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改革开放以来,浦东以新区的设立和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闻名于世,而此前还只是一个附属于上海的地名。但这并不等于浦东的历史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更不意味着此前的浦东没有自己的文化积累。
由于今上海市一带至迟在西元十世纪已将河流称之为‘浦’,如使上海得名的那条河即为上海浦,一条河的东面就能被称之为‘浦东’。因而‘浦东’可以不止一个,但只有其中依托于比较大的、重要的‘浦’而得名的‘浦东’,方能成为一个专用地名,并且能长期使用和流传。这个‘浦’自然非黄浦莫属。
广义的浦东是指黄浦江以东的地域,自然得名于黄浦江形成之后,但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已经开始成陆,此后不断扩大。黄浦这一名称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是指吴淞江南岸的一条曾被称为东江的支流。此后河面渐宽,到明初已被称为大黄浦。永乐年间经夏元吉疏浚,黄浦水道折向西北,在今吴淞口流入长江。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经疏浚后的吴淞江下游河道流入黄浦,此后,原在黄浦以东的吴淞江故道逐渐堙没,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而黄浦成了上海地区最大河流。
南宋以降,相当于此后黄浦以东地属两浙路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析华亭县置上海县,此地大部改属上海县,南部仍属华亭县,北部一小块自南宋嘉定十五年(一二一七)起属嘉定县。在明代黄浦下游河道形成后,黄浦以东地的隶属关系并无变化。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宝山县设立,黄浦东原属嘉定县的北端改属宝山。雍正四年,黄浦以东地的大部分设置了奉贤县和南汇县。嘉庆十五年(一八一),以上海县东部滨海和南汇北部置川沙抚民厅(简称川沙厅),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建川沙县。但上海县的辖境始终有一块在黄浦之东,宝山县也有一小块辖境处于高桥以西至黄浦以东,故狭义的浦东往往专指这两处。
一八四三年上海开埠后,租界与华界逐渐连成一片,形成大都市。一九二七年上海设特别市,至一九三年改上海市,其辖境均包括黄浦江以东部分,一般所称浦东即此。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一度设县,即以浦东为名。川沙、南汇二县虽属江苏,但与上海市区关系密切,故仍被视为浦东,或称浦东川沙、浦东南汇。一九五八年二县由江苏划归上海市后更是如此。
改革开放后,浦东新区于一九九二年成立,辖有南市、黄浦、杨浦三区黄浦江以东地、上海县三林乡,川沙县撤销后全部并入。至二九年五月,南汇区也撤销并入浦东新区,则浦东已臻名实相符。
故浦东虽仍有上海市域最年轻的土地,且每年续有增加,但其历史文化仍可追溯一千多年。特别是上海建镇、设县以后,浦东地属江南富裕地区,经济发达,文教昌隆,自宋至清产生进士一百多名以及众多举人、贡生和秀才,留下大量着作和诗文。上海开埠和设市后,浦东作为都市近邻,颇得风气之先,出现了具有全国影响的人物和着作。
据专家调查,浦东地区一九三七年前的人物传世着作共有一千三百八十九种,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者十二种,列入四库全书存目者十余种,在小说、诗文、经学和医学中均不乏一流作品。但其中部分已成孤本秘笈,本地久无收藏。大多问世后迄未再版,有失传之虞。由于长期未进行搜集汇总,专业研究人员也难窥全貌,公众不易查閲了解,外界更鲜为人知。
浦东新区政府珍惜本地历史文化,重视文化建设,满足公众精神需求,支持政协委员提案,决定由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编纂浦东历代要籍选刊。计划以至少三年时间,选取整理宋代至民国初年浦东人着作一百种,近千万字,分数十册出版。此举不仅使浦东乡邦文献得以永续传承,也使新老浦东人得以了解本地历史和传统文化,并使世人更全面认识浦东新区,理解浦东实施改革开放的内因和前景。
长期以来,流传着西方人的到来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大都会的错误说法,完全掩盖了此前上海由一聚落而成大镇、由镇而县、由县而设置国家江海关的历史。这固然是外人蓄意误导的结果,也是本地人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够、传播更少所致。浦东自改革开放以来,外界也往往只见其高新技术产品密集于昔日农舍田畴,巨型建筑崛起于荒野滩涂,而忽视了此前已存在的千年历史和郁郁人文。况新浦东人不少来自外地和海外,又多科研、理工、财经、企管、行政专业人士,使他们全面深入了解浦东的历史文化,更具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我自浦西移居浦东十余年,目睹发展巨变,享受优美环境,今又躬逢浦东历代要籍选刊编纂出版之盛事,曷其幸哉!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