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內容簡介: |
每周二,在央视新闻中心的办公区域,很多人手里都会拿着一本杂志,再忙也要抽空埋头一读。他们读的是同一本刊物,刚刚刊印出的《央视新闻内刊》。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多年,到今年已经足足十年。本选题即是十年来《央视新闻内刊》中的好文结集,以期“内刊外读”,呈现给央视大楼之外的读者。《央视新闻内刊》以“业务交流、理念碰撞、新知共享、同业瞭望”为己任,其编辑思想在稿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说,按照精品原则,从内刊中严格筛选文章结集出版的这本书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节目生产的流程,呈现了新闻中心同仁们共同的新闻价值判断,也解密了诸多新闻背后、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在内容上,坚持精品原则,从写作质量、稿件角度、报道影响力、内容代表性等方面综合考量,一共收录了84篇文章。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既有自我检视,也有观点争鸣;既有业务思考,也有生活志趣。在体例上,延续了《央视新闻内刊》的栏目设置,按照入选文章的内容分为看片会、记者手记、分享、思考与驻外族五大部分。什么是新闻?什么正在成为新闻?什么将会成为新闻?如何发现和获取新闻?如何挖掘和有效表达新闻的核心价值?如何开发和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新闻影响力?这些问题在书中以《看片会》上不同观点的争鸣,《记者手记》还原的新闻现场与背后故事,对工作心路历程与生活志趣的《分享》,对行业前景的《思考》,《驻外族》的客居生活,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
|
目錄:
|
序
看片会
感动的力量 梁建增
十年·变与不变水均益
两会,我们能改变什么? 张泉灵
《世界周刊》十周岁断想 康辉
“直播死刑”的理智与情感 吴闯
“新闻式解说”从广州到伦敦 王立明
给生命两头同等的关爱 杨继红
调查记者的苦难和辉煌——《胶囊里的秘密》记者手记 弓弦
为什么要“克制”? 吴洪林
大地震后日本媒体给我们的启示 战丽萍
在挨骂中调整呼吸——从“你幸福吗?”遭遇的网络暴力说起 杨禹
视频连线≠现场报道≠实况转播——电视新闻直播的三层空间 张鸥
脚踏实地“玩虚的” 范春国
为两个字写出来的两千字——从刚果(金)引发的思考 张森
十年一熊猫 蒋树林
连线记者看在咱是同事的份上请呼叫我的名字 赵普
哪怕并不经常如能改变一点什么——汽车保险“无责不赔”霸王条款系列报道 杨璞玉
思考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白岩松
说说战地记者 杨春
假如北京的暴雨下在香港 徐慨
再遇朱大爷 李小萌
库尔班的后坎儿井时代 李瑞英
采访手记——走近“地下工作者” 郎永淳
两年,台北两重天 柴璐
采访札记 李修平
酒泉,想说爱你不容易 欧阳夏丹
若即若离的爱——我和《每周质量报告》 章伟秋
谈话因人而生动——谈话节目的嘉宾元素探讨 王未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关于《新闻调查》的坚守 白云升
自媒体时代,新闻如何调查? 王志安
当电视遭遇网络——说说西方的社交媒体电视节目 杜毓斌
亲,敢不敢革自己的命 许蓬
关于未来电视新闻的猜想 江平
记者手记
当众声喧哗——《哈尔滨倒桥事故调查》手记 王晓清
用什么割开铁板 郝俊英
伊战十周年采访手记:Nothing is Impossible 何润锋
利比亚:镜头与真相的距离 冯韵娴
一次马拉松式的采访——《利比亚:梦想照进现实》记者手记 王璇
转战东西两线 杰克·巴顿
马路乡拍摄杂记 徐婵娟
三元村的高尔夫之痛 王剑锋
高原上的人们 萧津
难以“归真”的熊胆 孙宝印
“美素”奶粉疑云——揭开洋奶粉质量问题之冰山一角 汪君
未知死 焉知生? 闫乃之
海地报道日记 伍辉
战鹰啸去凌霄处苍穹戟指卫国情 赵中良
新闻因人而生动——我见证的航天精神 文为民
蛟龙号:日期变更线上的记忆 周旋
北极那些事儿 朱卫平
穿越“金三角”:湄公河挑战之旅 刘晨
我的八月三十一号 徐丽莉
记录为生命寻找“归宿”的人 徐平
这本该只是一起普通的命案——解密凤凰少女跳楼事件 曾晓蕾
我是一颗活性炭 李彤辉 徐向宇
意外之外南山口 盛云
墨脱归来不言路 陈琴
竹林村调查背后的故事 张文权
挪威爆炸枪击案现场报道实录 刘欣
感受中国救援队永不放弃——日本地震重灾区大船渡采访手记 托尼·陈
分享
南院食堂诔 宣明栋
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王宁
十年之间——纪录者的坚守 邓蕾
“幕后”十年 刘美凤
二○○三,三问新闻频道 孙金岭
《新闻联播》演播室发展变迁趣闻 杨金月
没有你就没有我——致母校 纪萱萱
眼睛起雾的九月——在旧金山采访9·11遇难者家属邓达民 沈忱
直播间也疯狂 刘若欠 陶郎
直播那点事 张柱
给儿子的信——北漂单身男对未来儿子的期望 周明
最忆是南极 任文杰
中国印象——记英语频道驻外机构老外中国行 魏端端
驻外族
纳比尔的“战争” 余鹏
生死之间 王薇薇
关于“云柱”的记忆片段 陶彦召
尼泊尔:雪山下的国度 王建兵
给莫大学生的一封信 宁柯
英国人的“中国印象” 汤晔
我的老婆我的同事我的老师 赵酉龙
随任二三事 赵娜
伊斯兰堡:难以说再见 徐圣益
一条路一个村子42个孩子 何盈
面孔——一个影像工作者的云南印象 孙振涛
跋
|
內容試閱:
|
利比亚:镜头与真相的距离 /海外记者部冯韵娴/ “真主,穆阿迈尔,利比亚!”已经数不清这是 第几次到绿色广场了,这个被外媒局的人称之为是利 比亚人民自由表达想法的地方,也是记者唯一可以拿 着相机自由活动的地方。自2011年8月13日反对派攻 占扎维耶后,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就再 也没有和外媒交换过只字片语,每天开斋饭后的固定 活动就是绿色广场一个小时的“自由之旅”。尽管的 黎波里已经四面楚歌,然而广场上依然挂满了卡扎菲 的肖像和写有挺卡口号的横幅,广场中心的人们依旧 夜以继日以几近疯狂的姿态喊着: “真主,穆阿迈尔(卡扎菲),利比亚!” “真主,穆阿迈尔(卡扎菲),利比亚!” 这句话从踏进的黎波里那一刻起,便以不亚于北 约轰炸的频率长驱直入我的脑袋,从“百万人大游行 ”到难民收容所,到街边市场,但凡是政府组织去的 地方,接受采访的人在说话的最后总要用力地加上这 么一句,还有不少人完全忽略记者的问题向镜头丢下 这么一句话就走了。
镜头里那些在游行中、在大街上、不论男女老少 都在摇旗呐喊的人们,看上去是那么坚定,那么有力 量,那么崇敬和爱戴卡扎菲。
“我们会坚持到最后,利比亚人民会和卡扎菲并 肩作战,利比亚必胜!” “这是一场西方的侵略战争,他们不会得逞!” 这些镜头前的表达,每一个画面似乎都印证着卡 扎菲还是有很强大的群众基础,利比亚人民厌恶这场 西方介入的战争。
可是支持卡扎菲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这个口号的 分量又有多重? 一个月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卡扎菲政权捍 卫者的酒店,采访了不计其数的卡扎菲支持者。和这 些人整晚整晚地交谈,却没有换回一个令人信服的理 由,相反,他们所勾勒出的这个英雄形象,却在事实 面前一点一点被剥落。
20世纪80年代,卡扎菲禁止了餐馆、律师和整个 零售行业。吉哈德告诉我,卡扎菲颁布的所有法令都 是他一拍脑门决定的。在他小的时候,卡扎菲曾说禁 止利比亚进口国外的巧克力,要自己造巧克力,就这 样利比亚的小朋友好几年都没有巧克力吃;好不容易 利比亚有了两家制造巧克力的工厂,有了自己巧克力 的品牌叫做“扎哈拉”,卡扎菲又说,我们有钱不用 自己造东西,全部进口就好了,于是这个叫做“扎哈 拉”的利比亚当地品牌瞬间就又销声匿迹了。
利比亚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自己的制造业,就连炼 油厂的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利比亚虽然有着非洲第 一的石油储量和高质油,但是利比亚的汽油等石油产 品还是大量依赖进口。42年来,卡扎菲用他的绿皮书 构建的乌托邦对于人民来说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吉哈德说,他1996年从高中毕业,当时卡扎菲说要给 所有高校毕业的学生一套房子,以帮助他们成家立业 。他交了数目不多的钱便将自己的名字列入了可以拥 有一套房子的名单。2011年,那片原本应该盖起他们 小巢的土地却依然只有一块孤零零的牌子立着,上面 写着“2000年百万住房计划”。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将 自己未来的生活建立在了没有完成的诺言之上。当然 ,这只是沧海一粟。
这也是我们在和利比亚外媒局朝夕相处一个月后 的感受。每次组织出去采访说“十分钟后”,通常就 意味着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自己申请出去采访 ,必须递交纸质采访报告,递交上去的报告却几乎全 部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外媒局的人说“等一会,马上 来”,大概就是“我走了、你等你就是傻子”的意思 。为了作一个采访,你必须花巨大的精力去要求,去 催,哪怕仅仅是去一个加油站。他们似乎很享受这样 的一种状态,有权势可以发号施令的状态,别人求着 他的状态。
但是他们又会反过来说,你们媒体都是骗子。承 诺是那么轻易,又是那么轻易可以被打破,以至于包 括记者在内没有人再会记得在利比亚有信守承诺这回 事。
而这个统治了利比亚42年之久的强人,在国际上 以怪异行为出名的国家领袖,若不是这场战争,人们 几乎都要遗忘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叫做利比亚的国家。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外媒局营造出来的卡扎菲世界 ——百万人大游行,绿色的海洋,数以万计的卡扎菲 像,那么多人高喊誓死效忠卡扎菲的口号。我找不到 理由,支持卡扎菲的理由,那么解释只有一个,表面 的强硬只是为了隐藏背后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这是一个我来利比亚 之前就认识的挚交提醒我的。电话被政府严密监听, 他说不了更多。
“当愚昧停止,真相就会出现”,穆罕默德应当 是我来利比亚一个月以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他拥有利比亚唯一的一家二手书店,掩盖在绿场一 条逼仄的小弄里,和周围卖香水衣物的奢侈品商店极 不协调,店里几乎没有顾客。确实,来利比亚这么久 ,没有看到一个当地人读书。“利比亚人太愚昧,你 看到绿场上的那些人那些喊口号的人,太愚昧”,穆 罕默德说。这也正是我采访时候感觉到的,那些高喊 口号的人,除了口号几乎就无法再表达更多的想法。
“一切都很好,百分百”,这是他们最常说的。可是 战争已经过去了五个月,的黎波里断水断电,好在哪 里呢? “一切都很好,没问题,物品的价格没变,客人 也和往常一样”,这是我们采访时最普遍的回答,这 里愿意或是争着要接受采访的人就和利比亚政府一样 不惜一切也要将自己显得很强大,说得那么用力,显 得很有底气,尽管有时事实明摆在眼前。而更多的人 则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甚至不愿意和媒体多说半句话 。
我想我这辈子也无法忘记穆罕默德说到反对派就 要来的黎波里时那种憧憬的神情,眼睛闪烁着光芒, 笑容匍匐在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难以掩藏。
穆罕默德开的这家二手书店有40年的历史,几乎 和卡扎菲政府同岁。他说这只是他的兴趣爱好,不靠 它挣钱,每天逛书店的人屈指可数。我问他那怎么就 一开40年呢,没有顾客,又不挣钱?他说,我在用自 己的方式和愚昧作斗争。
这个固执又可爱的老头儿!我说,你这样很危险 ,你一定要保重自己。他说,没关系,利比亚用不了 多久就会解放了,反对派已经很近了。一个月以后你 来,我一定和你做采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