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內容簡介: |
《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介绍了,这是汉语学界第一部谈论“现代汉诗的发生”的专著。“现代汉语诗歌”(简称“现代汉诗”)理念是看待新诗的一种眼光,旨在强调新诗是一种现代汉诗,强调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连续性,这一视角乃力求在关注诗歌“发生”的问题时紧紧抓住“现代”(现代经验)、“汉语”(现代语言)、“诗歌”(一种文类必有的形式特征)三要素,强调对诗歌本体特征的自觉。“作为一种以‘白话’为语言、以相对‘自由’的诗形为体式的现代诗歌文类——‘新诗’(其初期形态为‘白话诗’)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作者从这一问题出发,考察了晚清“诗界革命”前后至五四期间“现代汉诗”形成过程中“现代经验”、“现代汉语”、“诗歌文类特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凸现它们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冲突、纠结、互动与生成。新诗研究专家孙玉石先生称此著是“‘诗界革命’与新诗发生期研究的突破性思考”。
|
關於作者: |
荣光启,农历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廿日生于安徽省枞阳县。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新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自由”的年代与困难的诗歌——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论》等;编有《小站:海子第一本诗集》、《“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短诗精选》等。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部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研究》。2009年6—9月,为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波士顿访问学者;2010一2011学年,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费曼项目FreemanFellowshipProgram学者。
|
目錄:
|
导言探寻“发生”的理路
一 “现代汉诗”的诗学理念
二 现代性的言说诉求,
三 “新诗”与“新文学”
四 诗歌本体的谈论
上篇 寻求新的言说方式
第一章 “言文一致”的想象
一 言文相“离”的焦虑
一必要的分辨
二汉语言文“不相合”
三“传世之文”与“觉世之文”
二 “言文一致”的寻求
一与“文言”对立的“白话”
二“白话”对“现实”的分担
三“二元”态度的问题
四“言文一致”的提法
五激进的拼音化方案
三 语言变迁的自身特性
第二章 汉语内部的通道
一 从“文字问题”到“文学问题”
一“汉文问题之中心”
二“文学”的解决思路
二 “工具”革命与“形式”追求
一“白话”:“文学工具的革命”
二“文法”:语言内在结构的“疏通”
三 “有意的主张”:现代性的文学必需
第三章 “国语”的“文学生成”
一 “国语”:现代性的语言目标
一“国语”概念的来源
二“标准”:“选定”还是“建设”?
二 “文学”的生成方式
一对“白话诗”合法性的质疑
二“政治运动”还是“文学革命”?
三“说话”与“书写”的相互生成
三 “汉语”与“诗”的问题
一“母语”、“传统”与汉字
二“历史连续性”的必要体认
三对“新诗”的态度
下篇 诗歌作为特殊的言说
第四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上:晚清诗的内在矛盾
一 语言符号的更新
一“新名词”的意义
二政治性的革命方案
二 形式秩序的力量
一“新语句”与“古风格”
二古典诗的“程式”与“归化”
三 彰显矛盾的写作
一有意试验的文本
二形式上的挣扎与牺牲
三汉语言说方式的“维新”
第五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下:白话诗的句法转换
一 古典诗的美学机制
一汉语诗的“词法”
二近体诗的句法与意象
三形式与经验的矛盾
二 白话诗的“说话”方式
一“刷洗过的旧诗”
二寻求诗体的“解放”
三经验对形式的冲决
三 句法转换与语义生成
一白话诗的句·法结构
二汉语的“严密化”
第六章 破坏中的期待:白话诗的诗意生成机制
一 必要的“形式”策略
一“须讲求文法”
二“文法”与“八事”
二 新的意义“对等原则”
一“隐喻”与“用典”问题
二“限度”与新的可能
三 诗歌语言的“符号学”
一“务去烂调套语”
二反“神话”语言
三大于“内容”的诗歌“修辞学”
四 新诗“具体的做法”
一哪一种“具体性”?
二“‘精密’的幻觉”
三感觉与想象的“具体性”
四“新体诗的音节”
余论关于一种现代诗歌文类的确立
附录“标准”与“尺度”:如何谈论“现代汉诗”?
一 辨析:“标准”与“尺度”
二 当代诗歌:本体认识无“标准”
三 “现代汉诗”:对新诗的一种谈论方式
四 深度个体言说:经验的尺度
五 对“现代汉语”的自觉:语言的尺度
六 诗之本体的意识:形式的尺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