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是国内首部系统讲诉“微电影是什么”的著作
本书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成果(编号:B-7037-12-000036)
获同济大学“985工程”专项资金科研经费资助。
撰稿人
杨晓林 杜志红 陈 吉 刘 佳
周倩雯 许肖潇 程 昆 王宇洁
|
內容簡介: |
《微电影艺术导论》是一部系统讲述“微电影是什么”的著作。内容涉及微电影研究的热点与问题、定义辨析、兴起的原因、历史与现状、美学特征及分类,以及六大常见微电影类型的创作及特征,为微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必读著作。
|
關於作者: |
杨晓林,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兼同济大学教工摄影协会副理事长,编剧、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上海影视戏剧研究会副会长、微电影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持完成研究课题9项,出版著作(专著及主编)15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动画大师宫崎骏》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
担任编剧和剧本改编的有:45集历史剧《大秦直道》(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电影《生死诺言》(获江苏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先驱者》(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被选为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90周年15部重点献礼片,获2012年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等。编导微电影多部,主要有《玫瑰之约》、《不幸碰上蛮大人》、《七日之痒》等。创作民俗纪录片有《朝山》等。
|
目錄:
|
第一章 微电影的定义及起因001
第二章 微电影的历史与现状025
第三章 微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分类054
第四章 商业化:广告微电影论080
第五章 主旋律化:宣教微电影论118
第六章 个性化:艺术微电影论144
第七章 讥刺与狂欢:恶搞微电影论169
第八章 知识的“软性”传播:科普微电影论195
第九章 稚真与青春:校园微电影创作论217
后记:《微电影艺术导论》之缘起252
附录:撰稿人介绍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