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內容簡介: |
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或发生背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旅行故事源远流长,数量巨大,特征鲜明,恰可成为把握古代小说之内在结构和历史脉络的理想案例。《旅行故事:空间经验与文学表达》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利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旅行故事的源流与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关于古代小说史的微观描述方式。
|
關於作者: |
李萌昀,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研究领域涉及古代小说,古代戏曲,明清文学等。
|
目錄:
|
序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旅行故事与小说传统
第一节 旅行故事三要素
一、非日常空间
二、旅行者
三、故事
第二节 旅行者的功能
一、旅行者的情节功能
二、旅行者的叙事功能
第三节 空间的发现
一、空间感的萌生
二、空间的发现
三、时间主题的空间化
第二章 旅行者:身份、主题与小说趣味
第一节 书生旅行故事
一、“琴剑书箱”与书生身份
二、除魅与游仙
三、遇艳与寻芳
第二节 官员旅行故事
一、宦途风波
二、宦途的遇艳与负心
第三节 妇人旅行故事
一、妇人旅行与贞节危机
二、“合法”旅行的条件
三、争夺旅行权利
第三章 旅行程式与情节建构
第一节 旅行故事的基本环节
一、离别
二、思念与联络
三、归乡
第二节 旅行故事中的阻碍因素
一、天气
二、疾病
第四章 旅行场景的文学功能
第一节 客店
一、客店故事的类型与源流
二、客店场景的叙事学分析
第二节 舟船
一、舟船作为空间中的审美对象
二、舟船作为故事展开的场景
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2002年5月,我在学年论文的结尾写道:“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人是什么?我全部的努力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小一点,只是为了解决‘我是什么’的问题。”那篇论文讨论的是宋元话本中的“诱惑”主题,字里行间满是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与福柯的影子,拉拉杂杂,纠缠不清。十二年过去了,我的学术理路与行文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一点坚持至今:学术研究必须与我相关、与现实相关。
此话说起来豪迈,做起来却很纠结,尤其是在传统深厚、规范严谨的古代文学领域。记得刚刚确定以“旅行故事”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时,所有人都说:“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听起来像是肯定,然而作为当事人,我却总能从中咂摸出一些别样的意味来:在崇尚“文学本位”的同行中,我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他者”。的确,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比,我的选题更像是文化研究,所以时常要面对“文学性何在”的质疑。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促使我不断反思文学的定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更促使我思考:到底什么是“文学的立场”?
本书由我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反映了我那个时期的困惑与探索。从2000年开始,我走过了中国三分之二的省份。对旅行和异乡的热爱直接影响了本书的选题和构思。但是,我必须与自己的激情保持距离,对个人经验和小说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命题。我关心旅行中的欲望冲动、性别秩序、意识形态,但是我必须将这些关怀与文本相结合,讨论文化观念的文学呈现,或者隐含于文学呈现中的文化观念。终于,我发现,问题的答案就在“文学性”的定义中。
所谓“文学性”,或者说“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东西”,在于创作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构建方式。文学研究就是对方式的研究,而文化研究则是对方式之潜在逻辑的研究——只要没有脱离对方式本身的重视,那么文化研究就没有悖离文学研究的方向,甚至可以成为对后者的深化和补充。一切文本皆是构建,所以一切文本皆有文学性。然而,文学文本的文学性,自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文学的立场”即是对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独特的文学性的强调。这些思考虽然不是最终的答案,却足以成为我下一阶段学术探索的起点。
我始终坚信,学术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本书也是一段生活历程的记录。从1999年到2010年,我在未名湖畔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一个年头。在我的黄金时代里,我阅读、思考、旅行,与最优秀的学者和同龄人交流;我沉迷过西方哲学、新儒家、古典学、敦煌学、文献学、佛学、解构主义、年鉴学派、社会学、叙事学;我谈恋爱、写小说、演话剧、玩音乐;我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事物,挥霍一切可以挥霍的时光,沾染北大人所有的优点与缺点。最终,一切的一切凝聚成这本算不上厚重的小书——我还有漫长的一生等待它开花结果。
在北大中文系的十一年,我最重要的收获是从轻狂浮躁的文艺青年逐步蜕变为学术青年。对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勇强教授。从大三做学年论文到博士毕业,我一直追随在老师的身边。如沐春风的九年时光,老师的为学与为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一直记得老师的两句话,一是“不要试图在一篇论文里解决所有的问题”,二是“简洁明快是通向真理的捷径”。正是这两句话,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把我从晦涩玄虚的思辨中唤醒,使我走上学术研究的正途。老师还常说,小说研究要注意四个“文”:文学,文体,文本,文化。至今,这仍是我研究和教学的指导思路,让我受益匪浅。本书的构思与写作,来源于无数次与老师的愉快交谈和邮件往复。每当我文艺青年习气发作、思路飘上天空时,老师总能用一两句冷峻而不失温厚的批评,让我重新脚踏实地。我总是觉得,我就像一个在麦田里奔跑的孩子,而老师则是我的守望者:一面纵容我的好奇心,一面提防我掉下悬崖。或许我永远无法达到老师在学术上的高度,但我会努力做一位像老师一样的老师。
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张鸣、夏晓红、潘建国、李简、王风诸位教授。他们见证了我从本科到博士的蹒跚学步,在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与答辩过程中,为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和评审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郭英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诸葛忆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竺青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廖可斌教授、李鹏飞教授。他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此并致谢忱。
感谢我的师兄叶楚炎、师妹王苗,他们是本书的第一读者。那时,每写完一节,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发给他们,而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回一封长长的意见给我。同门之间的切磋琢磨,给了我无数的启发,帮我熬过了无数次的写作瓶颈。没有他们,本书肯定是另外一种面貌。
感谢我的父母,李德斌先生和李渝明女士,在我三十多年的生命旅程中,抚我育我,养我畜我。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本分、正直地做人,勤劳、踏实地做事。小学三年级时,他们从楼下书摊为我买来一套岳麓版的四大名著,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古代小说,直到今天。没有那颗遥远的种子,就没有这本书。所以,这本书应该献给他们。
感谢我的妻子庄雪雅。兜兜转转如许年,才发现,她原来在这里。她是北大送给我的最后的也是最好的礼物,从此,每一行字、每一页书都获得了意义。如今,她在南洋,我在北京。我身在北国心向南。我读的每一首诗都送给她,我唱的每一首歌都送给她。她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是由于学院领导的鼎力支持,本书才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的资助,得以出版问世。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的徐文凯老师。她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她的细心和耐心让我无比感动。
如果还要感谢什么,那就感谢我在路上遇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感谢每一个有故事的陌生人。
2015年1月2日于拾遗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