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王小波离世18年了。喜欢他的人,不曾离开;认识他的人,逐年增多。他的读者、粉丝、“门下走狗”们日趋壮大。《王小波思想小品》,李银河选定篇目,书中老照片极也有味道。皮面小精装,装帧有特色,阅读、携带均方便,
|
內容簡介: |
《王小波思想小品》,从王小波全部杂文和随笔创作中精选50篇结集而成由李银河选定篇目,并亲笔注释书中所有王小波老照片。王小波曾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到些有趣的事。”“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还新奇。”
他的杂文和随笔,非常鲜明地呈现出“有趣、有道理而且还新奇”的风格。
|
關於作者: |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赴美。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著有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
|
目錄:
|
序言 1
沉默的大多数 1
思维的乐趣 16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27
知识分子的不幸 34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43
跳出手掌心 49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55
论战与道德 61
我看文化热 67
文化之争 70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75
我看国学 78
智慧与国学 82
理想国与哲人王 90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96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99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103
人性的逆转 109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117
有关天圆地方 120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122
肚子里的战争 128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32
椰子树与平等 136
体验生活 139
关于崇高 143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146
科学与邪道 150
科学的美好 153
生命科学与骗术 157
对待知识的态度 163
有与无 166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169
有关“伟大一族” 172
我为什么要写作 175
我的师承 180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184
关于格调 188
关于“媚雅” 194
奸近杀 197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200
欣赏经典 203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07
环境问题 210
个人尊严 214
君子的尊严 218
居住环境与尊严 221
饮食卫生与尊严 224
工作与人生 228
我的精神家园 231
|
內容試閱:
|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我有个外甥,天资聪明,虽然不甚用功,也考进了清华大学——对这件事,我是从他母系的血缘上来解释的,作为他的舅舅之一,我就极聪明。这孩子爱好摇滚音乐,白天上课,晚上弹吉他唱歌,还聚了几个同好,自称是在“排演”,但使邻居感到悲愤;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吉他上有一种名为噪声发生器的设备,可以弹出砸碎铁锅的声音。要说清华的功课,可不是闹着玩的,每逢考期临近,他就要熬夜突击准备功课;这样一来就找不着时间睡觉。几个学期下来,眼见得尖嘴猴腮,两眼乌青,瘦得可以飘起来。他还想毕业后以摇滚音乐为生。不要说他父母觉得灾祸临门,连我都觉得玩摇滚很难成为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除非他学会喝风屙烟的本领。
作为摇滚青年,我外甥也许能找到个在酒吧里周末弹唱的机会,但也挣不着什么钱;假如吵着了酒吧的邻居,或者遇到了要“整顿”什么,还有可能被请去蹲派出所——这种事我听说过。此类青年常在派出所的墙根下蹲成一排,状如在公厕里,和警察同志做轻松之调侃。当然,最后还要家长把他们领出来。这孩子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姐姐、姐夫,对这种前景深感忧虑,他们是体面人,丢不起这个脸。所以长辈们常要说他几句,但他不肯听。最不幸的是,我竟是他的楷模之一。我可没蹲过派出所,只不过是个自由撰稿人,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我的职业和摇滚青年有近似之处,口口声声竟说:“舅舅可以理解我!”因为这个缘故,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都要负起责任,劝我外甥别做摇滚乐手,按他所学的专业去做电气工程师。虽然在家族之内,这事也属思想工作之类。按说该从理想、道德谈起,但因为在甥舅之间,就可以免掉,径直进入主题:“小子,你爸你妈养你不容易。好好把书念完,找个正经工作吧,别让他们操心啦。”回答当然是:他想这样做,但办不到。他热爱自己的音乐。我说:“有爱好,这很好。你先挣些钱来把自己养住,再去爱好不迟。摇滚音乐我也不懂,就听过一个‘一无所有’。歌是蛮好听的,但就这题目而论,好像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我外甥马上接上来道: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我记得这是莱蒙托夫的诗句。连这话他都知道,事情看来很有点不妙了……
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这似乎无法辩驳:在舞台上,人们唱的是“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银幕上,看到的是“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不但中国,外国也是如此,就说音乐吧,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千古绝唱,据说素材是俄罗斯民歌“小伊万”,那也是人民痛苦的心声。美国女歌星玛瑞?凯瑞,以黑人灵歌的风格演唱,这可是当年黑奴们唱的歌……照此看来,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代。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可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因为我外甥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我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我把外甥说服了。他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
取得了这个成功之后,这几天我正在飘飘然,觉得有了一技之长。谁家有不听话的孩子都可以交给我说服,我也准备收点费,除写作之外,开辟个第二职业——职业思想工作者。但本文的目的却不是吹嘘我有这种本领,给自己做广告。而是要说明,思想工作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本文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