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中国菌物学100年》对从事菌物学科研和教学的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是有益且不可或缺的读物,对从事生命科学、医学真菌学、农业科学、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及环境保护科学等方面的科研和管理人员都是宝贵而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內容簡介: |
《中国菌物学100年》由我国多年从事菌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数十位专家和教授撰写,是一部内容比较全面、论述有深度的菌物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著作。《中国菌物学100年》分为5编,每编包括若干章,共32章。对中国菌物学简史、菌物学教育、中国菌物人物志、菌物多样性与分类系统和菌物产业与国民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还包括真菌、地衣、卵菌和黏菌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生理与遗传、生态与区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并对应用真菌学给予关注。每章为一个独立单元,其内容涵盖:对华人100年来相关研究的小结或概述,列举重点研究成果并指出其闪光点,探讨国内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展望未来并出谋献策。提供了每一位真菌人物的生平介绍,并附其主要论著目录。《中国菌物学100年》还附有大量图表和文献引证等。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绪论1
第一编菌物学概论
第一章中国菌物学简史5
第一节古菌物学时期(B.C.5000~A.D.1910年)6
一、食用蕈菌7
二、医药菌物7
三、发酵菌物8
第二节外人在华采菌时期(1759~1949年)9
一、法国人的采集9
二、苏联人的采集9
三、奥地利、瑞典人的采集9
四、美国人的采集10
五、日本人的采集10
第三节描述菌物学时期(1911~1949年)10
一、中国植物病原真菌等的调查研究11
二、广泛应用酿造菌物14
三、医学真菌15
第四节实验菌物学时期(1950年至今)18
一、标本的全面采集18
二、《中国真菌志》的研编23
三、菌物的属和种26
四、真菌化学及代谢产物功能的研究30
五、菌物分子生物学研究31
六、食药用菌产业发展32
七、学会、学报的创建33
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38
九、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变迁46
参考文献53
第二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真菌学教育百年寻踪59
第一节概论59
第二节描述真菌学阶段60
第三节实验真菌学阶段62
第四节分子真菌学阶段65
第五节讨论66
参考文献67
第三章中国菌物人物志68
戴芳澜70
胡先骕72
刘慎谔73
陈鸿逵75
林亮东77
俞大绂78
邓叔群80
陈梅朋82
周宗璜83
王鸣岐85
王云章87
方心芳89
陆大京92
阎若珉94
魏景超96
林传光98
樊庆笙99
杨新美102
裘维蕃103
殷恭毅105
赵继鼎107
葛起新109
秦启贤111
喻璋113
余永年115
王端礼118
李钟庆120
白金铠122
陶家凤124
齐祖同126
刘波128
郝文英130
应建浙131
赵震宇132
张中义134
吴绍熙137
陈瑞青139
戚佩坤142
沈明珠144
张树庭146
臧穆153
魏江春155
何宗智158
张志光159
沈瑞祥161
陈士瑜162
李兆兰164
陈国良166
杨庆尧167
梁宗琦169
钟顺昌172
罗信昌178
张天宇179
李明远184
赖传雅186
陈宛如187
潘学仁188
廖万清190
弓明钦193
卯晓岚195
何汉兴198
黄年来201
唐国敏203
孔华忠205
王云207
沈崇尧210
邢来君212
郭英兰215
徐同218
庄剑云220
周彤燊223
李玉224
苏晓庆227
李增智229
庄文颖232
郭林237
文华安240
樊华242
林英任244
宋爱荣247
王泽生249
姚一建252
张金霞253
王贺祥255
朱平258
许瑞祥261
张克勤263
李泰辉267
李若瑜270
刘杏忠272
姜子德275
图力古尔276
谢宝贵278
陈双林280
王波282
王琦284
杨祝良286
白逢彦289
边银丙291
戴玉成293
陈惠297
旺姆298
吕国忠299
吴文平302
车永胜304
黄建忠306
杨晓彤308
黄勃310
张劲松312
王成树316
姜于兰319
蔡磊320
第四章菌物多样性与分类系统323
第一节菌物及菌物多样性323
一、菌物323
二、菌物多样性324
第二节菌物物种及物种多样性估算324
一、菌物物种324
二、菌物物种多样性估算326
第三节菌物多样性研究327
一、物种形成与物种多样性研究327
二、生态多样性研究328
三、遗传多样性研究330
第四节菌物分类与系统历史概况331
第五节新近的菌物分类系统334
第六节菌物分类与系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36
参考文献337
第五章中国菌物产业与国民经济344
第一节菌物在产业中的地位345
一、菌物与农业345
二、菌物与食品346
三、菌物与医药346
四、菌物与工业348
五、菌物与生态环境349
第二节国内外菌物产业发展概况350
一、国外菌物产业发展概况350
二、我国菌物新兴产业发展概况351
第三节菌物产业发展趋势352
一、菌物产业变化态势352
二、菌物品种结构态势352
三、菌物区域布局态势353
四、菌物出口特征态势354
第四节菌物产业效益354
一、菌物产业的经济效益354
二、菌物产业的生态效益355
三、菌物产业的循环经济效益356
四、菌物产业的社会效益357
第五节菌物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358
一、从战略需求角度分析358
二、从生产者需要角度分析358
三、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358
四、从资本市场需求角度分析358
第六节菌物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358
一、低排放、高效能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359
二、低耗费、高转化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的实施359
三、低投入、高产出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步伐359
四、发展菌物产业有利于促进拉动内需的产业经济模式形成359
五、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360
参考文献360
第六章医学真菌学展望362
第一节流行病学363
一、现状363
二、趋势364
三、存在的问题365
第二节浅部真菌病366
第三节深部真菌病366
一、流行情况367
二、念珠菌病368
三、侵袭性曲霉病368
四、隐球菌病369
第四节真菌病诊断369
一、培养基改良370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在诊断中的应用370
三、诊断中存在的问题370
第五节真菌病的治疗372
一、抗真菌新药研制372
二、辅助治疗372
三、浅部真菌病治疗372
四、深部真菌病治疗373
五、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375
第六节医学真菌学研究成果与展望377
一、近60年来重点研究成果及特殊病例377
二、展望379
参考文献379
第七章中国菌物已知种数380
参考文献381
第八章中国地衣学简史、现状与展望382
第一节中国地衣学研究简史383
一、本草时期383
二、传统分类学时期383
三、综合分类学时期384
四、演化系统生物学时期385
第二节中国地衣学研究现状385
一、生物多样性与三大存取系统385
二、地衣及其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386
三、荒漠地衣387
第三节展望388
参考文献389
第二篇 形态与分类
第九章 非地衣型子囊菌393
第一节子囊菌概述393
第二节中国子囊菌60年及展望394
一、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日趋深入395
二、新属的建立及分类系统的完善395
三、世界专著性研究397
四、了解生活史及认识真菌全型397
五、对类群之间系统演化规律的认识398
六、DNA条形码探索398
七、子囊菌作为真核模式生物398
八、子囊菌化学399
九、食用、药用及工业子囊菌399
参考文献399
第十章 中国黑粉菌分类研究401
第一节简介401
第二节 研究进展402
第三节分类403
参考文献405
第十一章中国锈菌分类及区系研究简史407
第一节中国锈菌调查研究概况407
第二节日本学者对我国锈菌的调查研究408
第三节我国学者对锈菌的研究409
参考文献410
第十二章中国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414
第一节无性型真菌的范畴及重要性414
第二节中国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的发展历程415
一、对中国无性型真菌的采集和鉴定415
二、无性型真菌的分类425
第三节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433
参考文献433
第十三章裸菌436
第一节真黏菌436
一、特征438
二、分类442
第二节网柄菌445
一、特征446
二、分类447
参考文献448
第十四章中国的卵菌453
第一节卵菌概述453
一、卵菌的形态特征453
二、卵菌的生物学454
三、卵菌的经济意义454
四、卵菌的种类454
第二节中国卵菌研究回顾455
一、东瀛学者对中国卵菌的研究455
二、我国学者在1948年前对卵菌的研究455
第三节新中国卵菌研究概况456
一、从《菌物辞典》第9版鸟瞰我国卵菌研究情况456
二、1949年以来我国卵菌研究综览459
三、以霜霉目的属为例看我国卵菌门研究概况461
第四节我国学者及合作者对卵菌的贡献463
一、新科和新属的创立463
二、新种和种下单元的发现和建立464
三、新组合468
四、卵菌专著专篇的出版469
第五节卵菌的分类地位470
参考文献471
第十五章中国的毒菌及其毒素473
第一节我国古代有关毒菌的记载473
第二节我国近60年来毒菌中毒概况474
第三节我国极毒及常见中毒菌476
第四节毒菌及有关毒素477
第五节毒菌毒素与中毒类型478
一、胃肠炎型479
二、神经精神型479
三、溶血型480
四、肝脏损害型480
五、呼吸循环衰竭型482
六、光过敏性皮炎型482
第六节毒菌亦毒杀有害生物482
参考文献483
第三编生理与遗传
第十六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487
第一节引言487
第二节植物与地衣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488
一、植物与地衣内生真菌488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89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2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3
第三节冬虫夏草定殖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494
一、冬虫夏草与其定殖真菌494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5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6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7
五、ETP类化合物的代谢调控研究497
第四节低温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497
一、低温真菌497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498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500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501
第五节结束语501
参考文献502
第十七章真菌侵染线虫的分子机制506
第一节植物病原线虫及其天敌食线虫真菌506
第二节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感应与捕捉机制507
一、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吸引与识别机制507
二、食线虫真菌捕捉与黏附线虫的作用机制508
第三节食线虫真菌侵入线虫体壁的分子机制511
一、体壁降解蛋白酶的纯化、生化性质鉴定与基因克隆511
二、体壁降解蛋白酶的表达调控研究513
三、体壁降解蛋白酶的结构研究514
第四节展望517
参考文献518
第十八章真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521
第一节模式真菌的基础生物学研究521
第二节真菌基因组学研究523
第三节真菌有性生殖类型与调控526
第四节展望527
参考文献528
第四编生态与区系
第十九章中国蕈菌生态与地理分布533
第一节中国地形地貌概况533
第二节我国蕈菌生态及地理分布534
一、东北区?温带、寒温带针叶林区534
二、华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535
三、华中及华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536
四、西南区?植被类型多样区536
五、中国南缘热带区?热带季雨林区536
六、蒙新区?草原、荒漠干旱区537
七、青藏高原区?高山灌丛草甸区538
第三节中国蕈菌生态与地理区划的意义539
参考文献539
第二十章中国水生菌物541
第一节绪论541
一、水生菌物的概念541
二、国际水生菌物研究概况542
三、我国水生菌物的类群和数目544
四、我国水生菌物的系统学研究概述544
第二节经济重要性545
一、有益水生菌物545
二、有害水生菌物545
第三节水生低等菌546
一、水生卵菌546
二、水生壶菌548
三、水生接合菌548
第四节水生高等真菌548
一、水生子囊菌548
二、水生担子菌549
第五节水生丝孢菌550
一、水泡丝孢菌550
二、水生捕食线虫的壶菌和丝孢菌550
三、浸水丝孢菌551
四、其他种类551
第六节生态与多样性551
一、水生菌物的生长基质551
二、水生菌物的生境552
三、人为干扰对水生菌物的影响552
四、水生菌物的四季更替552
第七节应用研究现状553
一、活性代谢产物553
二、生物防治555
第八节讨论与展望555
参考文献555
第二十一章中国土壤菌物研究558
第一节土壤菌物的范畴和重要性559
第二节土壤菌物研究简史559
一、土壤菌物的种类和数量559
二、国外土壤菌物的研究560
三、我国的土壤菌物研究560
第三节土壤菌物的多样性研究564
一、土壤菌物的多样性检测564
二、土壤菌物的分离和计数
|
內容試閱:
|
第一编
菌物学概论
第一章中国菌物学简史
余永年*庄文颖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要】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到明代的4500年间,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菌物学也不例外。中国先民认识和利用菌物(本书所称“菌物”包含真菌、卵菌和黏菌),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上,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是晚清封建王朝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导致了外国列强的集体入侵,疯狂掠夺资源,致使国力尽失。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造成我国现代菌物科学的发展起步较晚。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本章将我国菌物学的发展分为4个历史时期进行简述:一、古菌物学时期(paleomycology period),二、外人在华采菌时期(period of collections of fungi in China by foreign explorers),三、描述菌物学时期(descriptive mycological period),四、实验菌物学时期(experimental mycological period)。中国现代菌物学发展经历了两高一低时期,即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发展高潮时期;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低潮时期。重温喜忧参半的菌物学发展历史,彰显现实成果,展望锦绣未来,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发展高潮期,中国真菌志,真菌的全型,真菌的名称,真菌的属种,食药用菌物,次级代谢物,菌物化学,菌物分子生物学,DNA条形码,登山与科考,化石标本
‖ 目 录 ‖
第一节 古菌物学时期(B.C.5000~A.D.1910年) 6
一、食用蕈菌 7
二、医药菌物 7
三、发酵菌物 8
第二节 外人在华采菌时期(1759~1949年) 9
一、法国人的采集 9
二、苏联人的采集 9
三、奥地利、瑞典人的采集 9
四、美国人的采集 10
五、日本人的采集 10
第三节 描述菌物学时期(1911~1949年) 10
一、中国植物病原真菌等的调查研究 11
二、广泛应用酿造菌物 14
三、医学真菌 15
第四节 实验菌物学时期(1950年至今) 18
一、标本的全面采集 18
二、《中国真菌志》的研编 23
三、菌物的属和种 26
四、真菌化学及代谢产物功能的研究 30
五、菌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六、食药用菌产业发展 32
七、学会、学报的创建 33
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38
九、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变迁 46
参考文献 53
人类居住的地球,球龄大约有46亿年了,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起源于32亿年以前。人类从茹毛饮血、使用石器到制造原子弹和人造卫星,却只经历了200万~300万年。至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一般认为有5000年。但是,1987年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距今9000年,说明中国“伏羲时代”(B.C. 7724~B.C. 5008年)已有了文字。真菌生物可称为是地球上的古老生物谱系,随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新方法的涌现,重新研究阐明老的各个类群的馆藏和新鲜标本,并参照新近得到的化石标本,提供增添了一大批有益的知识。例如,在中生代的三叠纪(Triassic period)(距今2.4亿~2.0亿年),在白腐木内发现锁状联合菌丝和内囊霉目等(Stubblefield et al.,1987;Taylor,1994);在古生代的泥盆纪(Devonian period)和志留纪(Silurian period)已有子囊菌和担子菌存在的证据(Sherwood-Pike & Gray,1985;Stubblefield & Taylor,1985;Simon et al.,1993)。
第一节 古菌物学时期(B.C.5000~A.D.1910年)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幅员辽阔,山河秀丽。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乃旷世文明古国。从远古到明朝的四千多年间,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菌物学也不例外。我国无疑是利用真菌地域最广、时间最长的国家,在食品、医药、酿造等方面我国很早就知道利用真菌。早在新石器时代(B.C.3000~B.C.1200年)我国就有发酵酿酒,黄帝(B.C.2550)与岐伯讨论醪醴之事。往后各朝各代对菌物的应用都有繁简不同的记载或描述,如东汉末的《神农本草经》(B.C.200~B.C.102)中载有真菌药物12种,根据其形态、色泽、功能等进行分类,并分别论述它们的药性,其中茯苓、雷丸、紫芝、木耳等迄今仍在使用。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A.D.533~544),记载了制曲酿酒的方法,系统论述发酵工艺,堪称空前巨著。隋朝的《太上灵宝芝草品》(A.D.581~618)一书中虽杂有鬼怪迷信内容,但它还记录了灵芝属、假芝属、多孔菌属、大孔菌属、蜂窝菌属等,图文并茂,堪称最早的多孔菌专著。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有关头癣问题。在宋代,中国先民已了解“红曲”菌的特性,既可酿酒也可调味,是我国民间所创保藏菌种的一种伟大的独特方法。北宋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1108),集宋代以前菌类药性研究和药方之大成。元代《王祯农书(1313),在“菌子”篇中记载了有关香菇的栽培方法,今山中种香菇,亦用此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记载的真菌药材已达34种,并进行了分类,可代表当时中国真菌研究水平。清朝蒋廷锡等的《古今图书集成》(1726),是中国古代卷册浩瀚的大型百科全书,辑录了清代以前的蕈菌文献。此外,还有蕈菌专籍出版,如陈仁玉的《菌谱》(1245),潘之恒的《广菌谱》(1593~1646),吴林的《吴菌谱》(1683)。总而言之,在古菌物学时期,中国先民识别利用真菌的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方式多样,群策群力,文献累累,成就煌煌,世界仰慕,饮誉环球。
但是到了清王朝的最后两三百年,晚清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及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外国列强的集体入侵,疯狂掠夺资源,致使国力尽失,国弱受辱,科学江河日下,菌物研究式微。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导致我国现代菌物科学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各种古籍中,未见“菌物”或“真菌”名称的出现,但是不等于说中国先民不重视菌物。实际上,中国各代先民对菌物的研究都极为重视并有大量文字记载。不过他们对大型真菌的名称按中国文化和习俗的特点,使用得非常复杂多样,如:芝、耳、伞、菰、嵏、荋、栭、菌、菇、蕈、蘑,三秀、土菌、天花、五芝、石耳、竹肉、竹蕈、负苞、块菌、杉菌、松茸、香蕈、鬼孟、鬼盖、桑鹅、舵菜、萮茈、雚菌、蜀格、瑞草、靼蕈、蝉花、摩姑,天花蕈、白杵子、地耳、地苓、灰树花、羊肚菜、杨栌耳、皂荚蕈、驴窝子、青腿子、草钉子、猴头菌、醉香蕈,冬虫夏草等,对学浅识薄的人造成一些错觉,在所难免,特别是对那些不懂中国文史的外国人,更是有如进入五里雾中。
关于我国先民对真菌的知识只能就已有的记载和经验去考察和探索。但在古籍中,除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障碍外,对于真菌很少有系统的记录(菌谱中的食用菌除外),其余多是零星记录。至于酿造和医药方面有关利用真菌的知识见于记录的不多,一向保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医药、酿造及人工种菌(栽培)方面,如果对被利用真菌的生理没有适当的认识,就无法利用它们。这些认识大多来自观察和经验,可惜过去少有人去深入研究,把所得的认识或实践提高到理论,以致在真菌利用上,特别是在清末一直停滞不前,缺乏向前发展的动力。
但是,对于现代中国菌物学的发展历史,学者们却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经常在讲演和(或)撰写文章时进行宣传,如魏景超(1948)撰文总结了20世纪初期中国真菌学发展概况。戴芳澜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1)和苏联科学院(1955)宣讲了中国真菌学研究工作的过去和展望。余永年(1982)曾发表“真菌学的250年”,阐述其发展历程,以推动和加快学科发展。裘维蕃非常关心中国菌物学的进步,抓住一切机会用口头或笔头进行宣传和鼓励(裘维蕃,1991a,1991b,1996;Chiu,1992;裘维蕃和余永年,1998)。王云章高度重视中国真菌学的发展历史,他在《中国植物学史》一书中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真菌学史”(1994),主要涵盖8部分:①概述,②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③真菌生理的研究,④真菌细胞和遗传的研究,⑤食、药用菌和毒菌的研究,⑥医学真菌的研究,⑦真菌病毒的研究,⑧其他。英国的The Mycologist(《真菌学家》)杂志编辑部特向王先生约稿,后来以Mycology in ancient China(古代中国的真菌学)在英国发表(王云章,1980,1983,1994;Wang,1985,1987)。
一、食用蕈菌
利用真菌作为食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字和出土文物的记载,迄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例如,1977年,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挖掘出与稻谷、酸枣等收集在一起的菌类遗存物,说明我国先民采集真菌作为食品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古籍《礼记》(A.D. 80~105年成书)中说“食所加庶,羞有芝栭”,叙述美餐中以蕈菌为肴大快朵颐的情况。有关食用菌的栽培,香菇、木耳、草菇、金针菇、茯苓、灵芝、银耳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起源于我国。据历史记载,早在1800多年前,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就在我国浙江省庆元县龙岩村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有栽培,是中国人工剁花栽培的第一种食用菌(甘长飞,2010)。元代《王祯农书》(1313)在“菌子”篇中记载了有关香菇的栽培方法:“今山中种香菇,亦如此法。取向阴地,择其所宜木,枫、槠、栲等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复之,经年树朽,以蕈碎锉,匀布坎内,以蒿叶及土复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粗棒击树,谓之保蕈,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今深山穷谷之民,以此代耕”。这种栽菌方法与法国路易十四(1683~1715)开始栽菇的年代相比,要早300多年。其次是木耳,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苏恭在《唐本草注》(A.D. 659)中说:“生桑、槐、槠、榆、柳等为五木耳,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这是孢子水浸法、栽培木耳的技术,早于其他任何国家。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A.D. 739)中论及南方的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变为茭白[Yenia esculenta(P. Henn.)T.N. Liou]的故事,说明作者观察之精微和判断之准确。到了盛唐,佛教由北而南,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僧侣用稻草栽培草菇,其后此菌及其栽培技术由华侨传入东南亚诸国,此乃迄今在国外人称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Fr.)Singer]为中国蘑菇(Chinese mushroom)之由来也(Chang,1977;Sze,1963)。
中国历代古籍中多有食用蕈菌的记载,如《轩辕本记》(B.C. 2000)、《庄子》(B.C. 400)、《山海经》(B.C. 300)、《吕氏春秋》(B.C.235)、《神农本草经》(B.C.200~B.C.102年成书)、《齐民要术》(A.D. 533~544)、《菌谱》(1245)、《广菌谱》(1593~1646)、《吴菌谱》(1683)等。宋朝陈仁玉所撰《菌谱》记载了浙江的稠膏菌、松蕈、竹蕈、鹅膏蕈等11种大型真菌,并对其形态、生态进行了描述和分类,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性食用蕈菌志,比起西方最早的同类专著《菌物舞台》(Theatrum Funqorum,1675)要早400多年。明朝潘之恒在其《广菌谱》中描述了19种真菌,它们的分布遍及鲁、皖、赣、滇、湘、桂等省区,并考证了蚁巢伞属(Termitomyces R. Heim)(鸡 菌)多产于云南。到了清朝,吴林撰写的《吴菌谱》主要记载江南一带的食用菌。在我国众多的文献中,有关食、药用菌的记载,下列两部书极为重要:一部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记载的菌物已增至34种:茯苓、猪苓、雷丸、蝉花、马勃、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木耳、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柘耳、杨栌耳、杉菌、皂荚蕈、香蕈、天花蕈、蘑菇蕈、鸡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