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北水利史研究:开发与环境(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丛书)

書城自編碼: 25776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潘春辉 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008391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頁數/字數: 303页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編輯推薦:
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研究文库·《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丛书》

1.丝绸之路研究:交通与文化

2.欧亚文明研究:历史与交流

3.中东与中亚研究:交往与互惠

4.敦煌吐鲁番研究:文献与文明

5.汉晋简牍研究:文书与行政

6.汗血宝马研究:西极与中土

7.西北边疆民族研究:政策与法律

8.西北水利史研究:开发与环境

9.近现代西北社会研究:发展与变革

10.甘肃华夏文明研究:起源与传承

11.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

12.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与艺术
內容簡介:
该书是《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其中一本,主要阐述了古代水利在西北经济开发全过程中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西北地区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灌溉事业提供了保障。同时,伴随着农田水利事业的开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又反过来影响着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书集中讨论了历史时期西北的水利和环境变迁问题。
關於作者:
潘春辉,女,汉族,1977年生,山东即墨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西北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至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农村用水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水资源安全与西北基层社会控制——以清代河西走廊为中心”等。
目錄
第一章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总论

第一节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高峰

一、汉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高峰的出现

二、唐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新高峰

三、明清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第二节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

一、引流灌溉技术

二、坝堰池塘修造技术

三、水车和井灌技术

第三节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类型投资者与基本经验

一、古代西北农业和水利开发的两种类型

二、反差巨大的投资者——以清朝为例

三、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二章 元明清时期宁夏平原水利建设

第一节 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

一、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

二、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土地垦殖

第二节 明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

一、水利管理机构与用水制度

二、河渠的修浚

三、水利工程技术

第三节 清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

一、水利制度

二、水利的兴修与成就

第三章 清代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与社会治理

第一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资源条件及人文社会环境

一、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

二、清代河西走廊人文社会环境

三、水资源对河西走廊社会的意义

第二节 清代河西走廊水资源建设及利用

一、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工程

二、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工程与屯田垦荒

第三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均水制度

一、均水制度的严格性

二、均水制度的灵活性

第四节 清代河西走廊水事纠纷与社会治理

一、水事纠纷与政府应对

二、“水官”与基层社会治理

第五节 水利开发、生态变迁与清代镇番移民

一、清代前期镇番县的人口移入

二、清中后期镇番县的人口外移

第六节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积弊

一、水规不尽完善

二、人为因素影响

三、水利技术落后

第四章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祁连山区林草植被的破坏与演变

一、西汉大规模开发前祁连山林草植被状况

二、汉至北魏时期植被的破坏与变迁

三、唐至西夏时期植被的破坏与变迁

四、明清时期植被的破坏与变迁

第二节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的破坏

一、汉代绿洲边缘植被的破坏

二、唐至西夏时期绿洲边缘植被的破坏

三、明清时期绿洲边缘植被的破坏

第三节 锁阳城遗址及其古垦区沙漠化

一、锁阳城遗址概况

二、锁阳城历史沿革考证

三、锁阳城及其周围垦区的沙漠化

第四节 张掖“黑水国”古绿洲沙漠化

一、南、北古城遗址

二、其他遗迹

三、张掖“黑水国”古绿洲沙漠化

第五节 甘肃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

一、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概况

二、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上残存的遗址、城址

三、比家滩古城及其兴衰沿革

四、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

第五章 左宗棠对甘肃水利与生态环境的治理

第一节 左宗棠与甘肃水利建设

一、左宗棠对兴办甘肃水利的认识

二、甘肃兴办水利的灌溉类型和兴工方式

三、泾河治理与开挖抹邦河

四、水利建设的成绩与评价

第二节 甘肃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一、甘肃生态环境现状

二、甘肃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

第三节 甘肃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一、植树造林,改造环境

二、开渠凿井,改造农业环境

三、推广“区种法”,提倡精耕细作

第四节 甘肃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

第五节 左公柳的生态与文化诠释

一、近人关于左公柳的记述

二、晚清民国时期甘肃地方政府对左公柳的保护

三、左公柳的传说与诗话

参考文献

后 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总论

西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一个干旱、半干旱区,无论历史上气候有多大的变化,水利灌溉始终是西北农业的命脉,这一点迄无变化。因此,古代不论谁在西北进行经济开发,都必须从水利建设入手。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西北的经济开发是从农业开始的,而西北的农业发展又离不开农田水利灌溉,水利作为农业的第一要素,贯串于西北经济开发的全过程。以下主要从农田水利建设的高峰、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农田水利开发的类型投资者与基本经验等方面,对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做一个总括的论述。

第一节 古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高峰

中国古代西北的农田水利开发,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的军事活动,二是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西北的军事活动几乎无代无之,历代中央政府为了解决军需供应问题,无不在西北设立屯田和开发水利资源,但由于不同时代国家的统一幅度、内部和谐程度不同,可用于投资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同等原因,遂使不同时代西北水利开发呈现出高低波动的曲线, 且在汉、唐、明清出现三个高峰期。

西北地区以农田灌溉为主要目标的水利建设,最迟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反映西周以来制度文化的《礼记》中有许多级次的水渠名称,如《周礼·地官司徒》云:“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些遍布于京畿四周的遂、沟、洫、浍、川等渠道,一则用于排水,二则用于灌溉。《礼记·郊特牲》载,周代的“八蜡”之祭中,也包含祭水渠之神“水庸”。这都是当时有农田灌溉的明证。《史记》卷29《河渠书》中记载战国秦最早的水利建设称,东周晚期,韩国怕秦的武装进攻,欲疲其国力,使不能东伐,乃使水工郑国游说秦王。秦王被郑国的水利说词打动了,中间才发觉有诈,但经过郑国的辩解,秦国还是认可了他关于“渠成亦秦之利也”的说法,终于修成了“溉泽(一作‘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的郑国渠,“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条以郑国名字命名的水渠,是见于记载的西北历史上最早确切可指的农灌用渠,它对后世农田水利事业的影响和鼓舞作用极其深远。

一、汉代西北农田水利建设高峰的出现

两汉西北的水利,除关中的郑国渠仍在沿用外,汉初汉中地区还修建了山河堰,据说它是汉相国萧何、曹参创筑的。“其下鳞次诸堰,皆源于此。”① 陕西褒城县的“流珠堰势若流珠,亦汉萧何所筑”② 。洋县的“张良渠在县东南二里七女塜,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盖良所开也”③ 。汉武帝元光时(前134—前129年),郑当时为大农令,建议政府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黄河三百余里,可灌“渠下民田万余顷”,朝廷悉发卒数万人穿渠,三岁而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其后庄熊罴又建议:临晋(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民愿穿洛(即漆沮水)以溉重泉(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下流——引者)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此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关中地区有■渠。④ 左内史倪宽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奏请穿六辅渠,其后十六年,赵中大夫白公,又“奏穿泾水,注渭中,溉田四千余顷。人得其饶而歌之”①。后人称之为白渠。盩厔有灵轵渠,又引堵水(一作诸川)。“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② 由于灌溉用水量大增,下游河水大减,淤泥沉淀,河床升高,河堤容易溃决。王莽时,大司马史长安张戎言:“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③ 张戎的意见固不可取,但我们从这里不可以看到当时长安东西、黄河和渭河流域灌溉普遍发达的景象吗?

东汉时期,关中农渠多数仍在利用,且有新开渠的记载。如今高陵县的樊惠渠,就是灵帝光和五年(182年)开的。原先,“其地衍隩,土气辛螫,嘉谷不植,而泾水长流。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隐,乃立新渠,向之卤田,化为甘壤”④ 。

除关中外,宁夏、河西、陇西、西域等地在两汉时期都有大的水利开发。如宁夏境内的“光禄渠”,据清人考证,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四月,“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列城,西北至卢朐,后遂名为光禄塞,则宁之光禄渠应属自为所开浚”⑤ 。宁夏还有以“御史”“尚书”命名的渠道,据考也都是汉人所开。至于灵州传为秦人所开的“秦渠”,汉时无疑还在使用。方志记载说:“秦渠在灵州,一曰秦家渠,相传创始于秦,引黄河水南入渠口,设闸二空,曰秦闸。沿长一百五十里,溉田一千三百顷零。”⑥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尚书仆射虞诩奏复朔方西河上郡,乃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⑦ 。

河西酒泉郡福禄县的呼蚕水(今讨来河)“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道羌谷”。张掖郡觻得县(今甘肃张掖市)的千金渠,敦煌郡冥安县的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① 。敦煌郡龙勒县的氐置水(今党河),“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②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南阳人任延被任为武威太守,他针对河西少雨泽的特点,“置水官吏,修理沟渠”,在谷水(今石羊河流域)兴修陂塘,灌溉农田,当地民众“多蒙其利”。③

青海汉时的水利建设,据载汉宣帝神爵时(前61—前58年),赵充国在湟中准备屯田,“缮乡亭,浚沟渠”④ 。功虽不就,仍可以看到水利在当地农业中的重要性。陇右西部一带,建武十一年(35年),陇西太守马援组织金城民众“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⑤ 。这件事在《水经注》卷2《河水》中说得更清楚:“昔马援为陇西太守六年,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而郡中乐业。”

汉简中有关修建水利的记载相当多,下举几例:永平七年(64年)正月,“春秋治渠各一通”⑥ ;“……六月戊戌,延水水工白褒取……”⑦;“……发治渠卒……”⑧。

汉朝政府在西域也兴建了一些水利设施。据《水经注》卷2《河水》记载,西汉昭帝元凤中(前80—前75年),敦煌人索劢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二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灌浸沃衍”。他率兵“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西域乌孙国发生内乱,汉朝政府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通渠积谷,欲以讨之”⑨ 。他“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輥?輮?訛 这是兼顾运输、灌溉两方面的水利设施。

以上说明,两汉时期,不仅京都地区的水利建设蓬蓬勃勃,这是官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随着国家控制区域的扩大、驻兵的增加,为了屯田积谷,解决军粮,农田水利事业乃从关中核心区扩大到了河西四郡、湟中、宁夏以及西域部分地区,出现了西北开发史上第一个农田水利建设的高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