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一章面向“现实”的实践改变逻辑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含义辨析与理论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第二章传统价值观的批判、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
一促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理论形成的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价值观问题的艰辛理论探索
第三章 实践整体性思维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属性与革命性特征
一历史的视野与现实的批判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形成的过程性与整体性特征
二实践观点与价值思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内在
逻辑特征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本质观
——生存与生活意义的逻辑与理论基础变革
一 “当代价值基础危机”
二关于价值本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初步产生与形成
四价值:实践主客体的同构性效应
五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
第五章 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的生成与确证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观
一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的生成与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范畴的价值本体论性质
三劳动一实践过程直接就是主体创造社会历史价值的过程
四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价值存在和实现的根据
五价值实现在人自己的生活中
第六章生存合理性的社会认同与个体体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标准观
一价值评价标准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生产力标准是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的价值导向标准
三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第七章 立足于无产阶级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理想观
一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价值观
二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价值和命运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和一贯倾向
三对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价值意识和价值理想的制定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观
……
第八章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九章 生存——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十章 自主创造与自为享有的辩证统一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