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实践经验总结出发,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很好的结合起来,读来深入浅出,用详实的材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艾滋病防治领域社会组织参与的形态,是为一本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读者的著作。
|
內容簡介: |
艾滋病与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共生互促的关系。虽然贫困不能直接导致艾滋病,但事实说明,贫困会引发艾滋病高危行为。个人一旦感染艾滋病就会使个人及家庭陷入贫困的深渊。艾滋病不仅导致和加剧了感染者和病人的贫困,还引发了新的贫困群体。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艾滋病人群的贫困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探索减轻和消除艾滋病人群贫困,提高艾滋病人群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并为艾滋病人群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艾滋病人群为研究对象,探寻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把握艾滋病人群的贫困状况、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中国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探索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框架及内容,为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建构提供决策基础和政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程玲,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政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研究项目,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3
第二节研究意义9
第三节研究设计11
第四节研究方法16
第二章文献综述23
第一节贫困研究回顾25
第二节艾滋病研究回顾28
第三节艾滋病与贫困关系研究的回顾32
第四节研究述评37
第三章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研究41
第一节贫困人群的脆弱性与艾滋病44
第二节艾滋病人群贫困的产生与传递50
第三节艾滋病防治与反贫困的关系58
第四章艾滋病人群的贫困状况61
第一节艾滋病人群贫困的表现63
第二节艾滋病人群贫困的特点77
第三节艾滋病人群贫困的成因78
第四节艾滋病人群贫困的影响82
第五章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87
第一节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制定89
第二节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实施93
第三节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实施效果103
第四节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09
第六章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的对策建议113
第一节国际艾滋病人群反贫困政策与实践115
第二节艾滋病人群反贫困的政策建议119
参考文献127
|
內容試閱:
|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和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中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首先,艾滋病流行的区域性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东欧地区、亚洲和东南亚地区是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最受艾滋病影响的区域。艾滋病的流行较为集中于亚、非、拉中低收入国家。从中国的流行状况看,中国艾滋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分布在西南、西北边疆地区,以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带。这其中的某些地区与中国贫困监测点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叠。从区域性特征上看,至少可以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艾滋病与贫困有关联。其次,艾滋病感染人群的边缘化特征。艾滋病感染者多为性工作者、吸毒者、同性恋者、贫困者,其感染途径主要集中于性传播、吸毒、卖血输血等几种方式。那么,不管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患病前的职业、行为,以及生活状况来看,还是从其感染途径来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患病前均处于社会的边缘,属于社会的边缘群体,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边缘性特征增加了其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病后,艾滋病群体被赋予了“非主流”的身份特征,特别是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排斥和歧视使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远离社会主流生活而不断边缘化。边缘化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经济生活贫困,生存环境受到挤压。从感染人群的群体特征来看,艾滋病与贫因有其内在的关联性。再次,艾滋病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自艾滋病在全球流行之日起,各国政府便开始制定政策、采取行动,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由艾滋病带来的各种社会影响,但时至今日,艾滋病疫情仍处于缓慢上升的过程。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该采取何种更有效的方式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这取决于对艾滋病流行深层次原因的挖掘,那么其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解释便是“贫困”。如何更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