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黑格尔在哲学领域的贡献,让人叹为观止。在继承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观,提出了不同于现存国家制度的精神国家理念。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他基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美学思想,同样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同时,通过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建立了让人惊叹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此外,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认识论研究的原则,为总结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哲学成就及进一步发展哲学认识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
內容簡介: |
《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是一本讲述黑格尔生平事迹、主要著作、哲学思想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构建、发展过程等的书。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德国古典哲学,也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
|
目錄:
|
行动第一001
科学之科学024
精神漫游042
办报的坎坷经历061
“大逻辑”的真谛072
崇高到可笑089
密涅瓦的猫头鹰109
理性和历史128
美的领域141
上帝已死154
通向真理之路165
布鲁塞尔、维也纳和巴黎之旅184
未尽的故事200
年表222
|
內容試閱:
|
黑格尔的日记,除了表现得少年老成、过于谨慎,尽是一些琐碎之事,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例如:
7月14日,星期四。前天阿贝尔和霍普夫教授参加了我们的聚会。我们一起散步的时候,他们特别给我们讲述了维也纳。
7月15日,星期五。我和克勒斯教授一起散步。我们一起入迷地朗读门德尔松的《斐多》……
7月16日,星期六。市政府秘书克拉普夫勒先生今天去世。我们原以为他的身体状况已有好转。他有九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八天前接替了他的职位,另有一个儿子于去年秋天入了修道院。
7月19日,星期二。政府顾问兼枢密院秘书施密特林今天也去世了。他当时正在吃饭,伸手拿汤匙的时候中风了约翰内斯·霍夫迈斯特本:《黑格尔思想发展史资料》,斯图加特1936年版,第15~16页。。
日记的前面几页还记录了他和其他几个模范生被叫到教务处的情况。内容是:
我们并没有遭到训斥,他们只是严肃地要求我们去劝诫其他同学。让他们有所提防,别被拉入那些低俗的娱乐聚会。还举了个例子,说有一个团体,全是些年轻人,男的十六七岁,女的十一二岁……这些先生们带着女士们到处闲逛、腐化堕落,不可救药约翰内斯·霍夫迈斯特本:《黑格尔思想发展史资料》,斯图加特1936年版,第8页。。
从这些日记内容可以看出,黑格尔做人传统本分,过于守己,而且显得乏味。给他作传的库诺·菲舍尔这样写道,“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个迷恋于一部乏味的小说,毫不出众的少年,竟然日后会脱胎换骨,成了一位很有洞见的思想家,而且通过他孜孜不倦的努力,竟然成了当代数一数二的哲学家”库诺·菲舍尔:《黑格尔的生平、著作和学说》第一部分,海德堡1911年版,第9页。。
从另一方面看,事实并非完全如菲舍尔所言。读文科中学的最后一年,黑格尔的一篇名为《论古诗人之若干特征》的文章得到了如下评语:“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虽然黑格尔对近代文学不太了解,但他却谙熟古典文学。他对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情有独钟,还翻译过爱比克泰德和隆各司的作品,所以写一篇赞颂古代诗人的文章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一年前,他已经在《论希腊和罗马人的宗教》一文中表达了他对古代纯理性主义的看法。在他看来,希腊人的迷信是出于启蒙知识的缺乏。在文章结尾,他把批评的触角还延伸到了现代。在《论古诗人之若干特征》一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话题,对新时期的文学做出了评判。在他看来,近代的诗人已经再也不能发挥古代诗人的作用了。古人的品质和长处在于他们的质朴,他们的思想不是源自书本,而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为真理服务,而不是取悦读者。
显然,这算不上什么独特的见解。在德国,继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之后,古典热已经成为知识界的热点。作为学生的黑格尔只不过转述了他读过的内容罢了。可他转述得井井有条,让人信服。对古代语言和古代诗人的倾慕持续了他的一生。
老师对他的文章内容很是满意,只是在修辞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文科中学的学生须在班上讲述自己的作文,可黑格尔的口才平平。
在文科中学毕业前,黑格尔得做一次演讲。他的题目是《土耳其人统治下艺术与科学的衰落》。他此前对近东地区没有什么兴趣,选该主题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演讲中,他在描述奥斯曼帝国悲惨状况的同时,呼吁听众想一想自己的家乡符腾堡。对比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他讲道:
……所以,我们会感到自己有多么幸运,会珍惜上天让我们出生在这个国度的机会。我们的君主深信教育的重要性,深信科学用途的广泛。因为对其重视,所以赢得了荣誉,为自己建立了永垂不朽,供后人瞻仰的纪念碑约翰内斯·霍夫迈斯特本:《黑格尔思想发展史资料》,斯图加特1936年版,第52页。。
黑格尔极力推崇学监,感谢老师,呼吁同学和朋友反思无视学监和老师的教诲给自己带来的恶果。
倘若把这篇演说看作是反话,那完全是误解。事实上,这样的演说在当时非常流行,黑格尔也因此颇受欢迎。他的这番言论是否进了公爵的耳朵,我们不得而知,但毕竟他拿到了奖学金。1788年,他进入图宾根修道院,开始在那里的神学院继续他的学业。
符腾堡有两所高校,一所是斯图加特卡尔学院,另一所是图宾根神学院。前者是卡尔·欧根为了培养军官、医生和律师而建立的(席勒就于1780年毕业于该校);后者建校要早一些,创立于16世纪,旨在培养牧师和教师。神学院学生不多,约有两三百人,建在以前一个叫奥古斯丁教团修道院的旧址上。这里的生活方式具有修道院的特点:学生按要求很早起床,然后祷告、吃早餐。上课、自习和散步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违反一次规定就要受到惩罚,轻则不许午饭时喝酒,重则关禁闭。因为学生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城里人都称他们为“黑鬼”。
骑马和击剑也是做牧师的训练科目。黑格尔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依旧和中学时期一样喜欢读书。同学们都拿他开心,把他叫作“老头子”。他的纪念册里有同学为他画的漫画,画面上驼背的黑格尔拄着一副拐杖,旁边还有一句题词:“愿上帝保佑这位老头子。”黑格尔对此也见怪不怪,他跟谁都合得来,大家都把他看作知心朋友。
黑格尔喜欢吸鼻烟、喝酒和玩牌。只要条件允许,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一次,因为迟到,他被关了一小时的禁闭。还有一次,他在宿舍喝醉了,幸好朋友们把他藏了起来,没被老师发现,才逃脱了惩罚。后来舍长埋怨说:“黑格尔,或许你把自己的魂都给喝没了吧?”
黑格尔和学院里最优秀的两个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是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荷尔德林1788年和黑格尔同年进入神学院,谢林则在1790年才入学。
黑格尔学习勤奋。1788年12月,他写了上了大学后的第一篇作文,又一次重申了数月前在文科中学时的观点。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希腊罗马古典作家的作品给我们的教益》。他依然坚持以前的观点,仍然认为古代诗人是从自然获取灵感的,文中还批判了当代人对书本知识的重视。文章认为古典作家的优势就在于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力。古典文学是培养鉴赏力的殿堂,是美育的殿堂。阅读古代史学家的作品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是历史记载的典范,让人们很好地理解人类走过的道路。人类的精神永远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有所变化。当时的精神领域盛行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黑格尔对这一方法越来越坚信不疑。
神学院第一学年结束时,黑格尔获得了优等证书,评语是“聪明,勤奋,品行优良”。在以后十个学期的评语中,智力一栏一直填写的是“聪明”。而品行一栏则从“优良”降到“合格”,有时甚至是“差”。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循规蹈矩的文科中学生了。当然,他也没有变成肆无忌惮的酒鬼。在图宾根,这样的酒鬼比比皆是,他原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他的生活中有了新的兴趣,那就是政治。政治让他感到痴迷。
1789年春天,来自法国的警报传至德国。饥荒和骚乱遍及法国,国王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不再听从国王的旨意,人民代表召集了国民会议。当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之火燃遍全国。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这一宣言在当时的甚至整个时代的精神生活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法国革命受到德国进步力量的热烈欢迎。图宾根和其他的城市一样,也成立了一个政治俱乐部。人们在那里交流有关法国革命的新闻,阅读法国报纸,关注德国的命运。他们效仿法国人,种了一棵自由之树。据说,黑格尔和他的朋友谢林也参加了这个活动。
黑格尔是这个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在会议上发表政治言论,颇受朋友们的欢迎。在他当时的纪念册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口号:“反对暴君”、“打倒坏蛋”、“打倒妄想独裁的暴政”、“自由万岁”、“卢梭万岁”等。其中还有一条摘自《社会契约论》的语录:“如果天使有自己的政府,他们也会实行民主管理的。”卡尔·罗森克兰茨:《黑格尔传》,柏林1844年版,第34页。
卢梭对社会罪恶和封建奴役提出了不满的控诉,他的革命思想深深地吸引了黑格尔。卢梭也是最先发现资产阶级在进步的同时也有其缺陷的人士当中的一个。他的口号是“回归大自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经济的繁荣与科学的发达,不但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为此成就付出了代价,那就是自由和道德的沦丧。但是,卢梭相信,许许多多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最终会摆脱暴政,获得平等。他认为,理想的国家体制就是古代城邦国家的体制。黑格尔认为,法国革命正好践行了卢梭的思想。
法国革命继续发展。国王想逃跑,但给抓住后押回了巴黎,山岳党乘机推翻了君主制统治。反革命队伍在法国境外集结,企图用武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离图宾根不远的罗登堡驻扎着一个法国的流亡军团。他们当中有王军旧部军官、贵族、僧侣、税吏和冒险家。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他们决定不再在图宾根露面,以免被大学生搜到后要求决斗或者遭到痛打。
有一天,一个衣冠不整、满脸血迹的人,步履蹒跚地走在图宾根的街上,他是被保皇党派逮捕过,又奇迹般地逃脱了的雅各宾派。可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前走了,只有眼睁睁地等着罗登堡来的追捕者。就在这时,俱乐部的人把他救了下来,并藏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用募捐的钱把他送到了国外。
但是,后来俱乐部出了奸细,秘密被泄露,当局开始追查。卡尔公爵专程来到图宾根,亲自坐镇办案。俱乐部的主任及时躲了起来,其他人惊慌逃散。就连因为把《马赛曲》译成德语而闻名的谢林也逃脱了处罚。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踪,公爵亲自审问他,问他是不是那首“强盗之歌”的翻译者,他毫无惧色地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年轻的谢林才华超众,15岁就上了神学院,比其他人早三年。当时,黑格尔正在神学院读第五学期。他们常在政治俱乐部会议上见面,政治立场让他们走得很近。他们俩人的结交完全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哲学。至于理论方面的共同语言,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总体说来,黑格尔当时对哲学没有什么兴趣。虽说他在法国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就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但那时还是领会不了批判哲学的革命精神。当时,神学院有一个研究《纯粹理性批判》的团体。虽然谢林积极地参加这个团体的活动,但黑格尔对其无动于衷。
不过,年仅20岁的黑格尔并没有因此而错失哲学硕士学位。按照神学院的规定,学生在头两年应当学习哲学,接下来还要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为了获得论文答辩资格,得先写两篇篇幅不大的哲学论文,并通过相关考试,才能参加答辩。学生无须撰写大篇幅的独立论文,真正的论文是教授写出来的,学生只需参加答辩即可。黑格尔的那两篇论文并没有保存下来。他参加答辩的论文《论义务的界限》是奥古斯特·伯克教授写的。该论文论述了沃尔夫的道德观,认为德行的基础不仅在于理性,也在于感情。道德义务的概念虽然不是源于灵魂不灭和上帝永恒的思想,但对最高本体的信仰可以巩固和完善这个概念。参加这篇论文答辩的共有四个同学,其中就包括黑格尔和荷尔德林。
接下来的三年就该攻读神学了。黑格尔结业时答辩的论文是关于符腾堡教会史的相关问题。共有包括黑格尔在内的九个人参加。1793年秋季的宗教考试,是黑格尔在图宾根的最后一次考试。黑格尔的毕业文凭上是这样写的:健康不佳,身材中等,不善言辞,沉默寡言,天赋过人,判断力强,记忆力好,文字通顺,作风优良,偶尔不太用功,体质一般,神学成绩显著,虽热情地尝试讲道,但不是一名优秀传道士,语言只是丰富,哲学学习努力刻苦。
虽然考试过关了,但黑格尔不愿投身宗教事业。出于某些原因,他没有去做牧师。他的同学罗伊特维因解释说,黑格尔改变主意的原因是虚荣心受到了挫伤。上文科中学时,黑格尔成绩排在第一,他的同学梅尔克林排在第二,但上大学后,他们的次序颠倒了过来。梅尔克林神学院毕业时成绩排在第三,黑格尔却落到了第四,这在黑格尔的内心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罗伊特维因说,倘若黑格尔神学院毕业时不是第四名,那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牧师的。事实上,黑格尔绝不是自称为其知己的罗伊特维因所说的那么一个虚荣和贪图名利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