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国强(1957年11月-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诺丁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教授(2013年-2016年)。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叙事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索尔o贝娄学术史研究》、《美国犹太文学》、《辛格研究》、The Jewishness of Isaac Bashevis Singer等十余部,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第一章 玛丽·安亭:“美国同化”的旗手
美国犹太女作家玛丽·安亭[ 以下介绍性的基本资料主要参见Paula E. Hyman,Deborah Dash Moore, Jewish Women in America: A-L ,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p.55-57.](Mary Antin, 1881-1949)是20世纪初美国犹太文学发轫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应许之地》是第一部在全美范围内引起关注的“由犹太人书写、关于犹太人的英语作品”[ Jacob Rader Marcus, The American Jewish woman: a documentary history, Cincinnati: Ktav Pub. House , 1981, p.605.],被誉为20世纪移民自传的经典之作,奠定了安亭在美国犹太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安亭于1881年6月13日出生在俄国波罗特斯克(Plotzk)的犹太人栅栏区,(这个小镇原本属于波兰,十八世纪波兰在与俄国的战争中失利,此地沦为沙皇的领土。)在六个孩子里面排行第二。父亲经营着母亲家传下来的商店,生意一度十分兴隆,几个子女都有保姆和家庭教师。但随着俄国对犹太人的盘剥和限制日益加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父母和几个孩子先后病倒,家中积蓄所剩无几,日子过得越发艰难。安亭的父亲因此于1891年只身加入当时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洪流,落脚在波士顿。此时留在俄国的安亭年仅十岁,每天和姐姐、弟弟外出学徒维持生计。三年后父亲攒够了接他们前往美国的路费,一家人才在波士顿团聚。
美国相对公平的社会制度为安亭个人的奋斗和成功提供了机会。公民权带来的义务教育为她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凭借着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安亭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所有课程,初中三年成绩也遥遥领先,毕业时被指定代表毕业生发言。与此同时,其写作才华初现端倪。她在波士顿的几家报纸上均有诗作发表,引得记者们到校采访,成为名噪一时的小才女。不久,安亭进入波士顿最好的女子高中——波士顿拉丁女子高中就读。她在写作上的不凡表现引起了波士顿犹太人组织“希伯来移民救助会”的注意。由救助会牵线,安亭把自己刚到美国、用意第绪语写给俄国舅舅的家书发表在杂志《美国希伯来人》(American Hebrew)上,又于1899年用英语把它改写成了日志体付梓出版。该书以《从波罗特斯克到波士顿》(From Plotzk to Boston)为题,记录了安亭从俄国到美国旅途中的见闻与感想。著名犹太裔作家、发明“熔炉”一说的伊斯瑞尔·赞格威尔(Israel Zangwill)为安亭提笔作序,称赞她“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和内心省察的能力,对复杂微妙的情感亦能准确把握”,并惊叹于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英语语言的驾驭程度”。[ Israel Zangwill, “introduction”, in Mary Antin, From Plotzk to Boston,Princeton: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1986, p.6.]
不过,安亭并未能完成高中学业。高一暑假期间,她受波士顿自然史俱乐部之托,为哈佛大学地质学博士阿玛迪斯·格拉博(Amadeus Grabau)担任私人秘书。两人相见恨晚,迅速坠入爱河。1901年10月,安亭不顾犹太传统关于异族通婚的禁忌,在高中尚未毕业的情况下,与年长她十一岁、德国路德教神职人员后裔格拉博结婚。婚后格拉博在哥伦比亚大学谋得教职,安亭即随同丈夫前往纽约,从此告别了波士顿的犹太人贫民窟。她先后在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和伯纳德学院选修了一些文学课程,但没有申请学位。不久,他们的独生女儿出生。
在纽约,安亭被犹太知识分子鼓励继续写作。约瑟芬·拉匝鲁斯(Josephine Lazarus),也就是著名犹太女诗人爱玛·拉匝鲁斯(Emma Lazarus)的妹妹,是安亭的良师益友。她在给《从波罗特斯克到波士顿》写评论时就再三敦促安亭记日记,写自传。1910年约瑟芬病故,是安亭决心动笔,完成友人夙愿的重要原因。同年,安亭陪同丈夫到德国参加学术活动后,重返波罗特斯克,触景生情,更坚定了她写自传的决心。从1911年9月起,安亭在《大西洋月刊》上分十次连载《应许之地》,讲述自己在俄国受到性别以及种族的双重压迫,移民美国后被美国文化同化,实现美国梦想的过程。1912年,波士顿出版业翘楚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将这些连载集结成书,加以出版。《应许之地》甫一问世即迅速在全美引起轰动,荣登当年非虚构文学类畅销书之首。《展望》(Outlook)杂志评论道,很少有书可以像它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给美国大众造成如此深刻的影响。它在各个图书馆借阅量惊人,诸多教育机构也纷纷将其列入推荐书单。直到1949年,简写本《小小移民的故事》和《在应许之地的学校里》还是很多公立小学公民课的读物。1997年《企鹅二十世纪经典丛书》将其收入;在2008年美国作家杰·帕里尼(Jay Parini)编撰的《在应许之地:改变美国的十三本书》(In Promised Land:Thirteen Books That Changed America)中,该书也与 《瓦尔登湖》、《汤姆大叔的小屋》以及《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经典名著一起位列其中。因为它们都“以各自某种深刻的方式改变了美国,改变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认知……这里每本书打造的价值观直到今天依然活力不减。”[ Jay Parini, In Promised Land:Thirteen Books That Changed America , New York:?Doubleday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