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 8090后的职场主力军
开会不能再讲“老三篇”!
★ 手把手地教中高层领导开会,解决冗长、扯皮、无聊、无趣的生产会、例会、研发会等各种会议,彻底解决中国人的开会问题!
有方法、有实践、有案例!为中国人量身定制!
|
內容簡介: |
会议是每一个职场人必须经历的活动,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本书会改变读者对会议的错误观念,形成对会议客观、公平和正确的认知,掌握开会的技巧和方法,让这本书能成为你最好的会议指南,不仅能解决你的“会议综合症”,还能赋予你对会议的一种全新感受,从此以后将不再惧怕开会、善于开会、甚至爱上开会,成为“开会达人”,让开会成为你职场进步和事业有成的阶梯。
|
關於作者: |
李宗厚,畅销书作家,深谙中国职场官场运行规则的第一人。他出版的《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广受读者欢迎,畅销15万册,电子书一年下载量10万册。
|
目錄:
|
第一章改变公司从改变会议开始
1.令人崩溃的“世纪会议”能不开吗∥002
2.开会这件事你会不会∥005
3.无效会议的“五种毒”∥007
4.千万别忘记开会的真正目的∥011
5.开会恐惧症你有没有∥015
6.跟罗伯特学开会∥020
7.会议要震撼人心∥021
第二章企业大佬教你开会
1.柳传志:以身作则,制止“开会迟到”∥026
2.马云:把会开成“华山论剑”∥027
3.李彦宏:打破常规,开电话会∥027
4.冯仑:让企业家们学会在会场上透明地吵架∥028
5.雷军:不开会,所有的事情都在米聊群里解决∥029
6.任正非:定期召集一些高级干部开战略务虚会∥030
7.Facebook COO 谢丽尔·桑德伯格:严格按照议事日程办事∥030
8.Tesla CEO 埃隆·马斯克:要求员工充分准备∥031
9.苹果已故 CEO 史蒂夫·乔布斯:尽可能缩小会议规模∥031
10.谷歌 CEO 拉里·佩奇:不该等到开会才决策∥032
11.耐克 CEO 马克·帕克:在会上涂画新产品图∥032
12.Yelp CEO 杰里米·斯托普尔曼:单独与人会面∥033
13.雅虎 CEO 玛丽莎·梅耶尔:积极审查每个观点∥033
14.Evernote CEO 菲尔·利宾:总是让有潜力的员工参加会议∥033
15.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就喜欢人们争论∥034
16.Google的副总裁梅里莎·梅尔:一直坚持开会七原则∥034
第三章向世界500强企业学开会
1.跟三星学开会∥038
2.沃尔玛宣传企业文化的会议∥039
3.西门子的圆桌会议∥040
4.宝洁公司备忘录式的会议∥041
5.IBM的头脑风暴会∥043
6.微软独具特色的会议流程∥044
7.像Google一样有效地开会∥045
8.惠普,最高领导者的决策很重要∥045
第四章会议还是要讲高效讲重点
1.开会是正经事,不需要唐僧和祥林嫂∥048
2.掌握八大黄金法则,提升会议效率∥050
3.老总不是君王,莫搞一言堂∥055
4.成果为王,会议效果要及时评估∥059
5.落实会议决策是关键,在会上监督讨论执行情况∥065
第五章会场规则你懂多少
1.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穿衣装扮绝非小事∥070
2.礼多人不怪,会场礼仪不可不知∥073
3.如何锻炼演讲能力∥076
4.如何点评别人的观点∥080
5.会议场所不说你也要懂的八大技巧∥084
6.坐到适合你的位置上去∥088
第六章活学活用的开会锦囊
1.绝不当孤胆英雄,一个好汉三个帮∥092
2.就算会议沉闷也不能失去会议重点∥094
3.开会前头三把火要烧好∥097
4.巧妙采用开会倒计时∥100
5.如何设置演讲内容∥102
6.巧妙读懂老板的微表情∥105
7.这样听懂老板的话外音∥109
8.别让“会议杀手”阻碍会议进展∥111
9.在会议上巧妙地让犯错的人认错∥116
10.三招搞定瞌睡族闲聊族∥120
11.让那些争吵者变乖的招数∥122
12.会议禁忌不可犯∥125
13.不要害怕正常的争论和争吵∥128
14.会议中犯错如何巧妙道歉∥131
第七章会务一族必知的N种常识
1.经理/主席开会决胜妙招∥136
2.上会如开战,选好开会时机∥140
3.会议类型适度把握∥143
4.会议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146
5.布置会议室有大讲究∥149
6.会议议程表这样填写最有效∥152
7.当好主持人并不难∥154
8.会议记录的内容有哪些?∥159
9.下笔如飞——快速记录会议的必杀技∥162
10.正确地结束会议是一种本事∥165
第八章那些你不可不懂的花样会议
1.晨会、周会、月会、季会、年会、总结会都可以换样开∥170
2.操办大型会议妙招多多∥173
3.事务型会议挪出会议室,换个环境巧磋商∥176
4.用微信开个独具一格的微信会∥179
5.喝着咖啡把会开了∥182
6.高层干部碰头会这样开最有效∥185
7.网络会议必须懂∥188
8.开好独具特色的电话会议∥191
9.类型多样的招商会议∥194
|
內容試閱:
|
改变公司从
改变会议开始
1.令人崩溃的“世纪会议”能不开吗
对于多数基层员工来说,会议可谓工作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他们常常认为会议是无聊且没有价值的。堆积成山的文档、不着边际的扯淡、领导没有意义的讲话混杂在嗡嗡响的空调声中,不可名状的难闻的味道弥漫在会议室里,这些都让人感到难受。即使以上状况你还能忍受,但下面这一条一定会彻底击溃你的防线,让你瞬间崩溃。
会议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会议的内容大致相同,但不同的会议却带给人不同的烦恼。会上领导们侃侃而谈,下面的听众们却各自心怀鬼胎。若是总结过去的会议,就免不了对各方“诸侯”论功行赏。对于业绩突出的,领导在会议上自然大张旗鼓地宣传,号召全公司或者部门的其他同事向他们学习;对于表现中等的,领导在会议上则劝其勤勉,更上一层楼;对于业绩差的,领导在会议上则毫不同情地揭露,试图彻底摧毁他们的信心,并且施以最大的压力,使其触底反弹。
但是对于表现不同的员工来说,这种露骨的表扬和无情的揭露往往是他们如坐针毡的理由。
业绩差的员工,在挨批评的时候呼吸会逐渐变快,面色变得通红甚至脸有些发烫,本来平视的目光也慢慢放下来,他们尽量避开领导和其他同事的眼光,心里盘算着自己未来在公司里的地位、收入,甚至担心会因此被公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辞退。
业绩突出的员工日子也不见得好过。他们披星戴月、竭尽全力地努力工作,好不容易做到目前的业绩,公司奖惩制度却不明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大多数人都很现实,努力工作不外乎为了一个“利”字,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心里自然难以平衡。退一步讲,没有太大的奖励也就罢了,而公司却很有可能“得寸进尺”地给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自己似乎是骑虎难下,无法全身而退。
相比较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业绩中等的员工日子最好过。他们往往是在会议中最无精打采的一类人。自己刚好完成了任务,既不会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也不会奢求什么奖励,好的坏的都和自己无缘。只是他们会在瞌睡中猛然惊醒,貌似自己在公司的日子也就这样波澜不惊,以后也没什么发展,想着想着自己就伤感起来。
开会时的领导看上去神采奕奕,似乎没什么烦心事,但实际上却和普通员工一样备受煎熬。如果管理层就是公司所有者,他们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公司的运营状况,员工们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公司能否运转良好,都不是自己能够完全决定的,可以说,自己的钱袋子实际掌握在员工的手里。若管理层是职业经理人,又要时刻担心自己能不能让股东满意,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又会担心被扣上管理不力的帽子,被扫地出门,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领导环视四周,想掌控手下的员工,却感到无能为力,因为总有相当数量的人开会不在状态。这种折磨人、且没有明确休会时间的会议,加上每分每秒的煎熬,都让与会者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坐一会儿的工夫就好像过了一个世纪,所以又被诟病为“世纪会议”。
令人崩溃的“世纪会议”能不开吗
在现代管理学诞生之前,人们还没有找到相对完善的公司运营办法。在这种环境下,公司管理常常决定于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员工在下面的执行。领导说怎么办,员工就怎么办。因此,早期的环境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协同运作,更不可能产生大的集团公司。同时,由于管理不完善,经营效率不高,公司的运转犹如一台早期的蒸汽机,效率低下,做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更高效地正常运转而逐渐形成的,它摒弃了“人治”对公司的影响,从科学的角度对公司中层领导和员工的活动进行规范,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从管理成功的概率来说,这套方法完全优于“人治”。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从行政到财务,从销售到研发,每个部门都形成了相当严谨的制度。制度的建立毕竟是纸上谈兵,更需要下面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大家需要坐在一起,集思广益,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过去,同时展望未来。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的一环,会议就应运而生了。
每个公司的经营项目、企业文化各不相同,而会议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世纪会议”的错误不在于会议本身,而在于人自己。在规范的会议流程下,人的很多行为都不规范,这不仅导致了会议的低效,而且还会让人对会议产生反感。而人的不规范的行为有很多种,从大的角度说,管理层对行业认识不足,战略制定不正确,公司制度不完善,战术有偏颇,制度执行不力,市场变幻莫测,各级人员疲于应付,都能导致会议出现焦灼状态;从小的角度说,会议准备不充分,主持人衔接不好,领导讲话不抓重点问题,也会让人感觉时间很漫长。这些都会影响会议的进行。
如何才能让会议更有效率,让公司每个人在会议上能斗志昂扬且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是公司管理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市场在变化,管理制度在变化,员工和领导层在流动,以及每个人的观点和素质变化,让会议也永远在变化。如何让会议不那么冗长无趣,让人崩溃,是公司里每个人必须考虑也是一直要考虑的问题。
2.开会这件事你会不会
会议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已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套用一句剧本台词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会议。在数千年来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主要通过会议对那些涉及公众利益的事进行集中讨论和商议,拿出相对理性、全面,能够在现实中行得通且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意见和决策。
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会议更是不可或缺。从表面上看,开会是企业经营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用却关乎全局。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家公司会不会开会,能不能开有效的会议,决定了该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在行业中的位置。开会效率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事实证明,谁让会议发挥最大效益,谁就是赢家。
那么,什么样的会议才是有效果的、高效率的会议呢?有效果、高效率的会议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会议能获得绝大多数与会者的认可,使大多数与会者感到满意;会议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决议,实现会议目标。凡是在实现会议目标、使公司各级满意这些方面都到位的会议就是高效会议。
对管理者来讲,会议有效了,才能充分利用开会实现有效管理,企业也会因此而受益;反之,开再多会议,除了浪费大家的时间,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甚至招惹大家的讨厌,丢失人心。
作为一个经常组织会议、出入会场的管理者,下面这些会议场景,想必你肯定有所体验。
互不理解型会议
季度总结大会上,各地分公司的经理都在卖力地表述自己的业绩,连演讲带比划,忙活得满头大汗。但是,对整体业绩不满的销售总监完全没有等各地经理结束发言,就毫无耐心地对这些卖力展现自我、鼓吹业绩的经理批评一通。各地经理遭遇迎头打击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会议也就由此变成总监的一言堂。散会后,总监很纠结,他认为下面的人都没有理解他的苦衷。经理们也很沮丧,因为他们觉得总监没有理解他们的辛苦,甚至没有耐心倾听他们来自基层的建议。
自说自话型会议
周总结会上,每个部门的员工都各自叙述和总结自己的本周工作,每个人的叙述和总结都像是在念书,大家千篇一律地念一篇流水账。会议过程里,没有一个人真正倾听和在意别人说什么,每个人都在考虑着自己该如何总结,如何彰显自己的业绩。部门领导在总结发言的时候,也同样给大家念了一篇流水账。三个小时的会议,大家就在这样一种状态里煎熬着,谁也没有真正跟大家用心交流。好像会议就是大家聚集起来,然后照本宣科,念完稿子之后,各自散去。
吵个不停型会议
每到月底,在公司的跨部门协调会议上,销售部的经理和生产部的经理都会因为工作的事发生争吵。他们相互攻击和埋怨对方,每个人都觉得是别的部门影响自己的部门,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在意和关心公司如何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在争吵,毫无来由地责怪别人,每个人都振振有词,头头是道。
在不停的争吵中,总经理也懵了。混乱不堪的场面让他根本无法搞明白大家到底为什么吵,因为不清楚情况,也就不好插手,于是就稀里糊涂地宣布散会了。这样的会议,每个月都会上演,但是该做的决定,该办的事,却始终没有结果。
上面这几种会议其实并没有任何效率,这样的会议就算开一百次,也达不到会议组织者期望的效果,大家也只能在乏味无聊中各自散去。任何一个会议,如果超过两个小时就让人忍无可忍了。大多数人都讨厌为开会而开会、为形式而开会,讨厌没有目的性的会议,讨厌突如其来的会议,讨厌主持人缺乏会场控制和引导能力,讨厌参会人员不准时,讨厌反复开会,讨厌会议内容重复再重复,讨厌汇报工作的人员不得要领,像是在说每天工作的流水账……这些情况都极大地影响大家的心情,是造成大家不喜欢开会的症结所在。
由此可见,开会是个技术活,需要认真学习,认真对待,提高开会效率,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和耐心。掌握了开会的技巧,企业的管理才能起作用,公司业绩才能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