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每天学点艾灸祛病秘诀(我爱我灸,每天只需几分钟,一灸见效!)

書城自編碼: 257554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中医养生
作者: 健康养生堂编委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735665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耕读史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9
《 艾灸祛寒湿看这本就够 》
+

NT$ 149
《 人体艾灸实用手册:简明清晰,实用易学做自己的理疗师 》
+

NT$ 330
《 艾灸止痛祛寒湿 》
+

NT$ 374
《 单桂敏艾灸全书 》
+

NT$ 374
《 小儿推拿专家教 捏捏按按百病消 全新彩图版 》
+

NT$ 351
《 马氏温灸法 》
編輯推薦:
艾灸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延寿健身的保健法,被时人称为长寿健身术。现代科学认为,衰老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和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根据统计,艾灸法适用于300 多种疾病,疗效显著者占200余种,所以经常施灸能使患者远离疾病,青春常驻,延年益寿。
內容簡介:
本书共分为12章,涉及艾灸基本知识和艾灸具体操作的各方面内容。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从读者角度出发,采用易学、易懂、便于阅读的图解方法编写。本书用文字介绍艾灸的相关知识,同时,并配以图解表格,通过图文对照,让读者快速掌握艾灸治病保健的方法。本书附录的穴位速查图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的穴位。相信通读全书后,你将成为自己和家人的灸疗师。
關於作者:
刘红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专家组成员,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特约主讲嘉宾。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 多年。出身中医世家,早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刘冠军教授,国医大师贺普仁亲传弟子,家学渊源。善用中医中药、针灸、火针等治疗临床疑难病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郑书敏
国家举重队队医,国家举重队马江举重基地医务科科长,中国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自2002 年在国家举重队做随队医生,负责国家举重队的医务监督、防伤防病、治疗等一系列工作,备战过 2004年、2008年、2012年奥运会和2002年、2006年、2010年亚运会,先后保障过石智勇、吴美锦、张湘祥、林清峰、苏达金、吴景彪、张杰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
目錄
第一章了解艾灸的知识
艾灸历史知多少 16
艾灸是如何养生祛病的 20
艾灸的治疗原则 21
找准穴位的方法 22
不能灸的穴位——禁灸穴 26
常用艾灸疗法一览 28
第二章轻松掌握艾灸方法
艾灸的制作方法 34
认识常用艾灸器具 36
根据实情选择艾灸用量 38
施灸体位 40
灸疮的处理及灸后调养 42
根据“灸感”判断痊愈程度 44
第三章了解艾灸的经络与穴位
经络概说 48
奇经八脉与十五络脉 50
什么是腧穴 51
第四章十四经脉艾灸法
手太阴肺经 54
手阳明大肠经 56
足阳明胃经 58
足太阴脾经 60
手少阴心经 62
手太阳小肠经 64
足太阳膀胱经 66
足少阴肾经 68
手厥阴心包经 70
手少阳三焦经 72
足少阳胆经 74
足厥阴肝经 76
任 脉 78
督 脉 80
第五章十大艾灸保健穴
无敌长寿穴 足三里 84
益气补肾穴 神阙 85
培肾固本穴 关元 86
健胃奇穴 中脘 87
补肾壮阳穴 命门 88
强身健心穴 涌泉 89
退热截疟穴 大椎 90
清热解毒穴 曲池 91
益气助阳穴 气海 92
妇科病主穴 三阴交 93
第六章防病保健艾灸法
调和脾胃灸法 96
预防感冒灸法 97
养心安神灸法 98
调畅情志灸法 99
健脑益智灸法 100
补肾强身灸法 101
眼睛保健灸法 102
小儿保健灸法 103
青壮年保健灸法 104
中老年保健灸法 105
第七章用艾灸赶走头痛脑热
失眠 108
感冒 110
休克 112
中暑 114
咳嗽 116
呕吐 118
腹泻 120
便秘 122
腹痛 124
头痛 126
腰腿痛 128
痔疮 130
心悸 132
眩晕 134
打嗝 136
第八章艾灸治疗中老年常见病
糖尿病 140
哮喘 142
心脏病 144
脑出血 146
中风 148
慢性胃炎 150
胃痛 152
黄疸 154
肝硬化 156
高血压 158
第九章艾灸是男人的“宝”
遗精 162
阳痿 164
男性不育 166
前列腺炎 168
第十章艾灸调理女人身心
月经不调 172
痛经 174
闭经 176
带下病 178
产后乳汁不足 180
子宫脱垂 182
外阴瘙痒症 184
女性不孕症 186
习惯性流产 188
性冷淡 190
子宫肌瘤 192
更年期综合征 194
第十一章艾灸为宝宝保驾护航
惊风 198
百日咳 200
流行性腮腺炎 202
小儿腹泻 204
疳积 206
小儿遗尿 208
鹅口疮 210
小儿肺炎 212
小儿哮喘 214
小儿厌食症 216
第十二章 艾灸的美丽方
肥胖 220
皱纹 222
黄褐斑 224
雀斑 226
斑秃 228
酒渣鼻 230
面色苍白 232
面部疖肿 234
上睑下垂 236
带状疱疹 238
湿疹 240
神经性皮炎 242
硬皮病 244
附录
穴位速查图集 246
內容試閱
艾灸历史知多少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的一种,一般是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自然疗法。这种疗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时期。艾灸疗法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世界医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节名词
1 《伤寒杂病论》
成书是在公元200 年~ 210 年, 作者为张仲景。
2 曹翕
魏晋间官吏,医学家。擅长针法,著有《曹氏灸经》和《曹氏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
3 葛洪
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艾灸的起源与传播
艾灸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是在人类掌握和利用火以后的产物。
远古先民风餐露宿缺乏治疗手段,遇有病痛人们只是用手掐按,或用石头敲击痛处, 有时还会用火烤。久而久之,便积累了一系列治病方法,灸疗的雏形也在此时产生了。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广泛知晓采用艾绒作为灸疗的燃料。艾草在我国广为生长,古人大概先发现艾是引火、避蚊虫的理想材料,继而在用艾引火的过程中发明了艾灸。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黄帝内经》《难经》等重要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中多有对艾灸的介绍。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灸疗的起源和各种灸法及其治疗各病症的知识。
东汉时期艾灸有了进一步发展。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1中记载了不少用艾灸治疗某些三阴虚寒证的方法。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延平年间的《黄帝明堂经》是我国第一部有成熟体系的、针灸并重的腧穴学经典著作,该书为艾灸对症取穴治疗奠定了基础。
三国之际诞生了最早的灸疗专著,即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2 著《曹氏灸经》七卷,书中所载施灸孔穴增多,施灸的禁忌也较以前诸书具体,并申明禁灸原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并未阻止艾灸的发展步伐。西晋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灸疗专著,书中详尽地论述了各类疾病的证候、取穴,把艾灸专门化、系统化,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晋代名医葛洪3 的著作中则强调了艾灸对传染病以及急救的作用。
南北朝时,灸疗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传入了日本。公元552 年,陈文帝将《针经》赠送给日本钦明天皇,艾灸术从此开始在日本流传。
公元562 年秋,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160 卷越海东渡,以后,日本多次派人来我国学医。灸术传入日本后深受朝野重视,发展迅速。艾灸疗法的发展壮大在唐代,灸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唐朝建有医科学校,并设有针灸科,由针博士4教授,唐太宗又命甄权等人校订《明堂》,做《明堂人形图》,足见唐朝对针灸的重视。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提倡针灸并用,他特别注重灸量,施灸的壮数多至几百壮。
此外,他还绘制了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明堂三人图》。
宋代更加重视艾灸在医疗中的作用,并将艾灸列为十三科5 之一,使灸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宋代的医学书籍中还有“天灸”或“自灸”的记载,这是一种不同于温热刺激的另类施灸方法。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以及《圣济总录》等医方书中更多地收集了大量的灸疗内容。艾灸发展到元代并没有停滞,西方子的《明堂久经》和《备急灸法》为灸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代是我国灸疗的全盛时期,其间灸疗学家辈出,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又有“桑枝灸”“桃枝灸”“神针火灸”以及艾条灸和药条灸。此外,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是用灯草蘸油点火在病人皮肤上直接烧灼的一种灸法;还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所谓“阳燧灸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有35 处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法,这说明艾灸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清代灸疗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谦等人撰写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的各种内容,便于初学和记诵。
清代吴亦鼎的专著《神灸经论》是我国历史上又一部灸疗学专著。雷丰的专著《灸法秘传》,对灸法的认识和应用更上一层楼。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级中医院开设了针灸科,综合医院以及卫生院也开展了针灸医疗,全国各省市均先后建立了一批针灸研究机构,一部分中医学院还专设了针灸系。本节名词
4 博士
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 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皆教授官。明清仍有,稍有不同。
5 十三科
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
6 阳燧灸
与近代的“日光灸”颇为类似。艾灸是如何养生祛病的
1 实证
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淤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癥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
2 热证
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汗多、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
3 虚证
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气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
4 寒证
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有外寒和内寒之分。
艾灸的一般性治疗效应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由艾灸产生的特殊“药气”所引起的效应。《名医别录》曰:“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为纯阳之品,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艾灸时产生的“药气”由皮表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安神、醒神、通窍的效用。
二是艾灸生火热,其热刺激所引起的效应。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温阳功效,这又是中药所不及的。艾灸生热,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灸位便产生治病效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证1 ,热证2,虚证3,寒证4,在病体体表可以出现一些“嗜热性”。因此,在施灸过程中,患者会无一例外地感觉舒适。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舒适感呢?因为,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加强,促使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艾灸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其中包括了局部刺激、经络穴位、药物诸因素。因此,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反映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本节名词艾灸的治疗原则
本节名词
1 证候
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
2 补虚
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
3 泻实
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
辨证与辨经
疾病总是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证候1 表现于一定的部位,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并发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这些病位、病性、病程,都成为辨证的主要内容。辨经,即是辨识疾病的具体部位。
标本缓急
标与本、缓与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标本缓急,复杂多变。标本缓急的运用原则有以下四点。
1. 治病求本:即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只是疾病反映于外的现象,通过辨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概括出疾病的本质。
2. 急则治标:在特殊情况下,标与本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夹杂,其证候表现为标病急于本病,如未及时处理,标病可能转为危重病症,论治时则应随机应变,先治标病,后治本病。
3. 缓则治本: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标本同病,标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
4. 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以采用标本兼治法。
补虚泻实
灸疗的“补虚2 ”与“泻实3 ”,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