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