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传统武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定势,是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典型文化符号。本书对传统武术技术操作结构、社会应用功能和基本文化属性的理论分析,希望能为当今武术学的建立奠定基础。
《至武为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论稿》主要涉及传统武术的技术思想、活动归属和观念反思三大层面:其中第一辑从技术操作层面分析武术的基本结构,并借助传统哲学范畴对此给予理论说明;第二辑从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角度讨论武术的主要特点,深入探讨武术活动背后的历史和逻辑联系;第三辑就当下武术理论进行全面反思,对当前武术异化现象进行有力的理论反拨。
《至武为文——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论稿》突出有关分析的方法论意义,力图弄清某些命题背后的真实内涵,并努力寻找一个能够全面把握传统武术真谛的认知框架;论述着力于传统武术的哲学概括、历史对照、文化比较和技术分析,反对不着边际的跟风从众和想当然。
|
關於作者: |
阮纪正,男,1944年生,广东中山沙溪镇圣狮村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退休哲学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离任参事、民间知名业余太极拳师。从幼自学习武,1959年夏初改练太极拳至今;20世纪80年代曾任广州武术馆兼职教练,90年代任广州精武体育会太极拳总教练,并受聘为第二届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和粤、港多个武术社团顾问,退休后一度受聘为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并获广州武术协会50周年武术成就奖。此外还曾列名广东省社科院老专家工作室研究员、广州武术协会顾问、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并兼体育史分会顾问、佛山武术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华文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和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20多个社会学术职务。
|
目錄:
|
序一:《至武为文》, 一个时代的课题
序二:武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
序三:厚德载武
代前言:试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
第一辑 肢体应对技术:狭义武术的操作结构
传统武术从肢体最简单的“刺激—反应”活动出发,演化出一个相当庞杂而又精致的应对技术系统,其基本内涵是应对肢体冲突的自我调控操作技术。本辑主要是从身体训练和肢体应对亦即狭义武术操作方面,特别是借助作者比较熟悉的太极拳操作为例,讨论作为肢体应对技术体系的武术之基本结构和功能。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002
太极拳系统文化论纲 009
汇集百家——中国武术的学理渊源023
招式动作——中国武术“器”的层面079
劲路应对——中国武术“技”的层面109
文化气质——中国武术“道”的层面136
循序建构——中国武术的练功进阶167
处事态度——“志于道、游于艺”185
方法特点——中国传统武术的有机整体观195
劲力典型——试谈太极拳的劲路系统198
操作指导——试谈太极拳运行的四项基本原则203
入门例证——我的太极拳入门筑基功夫221
第二辑 身体文化活动:广义武术的社会归属
任何技术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活动来展开,传统武术中的肢体应对是所有人体活动的基础,可以进入各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并依附不同的社区人群。本辑论文站在武术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即广义的武术文化角度分析其所处社会历史背景,其中涉及中国人的“精神出口与生命体验”,并带有文化批判意蕴。
中国武术本体载体纵横谈228
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236
重建传统武术的文化话语权——《中国传统武术史》序248
武术研究要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论丛》序254
近代广府南拳简介257
广州精武体育会的文化精神265
武以观德——武术文化的伦理道德结构275
应物自然——中国生命哲学与武术养生体系302
一代武哲李小龙337
关于少林武术的一个谈话341
中华武术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351
第三辑 武术理论反思:历史身份的自我认同
时下的武术理论主流在市场的喧闹中往往陷入迷失自我的张冠李戴,民间对武术的一些追求也多有神秘主义的“忽悠”。本辑是作者对当下武术基本理论的反思;主要针对体育理论界的一些流行观点,讨论传统武术的性质定位和相应的发展战略问题,并由此反映当下的社会矛盾运动。
武术发展问题的提出364
中华武术本来究竟是什么374
中华武术本来并不是什么405
中华武术的文化特征428
武术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466
主要参考文献505
代后记:我的武术情缘512
作者业余武术著述一览表528
|
內容試閱:
|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释道儒玄、政治伦理、兵农医艺、日用百工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记得1985年广州武术团访问欧洲四国时,欧洲的一些文化界人士曾询问我们:中国武术是否是一种哲学?按他们的看法,中国武术就是一种哲学。这种看法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其中融汇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学,等等,在一个特定的角度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智慧。我们知道,所谓“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身体文化。它除了具有某些全人类共通的文化特征以外,还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文化特点,这主要是由它所赖以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东、西方整个武技思想和武技活动中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审美情趣、行为定势,无不浸透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武术作为古代东方文化系统,在文化精神上大都围绕人的生命活动而展开,并且大都给纳入礼乐教化的框框;即使暂时未纳入正式礼乐的嬉戏,也潜在地受到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支配或影响。在方法论上,它又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形成了一整套内外合一、整体圆融、直观体悟的基本特点。由此它表现出一种守内、崇实、尚礼和自娱、修性、保身的鲜明民族特色,因而在总体上跟西方体育所具有的那种粗犷的形体显示和激烈的竞争意识形成强烈的对照。它的独特风格、特殊魅力以及蕴涵的文化哲学价值,确实值得现代人去分析和玩味。
一形态特征
武术的基本形态是身体训练。我们先看看中国武术这方面的现象形态特征:跟发源于西方奥林匹克传统的那些以单项机能显示和竞争为特征的田径运动相比,它强调的是包括内脏活动的全身机能协调和保养。跟国际体育项目中讲究全身协调配合的游泳和体操相比,武术又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刚柔并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体用两全”的心理活动和敌我攻防格斗方面的思想意识。跟西方式的拳击、击剑、摔跤一类勇猛快捷、沉重有力、直拳直腿的强攻硬打式对抗竞技运动相比,武术又讲究龙腾虎跃、纵横往来、起伏跌宕、圆转变化的节奏韵律,并且强调以智巧取、顺势借力、“牵动四两拨千斤”。西洋拳击拳重手快步灵,强调手上力量,喜欢抢先进攻,出手见红,竞争当仁不让,狠字当头,狠、准、稳;中国武术上虚下实中间灵,讲究下盘功夫,往往先让一步,留有余地,有理有利有节,稳字领先,稳、准、狠。跟柔道、相扑、空手道、跆拳道和泰拳一类与中国武术密切相关的东方对抗性竞技运动相比,它又保留有一整套极富特色的阴阳五行消长生克的精神文化因素和相应的系统方法论特征,受到中国传统仁义道德等伦理观念很强的制约,同时还表现出中国人热爱生活、执着生命和揶揄对手的“乐感文化”心态。可见,在体育上也是十字架象征了西方文化而太极图象征了中国文化。十字架反映了西方人在精神和物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两极对立中追求极限和超越,而太极图则表现了中国人讲究阴阳互补、转化升华的自我完善。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武术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如战斗、谋生等,而西方拳击却源于有闲阶级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主茶余饭后的观赏休闲。这就使得中国武术跟中国古代科技一样具有明显的综合社会实用性,十分讲究自身历史形态的与世推移和具体应用过程中的随机应变,因而难以形成独立完整的竞赛规则;而西洋拳击则像西方科技一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操作知识体系,并因而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竞赛规则。中国武术的历史形成,可以从它的学理渊源、技术演化和师承源流三个方面去加以把握。中国武术的学术渊源,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术舞蹈,并由此开始逐步涵摄、概括和积淀了从先秦诸子一直到宋明理学,以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冲突、融合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它的拳理阐释,主要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它的应敌原则,主要依托于中国古典兵法;它的演练功法,主要依托于中国古典医学。中国武术的技术演化,则跟中国古代的文化技术形态,特别是其中的作战方式、艺术趣味和养生技术的演变联系在一起;分别经历了依托于力量和勇气的“武勇”,依托于技巧和智谋的“武艺”和相对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武术”这样三大阶段。它的第一条演化路线,是把古代导引养生技术跟军事攻防格斗技术融合在一起。它的第二条演化路线,是把一些攻防格斗动作加以典型化和艺术化,并把它跟舞蹈和杂技结合起来。它的第三条演化路线,是把形体训练跟思想训练结合起来,提炼出一整套“身心合一”的“修性”技术。中国武术技术演变史,从另一个侧面同样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史,表现出中国人社会文化心理的历史演变。中国武术的师承源流,则反映了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基础上的那些经验科学和技术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心授的个人传授特点,并由此而演化出各个不同流派的个性特征。这个方面的记录又可以划分为民间口头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两部分(二者均可视为不同形态的史影;我们应该具体和细致地把握历史事实、艺术真实、技术含义和文化意蕴的联系和区别,不能用艺术想象去混淆这一切)。对此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根据技术演化的规律来加以校正。
(二)系统建构
中国武术的基本内容是个非常复杂的动态建构系统。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践目的,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去对它进行层次结构的分析。在这里,我们把中国武术分析为拳理阐释、应敌原则和演练功法三个层次,用宋明理学的理论框架来处理,也就是所谓“理、气、象”问题。现在再按唯物主义原则,把这个逻辑解释的顺序倒回来,变成发生学上的层次,并把它对象化为体育、技击、哲学三大领域。第一个层次是体育领域,它所要解决的是人体内部的心身关系,哲学上称之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层次从客体方面考察,是动静开合;从主体方面考察,是形神体用;中介环节是“气”。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中国武术无论哪个流派,都强调“意到、气到、劲到”,通过一种自觉的身心运动去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培植力量。在这里,“气”是生理功能的一个范畴,尚未摆脱生命活动的具体机能状态。这个层次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它通过“体用”关系上升为技击领域,把人体内部的心身关系对象化为人体外部的敌我关系,哲学上称之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这时从外部关系考察,是攻守进退;从内部关系考察,是虚实刚柔;中介环节是“势”。所谓“因敌应变、示形造势、虚实变换、奇正生克”,中国武术无论哪个流派,都强调“守中取势”和“得机得势”。在这里,“势”是第一层次“气”的对象化展开,把人体系统内部机能转化为外部行为和关系,强调发展变化的某些特定的可能性。这个层次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防身、御敌、制人、取胜。它通过“舍己从人”达到“从心所欲”而实现复归,上升到哲学领域。这时它所要解决的便是人和大环境的天人关系,哲学上亦称之为必然和自由的关系。考察它的基本范畴,则是“天道”的有无阴阳和“人道”的性情志趣,中介环节是“神”。在这里,原先的心身上升为神灵,亦即个人心理活动已经变成一种精神和智慧,个人的身体活动则变成有社会内容的主体能动性。它是前两个层次“气”和“势”的融合和升华。这也就是老子哲学的“道”、程朱理学的“理”和陆王心学的“心”。它在实质上也是“气”,但已摆脱了“气”在开始时的具体形态,成了一种无所不包、无处不有的“天地正气”或“浩然之气”。它是有无、动静、阴阳、心物、主客的高度统一,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能动性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在跟西方文化相比时,并不同于纯客观的“逻各斯”或“规律”,不同于纯个体主观的“感觉复合”或“生存意志”,也不同于超越了个体存在的“客观理念”或“绝对精神”,但却有一点儿类似现代哲学中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努力描述的那个既非纯客观、也非纯主观的“世界”。
这是一个“人的世界”,也就是宋明理学家所概括的那个“全体大用”的“太极”本身。它的现代意义,则是人类这个运动中的主体,怎样在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整个时空大环境亦即所谓“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且怎样利用这个环境来进行选择,以解决自身各种力量的合理配置调控,以及自身各种潜能的发掘和发展问题。这个层次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修心、养性、悟道、怡情。这时它破除了各种偏执,对世俗的各种胜负、成败、利害、得失采取一种超脱的“游戏”态度,通过“尽性践形”去进行“人的自我实现”。这时它的交手应敌,并不是心浮气躁地跟敌手去拼老命,而是心平气和地跟敌手“认真”地“玩”上两手。而这恰好就是人所特有的自由自主活动,是人摆脱各种依赖关系后的独立发展本身。
由此可见,中国武术三个层次的主题分别是生命、功用、自由。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主题。它的解决方式,则通过“气”、“势”、“神”表现出与根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大异其趣。它同根源于中国的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具有所谓“轻实体、重关系”的“元气论”基本特征。这是一个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价值系统,但却同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文化模式。特别是在工业化后的当代社会中,它对解决“技术异化”而形成的各种“现代病”从个体发育的角度提供了一条颇有启发的思路。
三练功过程
中国武术亦称“功夫”。这表明了它不仅是一种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外在普适性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内在特化即个性化了的技能和技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功夫上身”。中国武术的建构过程亦即“练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浓缩”了的人的发展过程。就其内容来说,属于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就其过程来说,则是一种非遗传信息的传递。它实际上是群体文化信息世代传递的学习过程,个体经验信息逐步积累的练习过程,以及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应用和创造过程三者的辩证统一,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反映了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某些共同规律和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文化特征。武术上的“功夫”类似文化上的“修养”,气功上则称之为“火候”。它是练功过程和练功结果的统一,包括有技术熟练和功力亦称“内劲”增长两个方面。其进程则大体可分着熟、懂劲、神明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着熟”。它的建构手段是动作,建构方式是模仿。这时它要求人们讲招式、盘架子、正姿势。在技击内容上,则类似武侠小说和武打片中的“见招拆式”这个阶段的基本内容,是由肢体招式动作的外在规定性积淀和内化为体内心理的内在规定性,因而在发生心理学上具有根源性的意义。它的主要心理学形式,是注意、想象、意向;主要心理学内容是身体意识。武技上主要是知己功夫,认识过程尚在自发阶段。第二阶段是“懂劲”。它的建构手段是劲路,建构方式是理解。这时它要求人们讲劲力、悟劲路、会走化。在技击内容上,则属于一种无所谓动作即扬弃了动作的“劲路问答”。它当然也不是没有动作,而是每个动作的幅度都很小,并且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的基本内容是把自身力量的充分发挥和敌手力量态势的为我所用统一起来,把敌手纳入自身的调控系统。它的意义在于把人体内部智慧、力量、技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又极其巧妙地利用敌手力量、态势以及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各个方面的环境条件,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整体战斗力,用以解决敌我双方技击运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它的主要心理学形式是感知、判断、决策;主要心理学内容则是“对象意识”。武技上主要是知人功夫,认识过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个操作模式泛化开去,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传统中所谓的“修己治人”之道。第三阶段是“神明”。它的建构手段是意念,建构方式则是创造性的自由运用和发展。这时它要求人们讲意境、明阴阳、求虚静。即使是刚性武术,练到最后也是讲究“返璞归真”的。这个阶段不但扬弃了动作,而且还扬弃了劲路。它在这里发挥的,仅是动作和劲路的某种象征意义,利用武术的文化模型来对世界和宇宙进行解释和操作。它的实际内容,则是把心身、敌我、天人全部统一起来,在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形式下求得自身发展的高度自觉的所谓“得道”状态。它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可能和现实、理想和现状、偶然和必然、必然和自由各个方面的统一。当然,这只是在实践基础上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它不可能是真正绝对的。但事实上它却为人们组织经验和指导操作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型和框架,就像电子计算机的运算程序对于运算过程和结果一样,在人的发展上具有真正普遍的意义。它的主要心理学形式是人格、智慧、情趣;主要心理学内容是“自我意识”,此外还涉及某些潜意识和无意识内容。武技上称之为自知功夫,认识过程则进入真正自由、自主而又自动化的状态。由此可见中国武术的练功过程除反映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的共同规律外,还处处表现出中国传统认知方式上“知行合一”和审美过程上“情景合一”的那种直观、体验、玩味和领悟的特点。所以练拳亦称“玩拳”,表现出一种品尝玩味的审美特征。在这过程中,中国武术不但可以使人们的知识、人格、智慧在理性的层面上得到升华,而且还可以使人们的情志、本能和潜意识在非理性的层面上得到有序化的陶冶。
四文化内涵
所以,中国武术并不只是一种简单和孤立的肢体技术和技击技巧,它还直接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人格修养和文化样式。中国武术无论行功走架还是交手应敌,都不但十分讲究招式劲力,而且还极其讲究性情志趣。因而在一些真正有修养的武术专家那里,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入道之门”,而且还是“身心性命之学”本身。这样中国武术的练功和应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类似儒家静坐、佛家参禅那样“穷理证道”的功夫。中国武术也有一种超越于武术技术本身的博大精深的武术精神,它其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果忽略了这种精神,那是无法真正掌握中国武术精髓的;这样或许在技术上了解的东西也确实不少,但在实质上来说则仅是“皮毛”而已。我们平常所说的“武德”,其实也不仅是从外面硬加给武术的强制性规范;它还直接是武术家人生态度的一种自然流露,具有自律而不是他律的特质。所谓“仁者必勇、勇者必仁”,在中国文化中,智、仁、勇是精、气、神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现在要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其难点看来也不单纯在于是否有规范的技术动作和竞赛方法,而且主要还在于外国人很难一下子就领悟武术中蕴含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西方人练武尽管一招一式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在“心态”、“神韵”和“味道”上却难以体现中国文化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武术精神”。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深入探讨和揭示武术运动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并使之逐步跟当代整个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相沟通,才有可能让它真正地走向世界。
当然,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不受到我们传统的大陆农业宗法文化形态的消极影响和限制。即使是那些人生智慧、实践经验和身体技术,也通通都是历史的产物,并且是跟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融合起来共同地发生作用的。但是要真正扬弃一些过时的不良影响和限制,又确实不可以简单从事。反映在中国武术中的传统文化种种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必须而且只能用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来加以说明和解决。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了我们文化形态历史运转的深层机制,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在当代的创造性转换。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当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明确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