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2000年后,中国经济学领域研究进入新阶段,在关注的问题、研究方法、创新方向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趋势,亟待从文献研究角度给予解读和刻画,以便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书通过文献计量研究,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学各分支学科2000年以后的发文情况与趋势,依据关注度和新颖度两个核心指标,归纳、提炼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新颖的研究方向及理论动态。
|
關於作者: |
罗润东,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威海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美国斯坦福大学富布莱特(Fulbright)基金项目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华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
|
目錄:
|
前 言
理论方法篇
第一章 导论:理论基础和分析路径构建
第二章 文献计量的分析模型及计量指标
第三章 文献计量的主要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实证篇Ⅰ:理论经济学
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五章 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六章 经济史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七章 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八章 世界经济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九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实证篇Ⅱ:应用经济学
第十章 国民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二章 财政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三章 金融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四章 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六章 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七章 统计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八章 数量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第十九章 国防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结论篇
第二十章 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脉络与走势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