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最近二十年来,在古典经济学说的光芒未及之处,一门新的学科——行为经济学悄然发展。这门学科以大众的投资消费等决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诸如以下问题:在我们偶尔不理智的决策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经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会让我们更幸福吗?小额钞票是否会比大额钞票花得更快?如果我们事先得到卖家送的小礼物,买东西时出手会不会更大方?
每天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抉择。我们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坚信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很遗憾,我们想错了。如今,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在本书中,您可以读到文安德?冯?彼特尔斯多夫Winand von Petersdorff、派翠克?伯瑙(Patrick Bernau)以及其他众多专家作者的金玉良言,这些结论必定会让您大吃一惊,并受益匪浅。
|
內容簡介: |
我们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必须不断地打开钱包:买早餐、逛网店、喝咖啡、捐款到爱心箱、观察股市动态,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行为常常是不理智的!
本书教我们辨识日常生活中的无数思考陷阱,让我们理解这些陷阱如何让我们花冤枉钱,甚至投资失利,并从中习得审慎思考、锁紧钱包的关键密码。
|
關於作者: |
文安德·冯·彼特尔斯多夫
《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创建者之一,如今担任经济编辑部副主编。其著作《经济学关我什么事》(与卡尔斯腾·诗霍尔斯合著,2007年出版于法兰克福,第二版)着力向年轻人解释经济学内容,并被评为年度经济书籍。
派翠克·伯瑙
主管《法兰克福汇报》经济金融网络在线部门。曾在科隆大学学习国民经济学与政治,并就读于新闻学院。进入《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后,五年内他一直在为周末报撰写关于IT、股市和经济研究方面的稿件。最新著作《欧洲海啸——欧洲将淹没在金钱海浪里》2012年出版于法兰克福(美因河畔)。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我们容易被忽悠
第一节 卖出高价的小伎俩
第二节 拿人手短——卖家的小礼物陷阱
第三节 不要比来比去
第四节 令人恼火的大数字
第五节 砸在手里的顶级艺术品
第六节 “三,二,一,成交!”
第七节 穷人的不幸
第八节 不要拿差苹果和好苹果比
第二章 我们贪得无厌
第一节 谁能预见50年后?
第二节 便宜手机为何也让钱包也有压力?
第三节 致那些错过的机会
第四节 货架上的果酱让你困扰吗?
第五节 小心固定价格忽悠你
第三章 我们总是在害怕
第一节 令人讨厌的投资损失
第二节 自视甚高的投资者
第三节 开始如何,今后就如何
第四节 我的心理账户
第五节 小风险,大恐惧
第六节 看似安全,实则未必
第七节 恐惧是会传染的
第四章 我们其实很自私
第一节 谁都以为,自己胜于常人
第二节 我唯一所知,就是我一无所知
第三节 难以抵挡的诱惑
第四节 让人鲁莽的控制错觉
第五节 越不熟悉越害怕
第六节 最厉害的投资者——猴子
第五章 我们做事不靠谱
第一节 糟糕的拖延症
第二节 轻信专家,反而坏事
第三节 多样化投资未必有益
第四节 投资风险究竟有多大
第五节 美好的过去
第六章 我们盲目轻信
第一节 广告——洗脑神器?
第二节 算算术的汉斯
第三节 框架,别再耍花招
第四节 偶然——你的心思难以捉摸
第五节 股价波动图——假象的魅惑
第六节 经验是思维的路障
第七节 尽管跟着羊群走
第八节 引发恐慌的时代精神
第九节 故事该有多美好?
第七章 我们过分热情
第一节 成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第二节 巨星出没,请当心
第三节 送礼?少即是多
第四节 失败者才是主角
第五节 我们反应过度了吗?
第六节 这该死的行为冲动
第七节 静待花开
第八章 我们还不够聪明
第一节 基本比率谬误
第二节 不舍得花大额钞票
第三节 注意,涨工资了!
第四节 信息丛林
第五节 凭直觉投资
第六节 分散化投资
第七节 概率游戏
第八节 买彩票很有讲究
第九节 蒙特卡洛的悲剧
第十节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九章 我们能从思维陷阱中学到什么
第一节 付小费是错误行为吗
第二节 情感是个好帮手
第三节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作者介绍
|
內容試閱:
|
不要比来比去
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个购物窍门就是:买之前要货比三家。这个办法简单易行,却是错误的。因为,比较会阻碍我们发现事实。购物其实就是在一个人为设定的情景下做决定,而我们通常把商品之间的细微差别看得太重了。
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泽(Christopher Zsee)和张骄(Jiao Zhang)研究过这一现象并且给出了两个极具启发性的例子。
第1个例子:一个求职者拿到了两份offer:一份年薪70 000美元,但工作内容无聊;另一份年薪60 000美元,但工作刺激有趣。他会如何选择?
第2个例子:一个人与家人一起住在一套280平方米的房子里——对美国人而言,这样的住房面积没有超过正常标准——而且他可以步行到上班的公司。同样的房租,他还可以住上370平方米的房子,但会离上班的地方远些——开车1小时能到。这个人会选择搬家吗?
实验结果表明,第1个例子里的求职者会选择薪水更高的那份工作,第2个例子里的人会选择搬家,住更大的房子。他们权衡时更看重明显的差异,比如能用直观的数字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那些抽象的、不易感觉到的。他们高估了更高的薪水和更大的住房面积带来的幸福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的思考谬误可以用“差别偏见”(Distinction Bias)来解释,即对比给人们造成的不符合事实的影响。研究人员指出,单纯比较不同的选项会将人们引入歧途。上述第1个例子中,当求职者正式上班后,因为工作内容很无聊而日日烦心时,薪水高低就不再是关键了。
一份不合心意的工作带来的烦扰会每天袭上心头,而高薪带来的幸福感却逐渐消失。接受工资高但内容无聊的工作的人其实是陷入了思维误区:比较的行为本身强调了某些差异,但这些差异是不重要的,因为人们日后在生活中没法再次比较当初的选项。
还有其他的解释方式:在我们的例子中,人们往往过分看重硬指标,即容易测量或者用理智评估的指标,同时低估了软指标,这些指标以情绪感受为判断依据。科学家称前者为“世俗理性主义”。比起一份富有变化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快乐,多挣10 000美元可实在多了。还有人这样解释:人们会首选能具体直接地感受到的好处,而忽视其日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通俗地说就是:先把钱拿到手里再说(“媒介最大化”)。
这3种决策方式常常一起发挥作用:选择薪水更高的工作是因为他高估了薪水比较的结果,因为他把薪水差异当作硬指标太过看重,还因为他想先把钱挣到手。每个想法都是错误的。
这3种决策方式的区别是:“差别偏见”是一种错误预计的结果,它让我们不切实际地觉得这样选择会让我们快乐。与此相反,“世俗理性主义”和“媒介最大化”简化了获得认识和做出决定的过程,这两种方法完全不是从个人能否得到快乐出发的。
下面的例子能清楚地说明比较行为会给人们造成偏离事实的影响。一位顾客在一家高端音响设备专卖店里看中了两款产品,它们的售价相同。其中的一款与他家的家具风格特别相符,相比较而言,另一款音响的风格就没那么合适了。
热情的店员建议顾客到一间与大厅隔开的屋子里进行试听体验。顾客试听后发现了细微的、但确实能感觉出来的音质差异:与家里的风格不太搭的那款音响音质更好一点。基于这点他最终决定买这款。买回家后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音响破坏了整个房间的和谐,于是他将音响搁置到了地下室。
这个消费者比较了两款音响,却买下了最终给他添堵的那款。如果他当时买的是那款音质稍微差点、但风格匹配的音响,他会比现在满意。
这位顾客为了让自己的决定更“有道理”而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个比较是带有误导性的,因为人们日后在使用音响时不会再跟其他音响比较音质。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能够用来说明比较行为会造成与事实不符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在决定买哪个之前压根就不用比较了呢?不是这样的。人们应该考虑,挑选时看重的那个方面在日后使用商品时是不是还有意义。如果一位女士是为了参加聚会来挑选衣服,那么比较是必需的。因为在聚会上她会在心里暗暗把自己的衣着跟每位女客比较,如果她发现身上的衣服让自己光彩照人,会非常满意。
用克里斯托弗?泽和张骄的话来说,他们的实验结果还给幸福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理论。概括来说是两点认识:第1点,人们喜欢更多的钱而不是更少的钱;第2点,个人收入在过去几十年里翻倍增长,但人们的幸福感没有明显增加。如果问一个人,贫穷和富有他更喜欢哪个,他考虑片刻,很快就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如果选项是财富和幸福感,他就不会跟其他人的财产状况比较,并会忽视有钱和没钱的差别。
比较造成偏离事实的影响
思维陷阱:我们在求职、买房子、买电视机时会比较,然后我们发现了选项之间的差异。
暗藏危机:我们往往会高估这些差异,虽然它们对我们的幸福感没有持久的影响。
锦囊妙计:您可以想想,通过比较得出的这个差异在日后的生活中或实际使用商品时还有没有意义。发型和衣服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有跟其他人比较的时候,而对许多其他的东西而言,这种比较不会再发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