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四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理论层面,分析残疾人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理。二是国际经验借鉴,强调从残疾人发展的视角研究国际经验,促进残疾人能力建设。三是实际层面和政策层面,课题组在文献综述、问题筛选、关键问题识别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残疾人扶贫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并针对这三大关键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行动纲领。四是案例研究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调研,并运用前述研究成果,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对丰富扶贫开发理论和解决我国残疾人贫困和发展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關於作者: |
黄恒学 北京大学教授,公共经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恒学会导师。长期从事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与教学,并兼任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教授、政府机构决策顾问、企业高级管理顾问,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多项教学与研究成果获奖,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专注于哲学基本理论和市场基本理论研究。
李本钦 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监理工程师、工程师。现任四川省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系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思想研究会理事。先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共青团四川省委等授予“四川省优秀青年”“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被四川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抽样调查先进个人”,被巴中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巴中市委等授予“巴中市十大杰出青年”,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等。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对象3
第二节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内容11
第三节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模式创新的研究方法15
第四节巴中市残疾人扶贫模式创新的研究意义18
第二章贫困与残疾人扶贫的相关基本理论分析20
第一节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理论20
第二节残疾人扶贫制度设计的理论思考34
第三节残疾人扶贫理论创新及其社会意义37
第三章中国残疾人扶贫的历史与现状分析40
第一节中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40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扶贫项目与政策特点50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56
第四章中国残疾人扶贫的基本模式分析64
第一节生活救济型扶贫模式分析65
第二节康复救助型扶贫模式分析74
第三节教育开发型扶贫模式分析88
第四节就业服务型扶贫模式分析100
第五节其他常见扶贫模式的分析125
第六节现行残疾人扶贫模式的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分析126
第五章残疾人扶贫的国际区际经验比较与启示131
第一节残疾人扶贫的国际(区际)经验比较132
第二节国际(区际)经验借鉴与启示138
第三节国际(区际)经验对中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实践的启示142
第六章巴中市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与基本经验分析150
第一节形成和发展了残疾人扶贫组织领导体系150
第二节巴中市残疾人扶贫的政策体系分析155
第三节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170
第四节巴中市残疾人新居扶贫172
第五节巴中市“五大模式”推动残疾人产业扶贫174
第六节巴中市残疾人康复扶贫的措施与经验178
第七节推动教育培训扶贫179
第八节就业扶贫181
第七章桥梁型残疾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桥梁模式185
第一节简介185
第二节传统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简析186
第三节巴中市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开创的桥梁模式188
第四节关于巴中市残疾人社会工作桥梁模式的思考195
第八章结论199
参考文献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