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本报告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打造,继《中美关系战略报告2013》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充分肯定。我社应广大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的要求,特地推出2014年新版,为您分析中美这两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间关系!
|
內容簡介: |
2014年,中美关系先抑后扬,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外交,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在新形势下,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新常态,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心伯主编的《中美关系战略报告2014》对此做了剖析,并从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社会交流等方便分析了本年度双边关系的发展,对2015年的中美关系作了展望。
|
關於作者: |
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及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问题的教学与研究。
|
目錄:
|
一、报告部分
第一章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吴心伯
第二章新常态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宋国友
第三章中美军事关系张芳
第四章中美海权博弈信强
第五章中美人文交流潘亚玲
二、大事记部分
2014年中美关系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附录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吴心伯
2014年,中国继续推进大国外交,谋求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以交往、合作与制约、平衡两手应对中国力量和影响力的上升。中美关系总体呈现的特点是:摩擦加剧,合作加强,中国对双边关系的引领作用增大。这些特点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于中美互动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新常态。那么,2014年中美关系新常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为何这些特征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基于这一新常态,2015年双边关系的发展态势为何?
一、摩擦加剧
2014年,中美之间的摩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与邻国的海上争端;二是网络安全问题。
2012年以来,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以更加积极和坚定的姿态维护其主权和海洋权益,美国则基于地缘政治和同盟政治的考虑积极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上争端,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摩擦面扩大,摩擦力度加剧。
2013年12月,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联合其在本地区的盟友对华施压未果。2014年初,奥巴马政府得出结论,中方下一步将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2014年4月笔者访问华盛顿时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的谈话。为了阻止中方采取其预期的这一行动,美方官员在2014年初密集表态表达美方的反对立场,并公开质疑中方在南海的九段线权利主张,国务卿克里在2月访华期间也就此向中方施压,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则在5月份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演讲中在南海问题上大肆攻击中方。另一方面,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积极地支持菲律宾和越南。在2014年3月中菲仁爱礁对峙期间,美国的海空力量试图策应菲律宾。奥巴马在4月访问菲律宾期间表示,支持菲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海洋法庭。5月初,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开始在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进行钻探作业,遭到越南强力干扰和反对,中越在南海激烈对峙,中越关系趋紧。在此情况下,美国力挺越南。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DanielRRussel)访问越南,表示对越方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指责中方挑衅。美国国务卿克里与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通话,为越方撑腰打气。克里还在第6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向中方施压,要求中方从西沙海域撤走“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美国侦察机则飞越“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向中方示威。美国参议院也通过决议,要求中国将“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和护航船只撤离南海海域,恢复南海原状。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迈克尔·福克斯MichaelFuchs则借出席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行的“南海局势与美国政策”研讨会之机,提出对南海争端各方冻结南海特定行动的3项建议,包括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不改变地形地貌现状与限制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等,KeynoteAddressbyMichaelFuchsatCenterforStrategicandInternationalStudies,July11,2014,http:csisorgmultimediaaudiorecenttrendssouthchinaseaanduspolicyday-2-keynoteaddressandopeningremar这一举动表明美国已不满足于为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与中国的博弈摇旗呐喊,而要直接介入,为南海问题定规则。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奥巴马政府也加大了对日本的支持力度。2014年4月奥巴马在访问日本之前和在日期间,公开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公开作此表态。虽然这并不是美方第一次阐明这一立场,而且奥巴马这一表态也有换取日方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上对美做出让步的考虑,但首次由美国总统作此表态,表明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挺日”的决心在增大。
美国积极插手东海和南海争端使得这些问题更加复杂化。美国一直声称对有关国家在东海和南海的主权争端不持立场。但是在钓鱼岛问题上,美方承认日本的行政管辖权,并强调该岛屿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这样美国就采取了原则上中立而实际上支持日本的立场。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也是依据《美菲安保条约》积极地支持菲律宾,从地缘政治需要出发支持并非美国盟友但被视为其安全伙伴的越南。美国以履行同盟义务、关心南海航行自由以及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借口深度介入南海问题,使得这些由来已久的争端变得不仅仅是中国和邻国的海上纠葛,也成为中美在西太平洋战略角逐的焦点。不仅如此,由于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在这些争端中采取更加强硬甚至挑衅性的立场,使得这些争端更加激烈、更难以得到管控,发生冲突的风险大大上升。
近年来,美方不断指责中国对美开展网络间谍活动,窃取美国军事和商业机密。2013年伊始,美国朝野加大了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华施压的力度。美国曼迪昂特(Mandiant)网络公司发布报告,指责中国军方支持对美国企业的大范围网络攻击,《纽约时报》也就此进行炒作。随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多尼隆在公开讲话中高调指责中国政府,要求中方正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及其所构成的风险,调查并停止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黑客,并为建立网络空间可接受的行为规范而开展建设性的双边直接对话。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国务卿克里和参联会主席邓普西在3—4月先后访华期间,均就网络安全问题对华施压。吴心伯主编:《中美关系战略报告2013》,时事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正当奥巴马政府准备对华采取进一步的强硬行动之际,突如其来的斯诺登事件暴露了美国自身长期对他国实施网络窃密和监控的种种行为,打乱了美国对华施压的计划,也大大削弱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指责中方的道义优势,此后美国对华施压一度有所收敛。2013年7月,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举行的中美网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中方建议双方采取务实行动,就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加强对话,并加强两国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协调与合作。12月,中美网络工作组召开了会间会。应该说,中美网络工作组的成立为处理双方共同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推动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但2014年5月,美国司法部以侵入美国企业电脑系统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中方则以停止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作出回应。美国起诉中国军官之举使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摩擦升级为对抗,给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投下了阴影。
网络空间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边疆”,对网络空间的有效利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由于目前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网络空间规则,一些网络能力发达的国家都在利用网络空间积极谋取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斯诺登所揭秘的,美方利用其强大的网络能力,对外国政要、企业、个人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这是极不道德的。但是美方辩称,出于国家安全目的的网络间谍活动是可以理解的和可以接受的,而出于商业目的的网络窃密活动则是不合法的和不可接受的,美方声称自己从不利用网络从事商业窃密活动。而在中方看来,美方对网络间谍活动的这种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其关于从不利用网络从事商业窃密活动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中方施压的真正目的是主导网络空间游戏规则,确保美国的网络优势地位。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摩擦加剧,一方面表明美国对中国网络空间能力的增长感到极度不安,急于打压和限制中国对网络空间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奥巴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缺乏良好的协调,以司法部为代表的部门基于美国国内政治考虑起诉中国军官,既不可能达到将其指控的这些中国军人“绳之以法”的目的,又使中美在网络问题上的互动走向对抗,损害了中美关系,是2014年美国对华外交上的一大败笔。
2014年中美在西太平洋海上争端和网络安全问题上摩擦加剧,揭示了新形势下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特征。随着中国力量和自信心的增强、大国外交的推进,中国将更加积极而坚定地维护和拓展其国家利益。美国基于其一贯的霸权思维,担心中国的行为将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削弱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挑战其优势地位,因而寻求牵制甚至遏制中国。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的摩擦势必会加剧,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对抗也不可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