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消费性休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生机制”是第一次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探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又是如何推动着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展和壮大。“消费性休闲”是陈占彪编著的《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在不得不强调“消费”的“发展主义”背景下,“消费”这个原本只是休闲的“非必要条件”之一,如今越来越成为获得休闲的“惟一前提”,于是休闲方式、意义与功能都被“窄化”和“异化”。
|
內容簡介: |
目录
绪章 从劳动到休闲
第一章 “城市工作中心主义”与休闲生产
第二章 何处休闲:都市休闲空间分析
第三章 观念诱导、时间创设和文化造景
第四章 旅游消费是如何发生的
尾章 挣脱禁锢与节制发展
名词释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關於作者: |
陈占彪,陕西韩城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任职于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领域为近现代思想文化、当代文化、汉文化圈国家与中国关系。主持国家课题一项,出版著作多部。
|
目錄:
|
“消费性休闲”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生机制”是第一次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探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又是如何推动着当代城市“消费性休闲”的发展和壮大。 “消费性休闲”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在不得不强调“消费”的“发展主义”背景下,“消费”这个原本只是休闲的“非必要条件”之一,如今越来越成为获得休闲的“惟一前提”,于是休闲方式、意义与功能都被“窄化”和“异化”。首先论述建国以来人们对休闲劳动的认识和态度。绪章《从劳动到休闲》,主要探讨1978年前后人们对休闲和劳动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展示从“为了劳动而休闲”到“为了休闲而劳动”的观念转变。其次着重分析“消费性休闲的发生机制”最后反思“消费性休闲”及其产生“消费性休闲”的当代社会。在尾章《挣脱禁锢与节制发展》中主要对“消费性休闲”中的 “休闲禁锢”和“发展主义”进行了反思。
|
內容試閱:
|
问题是玩就玩了,还要“拼命”地玩,这是不可以的。赵队长所说的“玩”是指:“凡是新电影,必看;有3天以上休息或假日,必外出旅游;有足球赛,必上场助威;每一次工程完工后,必举行狂欢酒会……总之,力求物质生活高档次,精神生活高格调,生活规律高节奏。”④生活得何等潇洒!今天,赵队长的玩的意识和玩的劲头,对我们来说真是求之不得,我们但愿人人都是赵队长,唯恐你只挣不花,票房、景区收入、饭店的希望正寄托在赵队长们的身上呢。可是,搁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刚从崇尚奋斗、远离享受的时代中走出来,这样的生活和主张就显得有些刺眼。
“能挣会花”,而不是“只挣不花”,越来越成为20世纪80年代青年的共识。“这年头碰上好时候了,只要肯下力,汗亦总不会白流,一般月收入200多元,有时还能超过300元,这就要来点投资,精神上享受享受!彩电、冰箱是另一码子事儿,当工人的更需要精神上的愉快和放松!这几天我承包了个活,紧赶慢赶交了活,还能不来消遣消遣,放松放松!”④这里的“消遣”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人们进行“消费性休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相反,工作成了休闲的保障,享受成为休闲的目的。
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很是旺盛,“消费性休闲”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屡见不鲜了。以往看不到的,不允许存在的一些休闲娱乐场所,如茶馆、咖啡厅、舞厅、夜总会,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陆续开设。上海最早出现在南京路上的海燕音乐茶座,每晚七点准时开场。南京西路风雷剧场里的仙乐舞厅每次最多可以容纳130人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