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編輯推薦: |
1.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民国时期各个阶层、三教九流人士的真实生活,对社会各界人士的不为人知的生活做了精彩解读。
2.图片真实而精彩,而且许多照片十分珍贵。这些珍贵的照片将带入我们,更真切的走进当时动乱的时代,更真实的感觉到民国时代的独特和纷扰。
3.开本小,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双色插图,装帧精美,版式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
|
內容簡介: |
旧上海“三大亨”究竟如何发迹,“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传言由何而来?津门小南河村里是否有无敌的迷踪拳,一代宗师霍元甲和咏春君子叶问谁才是民国第一武师?山东响马如何策划了民国史上最轰动的劫车大案,秀才匪首孙美瑶又落得怎样的下场?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而有趣的故事,全面介绍了民国时期各界人士的活动事迹。内容选点有针对性,趣味性很强,图文并茂,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
|
目錄:
|
第一章7
麻皮探长——黄金荣/8
不得善终的流氓——张啸林/23
江北大亨——顾竹轩/37
最后的响马——孙美瑶/47
狡诈的东北“胡子”——座山雕/58
武林奇人
第二章69
神坛上的津门大侠——霍元甲/70
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孙禄堂/88
咏春君子——叶问/105
最后的镖王——李尧臣/123
民国文人风骨
第三章137
海内狂人——黄侃/138
北大“狂士”——刘文典/150
语言学天才——赵元任/161
文心剑胆——郁达夫/174
民国奇女
第四章191
一代风华绝世佳人——林徽因/192
天涯歌女——周璇/210
万花丛中,风情自在——胡蝶/228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陆小曼/247
|
內容試閱:
|
麻皮探长——黄金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谈及民国时期的老上海,有三个人物就是不能不提的,这就是被呼为“上海滩三大亨”的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而这其中又以黄金荣发迹最早,辈分最高,资格最老,俨然是上海滩第一位“教父”级别的人物,甚至年轻的杜月笙和蒋介石也一度托庇于他门下,所以故事也就先从这位有着“麻皮探长”绰号的黄金荣讲起。
麻皮金荣
仅从“黄金荣”这富贵俗气的三个字来看,此人也不是生于大富大贵之家,因为国人给孩子起名的习惯是缺啥叫啥,真正有钱有名望的家族不会把“金”和“荣”挂在嘴边。于是黄金荣的父母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老爹黄炳泉乃是清末浙江省余姚县一名捕快,也就是俗称的“皂吏”,这份职业在清末基本是贪赃枉法的代名词,借职务之便上下其手的人渣在充任,黄家的门风也便可想而知。后来黄父到苏州办案子,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留在那里不走了,还娶了一户邹姓人家的女儿落地生根。1868年,黄家生了个儿子,起名金荣,小名则叫“和尚”,和尚同学大概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星星点点地留下了麻子,所以有个绰号叫“黄麻皮”,日后虽然发迹了没人敢当面这么叫,但是上海的老百姓在背后都是“黄麻皮”长、“黄麻皮”短的叫,其本名黄金荣反而没多少人记住了。
大概黄麻皮本人也觉得这名字太俗没气质,所以等当上老大后又下令一个狗头军师给他按照谐音,附庸风雅地起了个“锦镛”的字号,对外一律以“锦镛如何如何”自诩。黄金荣干过的这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儿不止这一起,比如他长期自称为上海青帮“天字辈”老大,比青帮还健在的弟子中地位最高的“大字辈”字还高一头。但是鬼才晓得这个家伙是什么时间参加过青帮的拜老头子、开香堂等入门仪式的,用黑话讲就是个“空子”,只是黄麻皮本人觉得青旧上海福州路街景福州路兴起于19世纪后期,是一条洋溢着上海人特有的生活气息的马路。
帮的名头可资利用,就毫无节操地拿来使唤了。因此当时正统的青帮中人对他冒充帮里前辈,广纳门徒的做派颇有微词,但无奈黄麻皮在上海的显赫势力,青帮也无可奈何,只好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个“山寨货”。直到1927年黄金荣从法租界警务处督察长退休时,才托杜月笙出面疏通,迫使青帮耆老张镜湖接受了他的拜师名帖和两万元敬礼,正式成了青帮“通”字辈的门人。
华人巡捕
当然不管怎么说,黄麻皮先生都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至于他是怎么混上来的,这就要从上海法租界巡捕房讲起了。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就成为中国第一批有外国人居住的城市,清政府的官吏出于“华洋杂居,难免生乱”的心理,“爽快”地把一块又一块的中国领土批给各国洋人做“租界”,于是有了后来的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等称谓,后来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而法租界则一直延续下来,这两大块租界共同组成了外国人在上海的“国中之国”。
所谓租界门口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第一,洋人喜欢养狗当宠物,没听说过宠物还要寄放在租界外边的道理。第二,洋人生活要人伺候,厨子管家之类可以从本国招募,总不能打杂、倒垃圾、烧开水的仆人也要从家乡带过来吧?所以招募本地中国人也是必然,更不用说租界里理发、开杂货店、扫大街等提供公共服务的行当了,不客气一点儿,离了中国人,租界根本玩不转。至于影视剧中那块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的牌子,倒是挂在租界内专供洋人散步的公园门口更靠谱一点儿。
当时租界内办理刑事案件都要华洋分开,这里倒不单纯是对中国人的歧视了,只是租界内巡捕房的力量有限,光靠那几位中国话都说不利索的外国探长和从印度、安南(今越南)招募来的殖民地保安,想维持租界的治安谈何容易?因此1900年法租界第二次扩界后,法国驻沪总领事白早脱和公董局总董白尔研究决定招募120名华人巡捕,这个消息就被当时在上海滩当混混的黄金荣打听到了。
这时候的黄麻皮日子过得很是潦倒,老爹死后家道中落,他本人又不爱读书,一无所长,只好去一个裱糊店当学徒,但是因为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无一不精,裱糊店也养不起这尊大神了,黄麻皮又回到街头,以给衙门当临时工度日,这时候洋人的衙门要人的消息就传来了。黄金荣自觉进了巡捕房能吃香喝辣、前途无量,便决定去碰碰运气,这次走了一位老爹生前认识的熟人徐安宝的门路,黄金荣顺利当上了法租界巡捕。
进了巡捕房后,黄金荣表现得格外卖力,每天都跟着法国巡捕的屁股后面,挨家挨户去征收“地皮捐”、“房屋捐”,还要到越界筑路区为新建的房屋订租界的门牌号码,在镇压那些不愿意动迁的农户、坟主,殴打抗议加捐的小商贩等活动中,体格五大三粗的黄麻皮一直是冲锋在前的。由此,他就被警务总监看中,一下就由华捕提升为便衣侦探,又名“包打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