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描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状况和双语人口构成,划分了少数民族语言变体的类别,系统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发展,论述了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改换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转型中的机遇和挑战,论证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模式的三次转型。
|
關於作者: |
周庆生 男,1952年4月生,安徽省天长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语言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中华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
|
目錄:
|
第一部分 总述
中国社会语言状况/3
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15
第二部分 语言生活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景观/43
中国双语人口构成/51
中国语言、民族与认同/60
中国跨境少数民族语言概况/69
德宏傣族双语使用调查/81
京语使用变化与经济社会转型/98
拉祜语言状况/105
第三部分 语言变异与变体
语言变异概况/113
语言变体类别/120
傣语亲属称谓变体/130
语言交际变体模式——以傣语亲属称谓为例/148
亲属称谓等级称与封建领主等级制/157
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与社会功能/163
第四部分 语言保持
人口行为对朝鲜语区语言保持的影响/183
语言流失和语言保持——以加拿大印第安诸语和中国阿尔泰诸语为例/200
第五部分 语言政策与实践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国共两党少数民族语言政策/215
改革开放时期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及其实施/229
西藏新疆语言法规比较/247
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262
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状况报告/275
第六部分 文字创新与改革
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与国家建设/289
黔东苗文的创制与试验推行/307
新疆及内蒙古的三次文字大改换/328
德宏傣文的改进与推行/340
规范彝文理论实践价值评估/358
第七部分 双语教育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369
内蒙古保持型双语教育计划学生持续减少的问题/380
中国双语教育类型/389
中国双语教学模式转型报告/400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模式三次转型/410
教育语言政策嬗变——海峡两岸比较/421
多民族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比较/438
第八部分 结语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455
参考文献/458
后 记/479
|
|