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入手,在珠玉之中去拾掇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
☆那些诗词中所咏叹的女子,她们或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或是来自于文人们的天才想象,她们都是诗词中缱绻着的一缕浪漫传奇,一抹悒郁清愁,一丝恬柔回忆。作者带着我们一起寻找那些传奇女子。
|
內容簡介: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在传世诗词中,那些女子或英姿飒爽,或绝色倾城,或妩媚蛊惑,或灵心慧质,她们如一幅幅绝美的画卷,令人沉醉怀想。她们的绰约之姿、咏絮之才、停机之德,被古典诗词凝炼成永恒的美,如琥珀一般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读诗品词,合上书本,仿佛耳边传来一支渺远的歌儿: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目錄:
|
褒姒: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妇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文姜: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宣姜: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许穆夫人: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夏姬: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息妫: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西施: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李夫人: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敢忘
陈阿娇: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刘细君: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王昭君: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班婕妤: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班昭:班昭应有念,早上丐兄书
赵飞燕: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罗敷: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貂蝉: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蔡文姬: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甄宓: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小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薛灵芸: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左芬: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子夜: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碧玉: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莫愁: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苏蕙:慧绝璇玑手,当如弃置何
戴妃: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徐惠: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武则天: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上官婉儿:吟披啸卷终无已,皎皎渊机破研理
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內容試閱:
|
褒姒: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胡曾《褒城》
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人,最早的要算是西周周幽王姬宫湦的王后褒姒了。正如《诗经·小雅·正月》中所云: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
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她的一抹笑容,令一位帝王魂牵梦绕,让一个王国灰飞烟灭。一笑倾城的典故,由此而来。
《东周列国志》中如此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姿容态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际,光艳照人。”但历史上真实的褒姒是什么样子,却无任何资料可以显示,只能惹后人徒自生出无限遐想。如何美法,才能令一个号令天下的帝王失了魂,落了魄,奉上江山社稷,只甘心为她嫣然一笑?
褒姒的母亲是厉王的宫殿里的一位小宫女,传说是“不夫而孕”,生下来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婴。生下婴儿的时候,小宫女自己也才15岁,吓坏了,于是便把那小婴儿丢弃了。结果有一对专门卖弓箭和箭袋的松盼夫妻在逃亡去褒国(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的路上捡到了这个娇弱的小婴儿,心生怜惜,于是便收养了她。
这小婴儿长大之后,出落得非常美丽,容色照人,如同宝珠般光彩夺目,而她眉目中又常含有一缕郁悒清愁,似乎为自己不幸的身世而哀伤。这缕清愁又增加了她的美貌。
见到她的人,没有一个不被她的美貌所惊住。她出现在哪里,哪里便仿佛升起了一轮明月,皎皎生辉。褒姒的美貌之名也如同她的光芒一般投射开来,在褒国远近闻名。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褒国,褒人便献出美人褒姒乞降。周幽王起先并不在意,他贵为周天子,什么美人没有见过?
结果褒姒娉娉婷婷地走上殿来,缓缓抬起头来,双眉微蹙,似有无限哀愁,而她秋水般的目光一转,整个殿堂便忽然笼罩了一殿的光华。周幽王漫不经心地一抬头,刹那间,正与她的盈盈目光碰撞在一起——他便忽然间,失了言语。
是的,他被她的美貌给惊呆了。人世间,竟然有如此女子!
他心里竟然有了一丝近乎疼痛的感觉。从未有过的感觉,在他心中,如涟漪一般,层层泛开。
古时,女人征服男人的武器便是美貌与才德。其中,美貌所占的成分最大。周幽王便是因褒姒举世无双的美貌而爱上了她。
但她,爱他吗?并不。他对她来说,只是虽然亲近实则陌生的帝王,说不上爱,也没有恨。
可他爱极了她,只要她想要的东西,他都不惜一切代价去为她得到,她的身边,堆满了各种她从未见过的名贵精巧的宝物。而她却视若无睹,成天只是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她一天比一天更忧郁。在他小心翼翼捧上任何珍贵宝物想换取她的欢颜之时,她抬起头,目光茫然地从他脸上拂过,如同拂过无人的旷野。她不笑。可是她不知,她眉头轻微地一蹙,都能叫那个爱她入骨的男人,心中忍不住地疼痛。
爱一个人,就是甘心为她付出所有。虽然贵为帝王,但是当他陷入爱情的时候,也一样地迷茫与忘我。他对她爱若性命,并立她为妃,宠冠周王宫。
次年,褒姒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周幽王见小王子玉雪可爱,眉目间也宛然有母亲的清秀,不仅对褒姒更加宠爱,对王子更是青眼有加。不久,周幽王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并立伯服为太子。
褒姒已经是一国之后,她拥有着这个王国最至高无上的人的爱情。但是她不快乐,一点都不快乐。而爱着她的那个人,却费尽心思讨她的欢心,想要叫她快乐起来。
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史记》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司马迁惜墨如金,但在这短短一段话之中,所包含的故事之惊心动魄,已足以让我们目眩神驰。“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看到那诸侯赶来,人仰马翻之状,美丽的褒姒再也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终于,周幽王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美人的笑容。那春水梨花一般的笑容,让漫天烽火都为之失了色。
在周幽王的眼中,这样美的笑容,一生见着一回,都不枉此生了。
于是,他又几次点燃了烽火,为的,就是再看看,褒姒的笑容。
作为帝王,他不可能不知道数举烽火的下场,但是,那珠贝一般明亮的笑容,让他完全忘却了种种后果。那一刻惊心动魄的美丽,他心甘情愿用帝王之位来进行交换。
后来,她的美,的确倾了城,倾了国,整个王国都为她颠覆了。
只是,笑过之后,她依然是那个清愁郁悒的女子。这个王朝是否会为她而覆灭,这个帝王是否会为她而毁灭,她其实,并不在意。在倾国倾城之后,她如一缕轻烟散去,不知所踪,只留下了历史长河中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妇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风·邶风·击鼓》
在知晓了妇好的故事之后,就觉得诗经中原是邶地歌唱的这首《击鼓》,其实是对妇好的最好写照。
对《击鼓》中的诗句,现代人用得最多的,便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生死,我们都永不分离,这是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今生今世,我只想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极柔情缱绻的话,但《击鼓》通篇,却是一首豪迈悲壮的战士的诗。
既有战士的刚烈,又有女性的柔情,既英姿飒爽,又娇媚柔美,她获得了丈夫全心全意的爱意与欣赏,这便是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女军事家。从其墓中出土的文物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妣辛”、“后母辛”。甲骨文中有关她的记载就足足有200多条。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曾经占卜,测算妇好所怀的是男胎还是女胎,足见武丁对妇好之情深。
她不仅容颜美丽,而且武艺超群。在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中,人们发现了骨刻刀、铜镜、骨笄、玛瑙珠等许多别致的女性饰品,以及大石蝉、小石壶、石垒等弄器,说明妇好有女性柔情娇美、小女儿心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人们还发现了陪葬器中有4件铜钺以及130件青铜兵器,其中有一件重达9公斤、饰有双虎噬人纹、铭刻“妇好”文的大铜钺。后经考证,认为这是她生前使用过的武器。当年妇好持这大铜钺领军打仗,定是英气勃勃,威风凛凛。
除此之外,她还担任了主持国家祭祀的占卜官。当时的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祭祀被当成是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占卜官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地位,方能担此重任。
如此刚柔并济、文武双全的女人,获得了武丁全心全意的爱与敬。妇好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妇好本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武丁初娶妇好,当时爱慕她的美貌以及小女儿性情,并不知道她如此骁勇善战。在某一年夏天,北方边境有强敌入侵,武丁派人抵挡,却久攻不下,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十分犹豫,考虑了很久,通过占卜才决定让她出征。没想到,妇好一到前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而且英武非凡,身先士卒,很快就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武丁没想到外表娇柔婉丽的王后居然有如此才干胆识,从此对她十分钦佩,还封她为商王朝的军事统帅。从此以后,妇好便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南征北战,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20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妇好作为统帅,出兵最多的一次战争。一仗下来,羌人元气大伤,商之西境得以安定。
妇好还和丈夫携手打了一场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有一年,妇好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战前两人商定,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夹击中不堪一击,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
每当妇好凯旋时,武丁总是亲自出城相迎,有一次为了迎接妇好,他竟一直走了80多公里。
当他们带领着各自的部属,终于相遇之时,四目相对,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彼此。见到挚爱的欢喜,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尊贵的身份,便如一对普通的情侣一般并肩驱策,追逐驰骋,不管不顾地将瞠目结舌的部属们甩在了身后。武丁还将这次浪漫的并骑留在了史料中,让后人得以怀想憧憬。
在妇好立下赫赫功绩之后,武丁还给她划分了封地。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便是主人,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办理,还拥有自己独立的嫡系部队。为了管理自己的封地,妇好经常离开王宫,到封地去生活。虽然常因征战和理政而分别,但是妇好和武丁恩爱如初,仍然屡屡生育儿女。
妇好只活到33岁就死去了。有各种关于妇好之死的揣测,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妇好因难产而死。也有人认为妇好是因为战役而亡,因为有一块甲骨上的记载则是:“出贞……王……于母辛……百宰……血。”后来武丁还为她复仇而战。
她的去世让商王武丁非常痛心,为了能长久陪伴妇好,他没有将妇好埋葬于王室陵墓区,而是将其葬在自己的宫殿旁边,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她,日夜都守护着她。
在后世的印度,也有一位和武丁一样痴情的帝王沙贾汗,为了纪念他所钟爱的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玛哈尔,建立了举世无双的泰姬陵。泰戈尔曾说过,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武丁后来也册封了一位新王后,然而他的心里却一直对妇好念念不忘,对新王后始终冷冷淡淡,以致于这位新王后最终抑郁而死。
文姜: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与倾慕的女子同坐于车中,心中是如何神魂颠倒的欣喜呢?心中似悲似喜,只觉这一瞬间美得太过不真实,如同梦境仿佛随时会惊醒。那女子生得极美,“颜如舜华”,简简单单四个字,如同湖中带着晨露的芙蓉,刹那间叫人心旌摇曳。
舜是植物名,即芙蓉花,又名木槿,其实更喜欢木槿这个名字,淡淡的美,却令人心动。桂花也有个古名叫作木樨,有一种含蓄、清雅的美。所谓“舜”者,朝开暮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因其易凋,更惜其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她体态轻盈优美,乌发衣袂随风飘动,似乎在飞翔,身上佩戴着晶莹温润的美玉,随风叮当作响。诗经中除常用花来描写女子外貌美之外,还常借美玉表现女子品性的温柔敦厚和品德的高洁脱俗。
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那么,在《诗经》中所记录的那个时代,“有女同车”只可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呢?《毛诗故训传》中说:“亲迎同车也。”“亲迎”是士人娶妻的最后一道仪式性手续。《仪礼·士昏礼》规定士人娶妻,须经过六道仪式性手续,依次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代的“有女同车”,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婚礼进行中。
用愉悦的心,与所爱之人,共乘一部车,看遍这天下风景,这是最幸福之事吧。即使只是一段短暂的路程,而她那容颜举止,早已刻在心中。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孟姜意为“齐之长女”。排行最前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这姜家的长女,不仅容颜绝美,举止也如温玉一般娴雅端庄。“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她那美好的仪态、品德,令人难以忘怀。
据说“孟姜”即文姜,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当时著名的美人,以绝代姿容驰名天下,而又颇具才艺,因此便称之为文姜。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当时齐国国力强盛,文姜便成了各国君侯、世子恋慕追求的对象。
在众多求婚者中,文姜中意郑国世子姬忽,即后来的郑召公,于是齐、郑两国遂缔结了文姜与姬忽的婚约。郑国子民对文姜的美名早有耳闻,得知世子中选,欢欣鼓舞,便作了《有女同车》一诗,想象文姜出嫁之日世子以车载她归国的情景,并盛赞她的美貌与美德。但没有想到的是,后来郑国世子以“齐大非偶”为由,退掉了这门婚事。因此,这首诗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但故事的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曲折离奇的传说。文姜一直是众人眼光追逐的目标,受宠惯了,从未想过会遭遇退婚。因这件事的打击,文姜恹恹成病。病好之后,她便如换了一个人,原本冷若冰霜,后来竟放荡不羁,居然跟兄长姜诸儿私通。父亲齐僖公知道后,吓得半死,赶紧亲自送女儿去了鲁国,并不许她回娘家。文姜只得安心做了鲁国夫人,生了两个儿子。
14年后,齐僖公死去,姜诸儿即位,兄妹两人合力杀了鲁桓公,并在齐鲁之间的禚地盖了座行宫,便于相会。鲁桓公死后,鲁庄公即位。
齐襄公姜诸儿后来被手下所杀,文姜也再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帮着儿子鲁庄公管理政事。在她掌握政权之后,她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极其聪慧灵敏,将鲁国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鲁国从此由弱变强,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在诸侯战争中屡屡得胜。因此,文姜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杰出的军事家。
她显赫的功绩如同倾城的美艳一般,都为鲁国民众所铭记。文姜去世的时候,鲁国为她风光大葬,并大赦天下。诗经中也留下了好几首关于文姜的诗,除了《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还有《诗经·齐风·载驱》《诗经·齐风·敝笱》《诗经·齐风·南山》等,世人对她的评价毁誉参半。
柔美端庄的文姜,因那次拒婚而性情大变,最后成为一位美艳而老辣的政客。当她临死前,回顾她这波澜起伏的一生时,会不会也在想,当初如果要是嫁了她所暗暗恋慕的卫国公子,小国偏安,相夫教子,她的人生,也许是另一番丰裕恬美的模样,她也会一直都是那个“颜如舜华”“洵美且都”的齐国公主。
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镳镳。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经·卫风·硕人》
以工笔来细细描画美人的绝代容颜,最早的恐怕是《诗经》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了。
《硕人》的主题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开篇即是“硕人其颀”,身姿丰腴圆润,修长高大。并不同于现代人认为骨感清丽为美,古人认为高大健壮才是美。这是古代的一种健康的审美标准。
庄姜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齐国从春秋到战国都是强国,卫国也是周王朝的直系亲属,血统高贵。她是齐国太子得臣的胞妹,她的姐妹们所嫁的也是诸侯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还是她的妹夫。出身的高贵,让她有一种让人仰视的自信从容的气质。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细细描绘的美丽,每一笔都精致无比。她的手如春天初生的植物嫩芽一样柔嫩,肌肤如凝脂一般滑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她嫣然一笑,让人的心怦然而动,而秋波一转,则摄人心魂。蝤蛴是天牛的幼虫,瓠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螓是蝉的一种,形容额角宽广丰满,蛾眉则是形容眉弯而细长。最让人有共鸣的当然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后世引用也最多。而“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也许这些先前在田间草地是常见之物,但现代见之渐少,因此它所引起的审美体验就无法跟前两句相比。
最美的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把美人的神韵都画出来了,端的是“秋水为神玉为骨”。美人之美,在于一双明眸,还有那微笑时闪烁的光芒。
身世煊赫的公主,容颜明艳,风姿绰约,仆从如云,行在前往卫国的路上。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身材修长的庄姜,带领她声势浩大的陪嫁队伍,充满喜悦地歇息在郊野农田之旁。看那四匹骏马多么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飘,锦衣华车,徐徐驶往朝堂。希望那大夫呀,早点退朝,别让那国君太过操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沿途是浩浩汤汤的黄河水;农郊有渔民撒网入水的哗哗声,鳣鲔跳跃,发出剌剌之声,岸边茂盛挺拔的芦苇荻草随风而动。而那些陪嫁的人儿,婢女的服饰精美,媵臣则是英武高大。庄姜气度不凡,身边的陪嫁人物也自是不凡。
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给了这首诗极高的评价:“颂千古美人,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庄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姜是齐国皇族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人称庄姜。她是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出身贵族,侯门之女,且美丽非凡。庄姜因为出身高贵,所嫁也是国君,所以她出嫁时很是风光,但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庄姜“美而无子”。《毛诗序》也记载:“《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姒,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虽然庄姜美且贤,但风情万种的厉姒与戴妫迅速获得了卫庄公的欢心。有时男子并不需要绝顶的美貌和智慧,只需要活色生香,媚态横生。而这些,庄姜是不屑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庄姜受到冷落,深宫寂寞,孤灯长伴,唯有将心事诉于诗词。
“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戴妫生有一子桓公,庄姜并未计较其母夺宠,对他视若己出,十分疼爱。但桓公继位不久,就被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州吁所杀。州吁后来又被卫国人所杀。宫廷动荡,庄姜已看透世间悲欢,老去的她无依无靠,如风中飘零的落叶,就这么静静地死去了。
宋人朱熹认为庄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据他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乃是出自庄姜之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但最无异议的是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名篇——《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诗被认为是“万古送别诗之祖”(王士祯语),“可泣鬼神”(许彦周语)。
她是绝美的,如同一幅细细描画的工笔仕女图,但她也是孤寂的,她没有夫君的爱护,没有儿女的陪伴,她虽然贤德淑惠,才华横溢,兼绝世美貌,却没能得到一个女人应该有的丰盈圆满的幸福。
宣姜: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宣姜是齐僖公之女,长大之后,到了15岁及笄之年,容颜绝美,美名传遍了各个诸侯国。卫宣公听说齐僖公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儿,便为自己的儿子——16岁的公子伋聘娶了她。但关于齐女美貌的传说越来越多地传到了卫宣公的耳中,他不禁生了异心。
卫宣公先是支开公子伋,派他出使宋国。然后命令大臣在迎亲必经之路上修筑了一个华丽至极的新台。在迎亲之时,卫宣公居然自己跑到新台娶了齐女,从此齐女便成了卫宣公夫人,从此,她便被称为宣姜。
《诗经》中记录下了卫国的老百姓讽刺这件事的歌谣: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诗序》解说:“《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
美貌的少女宣姜嫁到卫国,本来是以为嫁给风华正茂、宽厚仁慈的公子伋,却没想到揭开红盖头的是个半老头子,因此起初悲痛伤心不已,并向父亲哭诉。父亲齐僖公开始也愤怒了一阵,后来一想,卫宣公是一国之主,宣姜嫁给国主,自然比嫁给公子伋对齐国更有政治利益,于是还反过来安慰宣姜,等于是默认了这件事。宣姜也只好认命了。
过了三年,宣姜连生二子,长曰寿,次曰朔。卫宣公因偏宠宣姜,因此也宠爱她生的两个儿子,想把江山传给寿或朔兄弟。但公子寿天生仁慈,与公子伋性情相投,两人便如同胞兄弟一般相爱,因此卫宣公便并未坚持要废太子。但公子朔觊觎王位,多次在母亲宣姜前挑拨离间,说公子伋的坏话,结果宣姜对公子伋不满,以为伋会危害到自己的儿子,便与公子朔一起向卫宣公进言。
于是,卫宣公想废黜公子伋,于是派公子伋到齐国去,并且事先安排下了刺客,等待太子经过便暗杀。公子寿得知了这件事,大惊失色,匆忙赶来,告诉了公子伋。
谁知道天性仁孝的公子伋听后只是叹息,说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不肯逃走。公子寿见公子伋不走,无可奈何,于是便带美酒佳肴到公子伋船上饯别,趁机灌醉了他,然后便窃取了公子伋的白旄前往齐国。那刺客望见白旄,只当他是公子伋,二话不说,就砍下了公子寿的头颅。
公子伋一觉醒来,见身边不见公子寿,心想不好,赶紧追赶,但是赶到之时,只见到弟弟的尸体,大哭:“所当杀乃我也。”刺客又把公子伋也杀了。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就记载了这件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卫宣公失去了两个儿子,只好立公子朔为太子。而他也受到了重大打击,第二年便死了。公子朔继位,为卫惠公。卫国许多支持公子寿和公子伋的贵族不服,于是发动了政变,赶走了公子朔,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
公子朔逃亡齐国,请求齐襄公出兵辅助自己夺取政权。齐襄公担心妹妹宣姜的安危,立即派人赶到卫国交涉。
当时齐国国富兵强,是诸侯国中的霸主,卫国自然不敢得罪齐国。但为了齐国的政治利益,齐襄公竟然提出了一个馊主意:既然卫宣公和公子伋都已死了,宣姜无依无靠,那就让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同母弟弟公子顽吧。于是,宣姜又下嫁了公子顽。就这样,公子朔终于重新坐稳了王位。
对于一嫁再嫁,而且嫁的人都令人啼笑皆非的宣姜,卫国人也不屑一顾,语带讽刺: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毛诗序》解说:“《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
宣姜其实是齐国姜氏姐妹中个性最温和,面目也最模糊的一个,她的命运从来不由自己主宰,只能被动地听从父兄的安排,也无所谓幸福不幸福。在历史记载中,在各项传奇中,她渐渐淡成了一个朦胧的影子。
后来所幸的是,宣姜与公子顽感情很好,他们生了三男二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巧笑之■,佩玉之傩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卫风·竹竿》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庶子卫昭伯(卫公子顽)与宣姜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卫国在当时国力不强,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国家安危而担忧。
许穆夫人长得玉肌雪肤,袅娜多姿,又聪颖多才,工于诗词,自然吸引了附近诸侯国贵族们的注意。一家有女百家求,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首先下了重礼,父母便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许穆夫人小小年纪,心中却自有打算。她认为许国国弱,距离遥远,一旦卫国有难,许国无法救援。而齐国国力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与齐国联谊,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其实这是深谋远虑的一种想法,但父母亲和君主贪图眼前利益,坚持将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小小女孩儿也无可奈何。从此,她便成了许穆夫人。
嫁给许穆公后,许穆夫人远离故乡,时刻都思念着故土,于是她便常常登高以疏解心中忧愁,或采虻以治愈郁结,作《竹竿》《泉水》等诗传世,写得都很清新,雅致和素洁。
读《诗经·卫风·竹竿》,仿佛能看见一个在水边垂钓的美貌女子,看着悠悠流水,信口低低哼出家乡小调,她眉尖微蹙,五官淡淡,藏着一缕悒郁乡愁: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这句在诗中很是亮眼,是描写女子容貌之美的,嫣然一笑,明眸皓齿,身上佩戴着美玉,而人也美如玉。
《诗经·邶风·泉水》则是写自己思念家乡,也想着去和家乡的姐妹共商心事,却无法成行,只能驾车出游,以自舒怀抱: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舝,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虽然许穆夫人不仅富有文才,而且有政治眼光,但她的兄弟卫懿公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特别喜欢养鹤,不但赏给养鹤人官职,还把鹤封“将军”,出巡时随同的鹤可以乘坐华丽的车辆。为了供养这群白鹤,卫懿公居然还向百姓征收“鹤捐”,闹得民怨沸腾。就这样,卫国一天天衰败下来。
北方狄族见有机可乘,便于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国不堪一击,很快灭亡。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国民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
许穆夫人听说消息后,异常悲痛,她想让丈夫许穆公帮忙收复国土。但许穆公胆小怕事,不肯出兵。许穆夫人气愤之余,毅然决定亲自快马加鞭赶赴漕邑。她的这个举动,遭到了许国大臣的阻拦与非议,但许穆夫人不为所动。
路上,许穆夫人写下了千古名篇《载驰》,表明了自己爱国的拳拳之心: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毛诗序》曰:“《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
因为这首诗,她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回到卫国后,先是积极地救济难民,然后便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
齐国国君桓公被许穆夫人的爱国之情感动,于是遣公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救援卫国,齐国兵力强劲,很快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
于是,卫国得救了。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又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
夏姬: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诗经·陈风·株林》
关于夏姬的诗,《诗经》中似乎就这么一首,还满是嘲讽的语气,讽刺春秋时陈国的国君陈灵公君臣三人与她私通的事。意思是说,他们为什么总是去株邑之郊呢?是去找夏征舒吗?其实他们是去幽会其母夏姬!驾起大车赶起四马,停车在株邑之野(与夏姬)相悦;换乘轻车赶起四驹,在株邑之郊(与夏姬)相欢!
刘向在《列女传》中写道:“夏姬好美,灭国破陈,走二大夫,杀子之身,贻误楚庄,败乱巫臣,子反悔惧,申公族分。”《春秋左氏传》中写“甚美必有甚恶”,由此足以见夏姬的姿容美得有多“祸国殃民”。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夏姬曾与多位诸侯、大夫有牵扯,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她与庄姜在美貌上是并驾齐驱,在性格喜好以及个人生活上却是背道而驰。庄姜温婉贤惠,不得庄公宠爱,孤老深宫,而夏姬则以自己的美貌与魅力颠倒众生,倾了众国,以至于后来看到“持靓行凶”四个字,第一个浮上我心头的,便是夏姬。
其实美貌与魅力并不能完全画等号,想象一下庄姜就知道了。庄姜应该是远山云黛,白石清泉一样的气质纯美,让人敬且怜,而夏姬,则是妩媚风情的侵略性的美。有人把她比作埃及的艳后、古希腊的海伦,其实我觉得夏姬更像卡门,她的美,只为取悦自己,并不真正着心于某一个男子,这种妖娆娇艳、肆无忌惮的美,如同蛊惑的罂粟花,让男子神魂颠倒,不能自已。
夏姬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死去,夏姬就嫁给夏御叔为妻,夏姬之名也由此而来。
夏御叔是陈国大夫,食采邑于株林(今河南柘城县)。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9个月,便生下一个儿子,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但是被夏姬的美貌所迷惑,便也不去深究了,还给孩子取名为夏南(即夏征舒,字子南)。在夏南12岁时夏御叔病亡,夏姬便独自一人隐居株林。
夏姬年华已过30,史书说她仍是“云鬟雾鬓、剪水秋眸、肌肤胜雪”。没过多久,经常进出株林的孔宁与仪行父,都被夏姬的美色所迷倒,先后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
一天孔宁独自去见陈国国君陈灵公,向陈灵公盛赞夏姬的美貌。陈灵公贪色好酒,不理政事,一听便留了心,说:“久闻夏姬大名,但她年龄已及四旬,恐怕是三月的桃花,未免改色了吧!”孔宁说:“夏姬容颜不老,仍然像十七八岁女子的样子。”一番话,说得陈灵公动了心。
第二天陈灵公微服出游株林,孔宁相随,到了夏家。夏姬盛装出迎。她虽然年已四旬,却仍风姿绰约,美艳动人。陈灵公一见她的模样,被她的美貌所惊动,便如失了魂一般,当天便留在了园中。
转眼间夏征舒长到了18岁,生得“长躯伟干,多力善射”。他深恨这三人,终于找了一个时机,射杀了陈灵公,立妫午为君。而孔宁与仪行父则逃亡到了楚国,向国君哭诉。楚国因此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还抓了夏姬,把她送到楚庄王跟前,请他处置。
夏姬刚刚丧子,悲痛欲绝,但容颜仍然如同春日丽花,妩媚娇艳,楚王也不禁为她的风姿所动,但楚王身边的名士巫臣却说:“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书,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楚庄王听罢,便将夏姬赐给了丧偶的贵族连尹襄老。
连尹襄老也没过几年就战死沙场,而尸骨未寒,他的儿子便想将庶母夏姬“烝”过来。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时,当年大力反对楚王娶夏姬的巫臣也已位极人臣。他却对她说:“归,吾聘女。”他当年在楚王身边只对夏姬看了一眼,但惊鸿一瞥,夏姬的影子竟挥之不去。当初,他不想让楚王娶她,是因为他自己想娶她。
夏姬依照巫臣的计划,向楚王请求回郑国。接着,巫臣找到一个出使齐国的机会,取道郑国,把原本要带给齐国的国礼,作了聘礼,带上夏姬私奔到晋。晋景公能得到名动天下的巫臣,大喜过望,封为邢大夫。
而这件事却给留在楚国的巫臣一族和黑要一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公子婴率兵抄没了巫臣的家族。巫臣知道自己全家死后,大为愤怒,于是立下重誓,要让楚国“疲于奔命”,从此,他向晋王建议与吴国结盟,并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从此,楚国开始衰落,而吴国开始兴起。
息妫: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息夫人》
在唐代的一次酒宴上,大家谈到春秋时的息夫人。有人当筵向王维索诗,王维于是挥笔写下一首《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春秋战国是个英雄美人众多的时代,出了很多倾城倾国的传奇美女,如夏姬、文姜,而息妫,也是其中的一位。
息妫,是春秋时陈国(今河南周口淮阳)的公主,嫁给了息国(今河南息县)的国君。她生得极其美貌,是那种明艳如桃花的美貌,叫人看了,心里便也开出花来。因此,她便有了个雅号,叫作桃花夫人。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陈国探亲,顺路到蔡国探望姐姐,谁知在接风的宴席上,蔡哀侯初次见到息妫,美如桃花照水,顿时失魂落魄,对她做出无礼行为。息夫人见姐夫如此无耻,正色斥退,马上退席。回国之后,息夫人即告知丈夫。息侯一怒之下,引楚兵入境,灭了蔡国。
蔡国因此而灭,蔡哀侯也极不甘心。于是他便向楚王极力称赞息妫容貌之美:“目如秋水,面若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世上无有其二!”并说:“天下女色,没有比得上息妫!”
帝王不缺美女,但是绝色美人,世所稀有。楚王被说得心动,十分好奇息侯的妻子,面若桃花的息夫人,究竟是怎样美丽的女人?于是楚王便来到息国,假借设宴答谢息侯来伺机看美人,在宴会上,楚王见到了息夫人,果然是秋水如神玉为骨,如此神清骨秀,鲜艳妩媚,登时目眩神驰。
他的心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如同有桃花朵朵,在心里次第开来,千树花开的惊艳。
那一瞬间,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得到她,不惜一切代价。
于是,楚王以强大的兵力,灭了息国,并以武力将息妫抢去,娶她做了夫人,对她也是宠爱有加,事事顺从。他希望有一天,她也能爱上他。
息妫入楚宫三年,生了两个儿子,即堵敖和成王,但她始终不愿说话。楚王问她是什么缘故,她回答说:“我一个妇人,身事二夫,即使不能死,又有何面目同别人言语?”
息夫人的心是矛盾的。毕竟人心不是铁打的,她嫁给楚王,虽然是被迫,但楚王对她那么好,再坚硬的心不免也会为之感动,可是一想起死去的丈夫,她便无法原谅楚王。因此,连开口说话也不愿意了。便如褒姒,人人都赞周幽王痴情,倾了国也要她的一笑,但她自己,并不愿意笑。那位陪伴在身边的深情款款的帝王,并非自己倾心相爱的那一个。因此,这一生,总是不快活的了。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为这事而写诗兴叹,有同情的,有讽刺的:
过桃花夫人庙
刘长卿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息夫人
宋之问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
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
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题桃花夫人庙
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只有王维,站在息夫人的角度,为这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表达了真挚的同情,发出了一声温厚的叹息。
西施: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李白《西施》
李白曾以“西施”为题写过一首诗(以上所引为节选),诗中的美人立于清波碧水之间,秀美绝伦,灵气逼人。
西施本是在江南溪畔浣纱的贫家女子,某一天,她不经意地一抬头,照亮了前来寻找美人的范蠡的眼。
难以想象范蠡初见她时的惊心动魄。粉黛不施,目如秋水,纯净得如同春天原野上一朵初开的小花。她站在溪边,指尖挽着薄如蝉翼的轻纱,不施粉黛却艳光逼人,浑不知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一刻改写,而历史却在她的手中改写。
从此这个名字闪烁古今,历史上多了一段传奇,如明珠般熠熠。
李白在《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中云:“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范蠡自是一见钟情。很难有男子不为女子的美貌而倾心。历史上,似乎只要女子有惊人的美貌,便可书写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但是范蠡的身上,肩负着一个王国的使命。他要寻找美人,然后,让那敌国的王因那美人的眼波身段而误国,从而拯救本国的王与百姓。而这时,他面前的这个乡野少女,眼神中仿佛展开一片春天碧绿的原野,她看着他,新奇得如同一只刚刚在溪水旁小憩的小鹿,乌亮的眸子,拥有那样纯净的气息。
他在心里深深叹息了一声。
他带走了她。
而对于西施来说,如同天神猛将一般忽然出现在她面前的那个男人,来自于十几岁少女认知以外的世界,他的眼神里有太多复杂的内容,太多丰富的故事,还有一丝她当时读不懂的沉痛和怜悯。
她赤足站在清凉的溪水边,忍不住羞涩地低下了头,唇角轻轻上弯。
这样的邂逅,对于一直在乡野之间,触目皆清波碧水的西施来说,很难不心动。
因此,后人想象着范蠡与西施荡气回肠却又百般无奈的恋情,还是有理由的。在长长的路途上,两人每天相对着,初次的心动,便悄悄沉淀了下来。
爱情,由此萌生。
像计划中的一样,西施被送到了吴国。
她不染纤尘,天真可爱,而且拥有着含有山野灵气的天然美貌,让吴王失魂落魄。他如此爱她,为此爱屋及乌,也减轻了对越国的仇恨,忘却了自己要灭亡越国的毒誓。
但西施对吴王是没有恨的,虽然也没有爱。国恨家仇,对于一个在山野中长大的贫女来说,太遥远了。她只记得范蠡对她的要求,对此,她无法拒绝。然而,到后来,又有另一个男子对她那么好,她心里不会不感动。在漫漫长夜里,在深宫明月下,她也一定痛苦地徘徊过。
乱世红颜,身世飘零,她自己无法做自己的主,只能随波逐流。
深爱她的男人,想把整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她,而她,却不得不亲手葬送了他。
她使他荒废朝政,沉迷声乐,甚至劝说他杀了忠臣伍子胥。她只知道,这样做,对范蠡有利,对越国有利。
后来越国灭了吴国,吴王自尽。关于西施的去向,便成了一个谜。有人说,西施被吴王在死前沉江;有人说,吴王到底没舍得杀掉心爱的女人,便长叹一声放她而去,而越王在利用完了西施之后,视她为不祥之物,将之沉江;还有人说,西施没有被沉江,在越王勾践下令之后,范蠡偷偷救了她。
在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劝说他的好朋友文种趁早离开勾践,他早看透了越王的心,说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如果不走的话,必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只可惜文种没有听他的劝告,果然被勾践所杀。
范蠡见朋友不听他的,只得救了自己旧日的情人西施逃奔而去,到了太湖,乘一叶扁舟,消逝在烟波浩渺之中。
很久以后,在山东出现了一位巨富,叫陶朱公,家财万贯,成了古代富豪的代表人物,许多人相信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和西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在这人世间,茫茫人海,浩瀚天地,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处藏身之所。只是他们到底是不平凡的,是以另一种方式让历史铭记了他们。
她的故事,流传千年,一直被人传唱。她也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千古第一美人。这是当初在溪边浣纱、天真年少的她所无法预料的。
众多文人墨客歌咏着她的故事,王维在《西施咏》中云:“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珠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鱼玄机云:“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女神去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首,十万精兵尽倒戈。”皮日休在《馆娃宫怀古五绝》中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卢挚在《双调·蟾宫曲·西施》中云:“建姑苏百尺高台,贪看西施,杏脸桃腮。月暗钱塘,不提防越国兵来。吴王冢残阳暮霭,伍员坟老树苍苔。范蠡贤哉,社稷功成,烟水船开!”
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头水。
躞蝶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白头吟》
文君夜奔相如,千百年后,这份勇敢和真挚,仍让人动容。
卓文君,容貌秀美,有才气,精通音律。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中有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临邛(今四川邛崃)当地的豪富。她17岁时出嫁,不足一年,丈夫死去,她只得回到娘家。父亲历来宠爱这个聪颖的小女儿,也舍不得拘束了她。很多人慕名来向她求婚,她却没有动心。
就是在这时,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是个俊朗的青年,他出身贫寒,家徒四壁,但从小喜欢读书,也弹得一手好琴,还擅长写赋,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有一天,他来到临邛,拜访好朋友王吉。王吉得知司马相如尚未婚嫁,就向他提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聪明美丽,与相如恰恰是天生的一对佳侣。一番话说得相如动了心。
卓王孙知道大才子司马相如来了,便宴请了他,还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宴会正进行到高潮之时,王吉向大家介绍说:“司马相如是当世之才,不仅写得一手好文,而且琴艺超群。今天难得大家都在这里,何不请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称是。
司马相如当然不好推辞,便起身抚琴,叮叮咚咚地弹奏起来。
忽然发现湘帘之后,有个影影绰绰的窈窕身影,相如心中一动,知道是卓文君。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十分欣喜,很想见识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大才子。她本来就精通乐律,听到宛转动人的琴声,就悄悄地躲在湘帘之后听着。
司马相如继续轻轻弹奏着那把梁王所赠的绿绮琴,琴声清婉悠扬。
那是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